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菊花(1 / 2)

加入書籤

沈時晴帶著人從乾清宮出來的時候,正遇到一群小太監搬著紫色的菊花魚貫而過,她駐足看了片刻,笑著說:

「那幾本紫袍金帶開的不錯,再加幾本雅致的,萬卷書或者靈根菊*都不錯,給幾位大學士送去。」

一雞連忙應下,笑著說:「之前江南進上了些菊花紋、壽字紋的宮錦,奴婢覺得美則美矣,若是賞給幾位閣老就少了些雅致之氣,皇爺您加了這幾本名品的菊花,倒是更襯幾位閣老的風骨。」

沈時晴回頭看了這大太監一眼,心中不由得贊嘆,她隨口說一句話這幾個太監都恨不能把她誇上天去,昭德帝每日活在這樣的阿諛奉承之中,沒成了一個剛愎自用的瘋子已經是祖上積德了。

她卻不知道一雞這話是真心實意的。

自從他家皇爺賞了貢品綢緞給張契一家裹屍,宮裡賞出去的綢緞都帶了些忌諱,這幾日他手下的小兒孫們照例往各處勛貴送賞賜,都不敢把綾羅綢緞等物放在開頭說了,生怕哪位爵爺好好地領著賞人卻栽了過去。一雞自己也知道,想想他們皇爺一貫的肆意妄為,也實在怪不得那些多心之人將「賜貢綢」看作了「奪人頭」。如今皇爺給親口幾位閣老賜下了菊花以示寬仁,朝中群臣大概也能安安穩穩地過了重陽節了。

沈時晴沿著漢白玉打造的台階邁步而下,又穿過紅柱長廊,身後一雞三貓兩個大太監帶著十幾個小太監舉著儀仗器物伺候著。

小太監們軟腳輕步,跟在她身後幾近無聲。

一路走走停停,到處是奼紫嫣紅的菊花,除去乾清宮前麵兩側高有丈餘的「花山」,乾清宮與坤寧宮之間還用各式菊花拚出了鸞鳳呈祥的吉圖。

正在沈時晴站在乾清宮後麵賞花的時候,一抬肩輿從西六宮裡被抬了出來。

她居高臨下,看見了肩輿上戴著翟冠穿著金色霞帔的女子。

三貓湊上來,躬著身子小聲說:「皇爺,那是樂清大長公主,今日進宮來見皇後娘娘,您若是想跟她說說話,奴婢把她請上來。」

「不必了,去長春宮說一聲,今晚朕去長春宮用膳。」

「是。」

「既然到處都是菊花,乾脆就吃個菊花鍋吧,把雞湯去了油做鍋底,下麵擺著炭爐,雞脯肉錘鬆、鮮蝦去皮開背、連著豬裡脊都切成薄片,用鹽和蛋清略作調味擺盤,再把白菊花摘下洗淨和鍋底一齊上桌。」

三貓恨不能自己頭上全是耳朵好把皇爺吩咐的都聽清記下。

聽完了又在心裡琢磨一遍,他笑著說:「不愧是皇爺想出的吃法,一聽就鮮美非常,奴婢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可惜六七月的時候沒有菊花,不然奴婢一定用鰣魚給皇爺做個菊花鍋。」

聽見「鰣魚」兩個字,沈時晴輕輕皺了下眉頭。大雍朝歷代君王都以鰣魚為七月太廟祭祀的祭品,長江沿岸的漁戶百姓每年四五月都要打撈鰣魚上繳,鰣魚被鹽漬過之後要放在堆滿冰的船上一路北上,沿途每到一地都要加冰換冰,如此才能在七月之前將鰣魚送入燕京。

民間管這興師動眾的上供之路稱為「鰣供」。

「在路上走了一個月的鰣魚有什麼好吃的?」

聽見皇爺這麼說,三貓被嚇了一跳。

「皇、皇爺?」

「昭德帝」看著高台下的堆花錦繡,袍袖下手指輕輕摩挲。

這是沈時晴調製色料時的動作,過去的七年間她用這種法子讓自己神思清明。

鰣魚進貢是大雍朝歷代皇帝都守的規矩,她在這時候突然廢掉定然有人跳出來阻止,那些朝臣們何嘗不知道鰣魚北上之路勞民傷財?可如果一個皇帝說了免去這一項,他們立刻會舉出一個寫著「祖宗家法」四個字的牌坊。

這些日子,這樣的事她見得太多了。

沈時晴甚至有些理解了傳聞中性情反復的那位「昭德帝」,想要靠講道理做成一件事需要大決心大毅力,要是不講道理,反而容易些。

喜怒不定,反復無常,大概也是他與朝臣鬥智鬥勇的法子。

「想要吃新鮮的鰣魚,是不是應該去長江岸邊?」

她問身邊的太監們。

四下寂靜,隻有冷風吹著菊花花瓣的聲音,幾片花瓣被風從鳳凰的翅膀上吹下來,輕飄飄地往天上去了。

一雞和三貓撲通通跪在了地上。

被嚇得。

知道這句話一定會傳到朝臣的耳朵裡,沈時晴笑了笑,轉身走了。

晚膳時候,林妙貞在菊花鍋裡涮了塊雞肉脯,笑眯眯地說:「之前我勸你多吃點兒清淡的你卻不肯,現在總算是改了些。」

沈時晴麵色和緩,把煮好的蝦往醬油碟子裡蘸了下:「看了些雜書,這都是書上看來的。」

「那也不錯。」

林妙貞還是笑,隨口又說道:「今年尚食局把花糕做得更好看了,味道也更甜了,幸好有你的這個菊花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原神]轉生提瓦特後我成為了至冬公務員 如何從燙男人手中拿到五十億 瑰夏 無度嬌寵 老公被魔王抓走後[西幻] 婚後臣服 穿成男二的早死白月光 真心話就是你 帶著種田遊戲穿原始 二周目的他們後悔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