132 三個宰相沒水吃! 無能的宰相(1 / 2)

加入書籤

林從因為擔心夏後缺糧,這些日子都在軍營忙著購備糧草一事。

而朝堂上,這幾日眾人也沒閒著。

馮道當初走時,政事堂就隻剩下李愚劉昫,如今李愚劉昫一被罷相,政事堂徹底沒人了,而政事堂為天下中樞,肯定不能空著,所以皇帝勢必得選新宰相入政事堂。

宰相之位就在眼前,朝中大臣們怎麼會不躍躍欲試。

於是朝堂這幾日風起雲湧,暗中爭鬥不斷。

而皇宮中,李從珂也在糾結到底選誰為相,這些日子不斷有人給他舉薦世家子、名流,再加上他自己的當初做潞王時的舊人也想提拔一下,所以李從珂短短幾日,就有了一大群人選。

而人選太多也導致了一個問題,就是到底該選誰。

畢竟宰相的位子隻有三四個,也不能多選,而且李從珂還預留了兩個給自己人,一個是李專美,自己原來的掌書記,不過李專美遇到和當初馮道在李存勖登基後一樣的問題,就是節度使掌書記隻有八品,不可能一步登上宰相,所以李從珂先升了李專美為樞密院直學士,端明殿學士,過渡兩年。

而另一個就是馬胤孫,他是原來李從珂為節度使時的節度判官,進京後先被封了端明殿學士,這次李從珂準備讓他入政事堂。

有了這兩個「自己人」人選,那還得挑些朝堂上人,才平衡,李從珂打算再從世家名流中選兩個。

隻是這一挑,卻犯了難。

世家名流嘛,那履歷都光鮮亮麗,看哪個,都是名相之姿,李從珂挑了挑,就有些挑花眼了。

李從珂看哪個都覺得不錯,實在不好決斷,就決定問一下蒼天。

於是李從珂沐浴更衣,又焚香後,把二十多個世家名流的名字都寫成紙條,然後揉成團,放在一個長頸琉璃瓶中,然後晃了晃,用筷子夾出來兩個。

展開一看,分別是盧文紀和姚顗。

於是,兩位運氣超強的盧文紀姚顗,和馬胤孫,三人被任命為新宰相,入主政事堂。

歷史上第一對抓鬮選出來的宰相誕生了。

古有賈生「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今有李從珂選宰相不憑才能憑運氣,實在令人好笑。

而三位宰相上任後,也挺給李從珂開臉。

首先是馬胤孫,李從珂其實最信任馬胤孫,畢竟馬胤孫是李從珂做鳳翔節度使時的人,是李從珂的心腹,李從珂也是想仿著李存勖培養馮道,給馬胤孫製定的升官路線。

可問題不是是個節度使判官、節度使掌書記就有馮道那個天賦,就能從地方一個屬官,一躍成為中央宰相,而馬胤孫,就隻是個正常人。

馬胤孫因為以前隻是個節度使屬官,雖然也乾謀士的活,可他壓根就不了解朝中情況,更甚至連朝中許多慣例都不清楚,進了政事堂後,馬胤孫錯誤不斷,甚至連身為中書宰相,擬聖旨都時不時出錯。

而政事堂可是整個朝廷的中心,所有官員都看著,尤其三省六部,多少都是老油條,見馬胤孫如此不頂事,就忍不住在背後譏諷,雖然沒有說在當麵,可馬胤孫心理壓力可見一般。

漸漸的,馬胤孫在政事堂不敢出聲,甚至不敢處理政務,對政事,更是不敢隨便發表自己的觀點,甚至連政事堂出政令,他都不敢用相印。

朝堂上大臣見馬胤孫上朝不開口議論,在政事堂不開印辦事,在家不開門接見士大夫,都譏諷他為「三不開宰相」。

更奇葩的是,馬胤孫在以前做藩鎮判官時,特別崇拜韓愈,視韓愈為偶像,結果當了宰相後,居然開始信佛,要知道韓愈最討厭的就是信佛,韓愈甚至因為勸誡皇帝不要迎佛被下獄。

這更讓朝堂上的大臣看不上馬胤孫。

馬胤孫歇菜後,盧文紀和姚顗就崛起了。

姚顗性子溫和,而盧文紀比較爭強好勝,所以政事堂漸漸就由盧文紀開始做主。

可盧文紀雖然爭上了首相,但他的政治才能也沒比馬胤孫強多少,雖然盧文紀原來就是京官,還是世家子,按理說該對朝中典故很熟悉,對政務也很熟悉,可對於當宰相,盧文紀顯然能力也不夠,處理政務也是錯誤頻出,馬胤孫犯的錯誤,盧文紀也沒少出。

這樣一來,盧文紀自然也沒少受朝臣譏諷,但人家盧文紀臉皮厚,絲毫不以為意,甚至朝中太常丞史在德眼看盧文紀把政務處理的一團糟,就寫了一篇奏章呈到中書省,在裡麵寫到「朝中遴選官員,應該以才乾選擇,而不是以名聲家世,對於沒有才能的,應該及早罷免,省得屍位素餐」。

盧文紀覺得這是在嘲諷自己,就在奏章後麵寫了一篇文章駁斥史在德,結果文辭意義混亂蕪雜,更被眾人譏笑。

盧文紀沒什麼才乾,處理政務也不行,深覺這樣下去就沒有威信,於是開始狠抓朝中紀律,規定朝中官員每日坐堂必須點卯。

這一下可捅馬蜂窩了,從後唐建立,李存勖時期,大家就比較鬆散,後來李嗣源登基,李嗣源年紀已大,他自己上朝都不積極,後麵幾年,因為經常生病,甚至都常年不上朝,就大節日出來露個麵,而馮道執政,馮道雖然是儒家,但卻認為朝廷初立,該與民休養生息,平時有些道家無為而治的做派,平日隻要各部能乾完活,馮道也從來不管。

所以想想,從開國十年來,大家天天都是吊兒郎當上班的,如今突然讓每天簽到打卡上班,這簡直是晴天霹靂啊!

所以整個朝廷大臣都怒了,甚至連林從都怒了,他前世天天打卡上班,如今他都穿越到古代了,憑啥還要打卡上班!

這件事簡直叔可忍嬸也不可忍。

於是眾人紛紛上書,覺得宰相放著國家大事不管,天天抓點卯坐堂實在太過荒謬。

而李從珂,這次也罕見站到眾大臣這邊,因為盧文紀居然上奏建議他恢復唐朝時五天一早朝。

李從珂覺得盧文紀簡直有病,唐朝開國,李淵確實定了五日一朝,可整個唐朝,連唐太宗李世民都沒能遵守,整個唐朝、後唐能一個月在初一、十五舉行大朝會,都算得上勤勉的皇帝。

現在居然讓他五天一上朝,這是要累死他嗎!

於是李從珂在收到群臣上奏後,立馬準了,並且斥責政事堂三個宰相,應該把時間用在大事上,堂堂宰相,怎麼能管點卯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呢!

三個宰相,應該看看今年夏天這高溫怎麼辦,畢竟都真熱死人了!

*

京郊大營

「都散了!」剛剛過了辰時,林從就正在訓練的兵擺擺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下次來我家采訪 她漂亮又危險[快穿] 六十年代嬌氣包 和影帝前任多了個兒子後 白月光絕不掉馬 吻青梅 好吃得不行[無限] 小銀河 地窟逃生百倍獎勵[無限流] 和頂流繼弟上求生綜藝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