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這是明謀!(2 / 2)

加入書籤

「大王的想法很特別,末將以為,可以一試!其他部落,看到其中可觀利益,勢必發生沖突,這對於大隋進一步分化突厥,更為有利!」張須陀立在馬上,靠近車窗,眉間布滿思索,隨即贊成道。

而楊昭此行,與突厥使臣的商議,目的正是為將來他讓人組織的商隊,能順利進入突厥內部,打下基礎。其中,為大隋扶持的突利可汗,是個很好的突破口。

近八九年來,隋朝與突厥人的戰爭,導致官方互市,名存實亡。包括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都被牢牢控製在西突厥人手中。隻有小規模的私人商隊,願意鋌而走險。但突厥人,西域人對中原的商品需求,無可置疑。

歷史上的隋初,也正如眼下,大隋與突厥人連番戰事,等到開皇十四年,突厥各部落,往長安之地,獻上了無數的牛羊馬匹,皇帝楊堅才恢復互市。等到楊廣即位,甚至親自到場,在張掖之地,召開「博覽會」,除了人常說的有好大喜功心裡作祟外,楊廣也有打破突厥人對西域商路控製,爭取同突厥人貿易之爭的主動權。

而今,於楊昭看來,與其便宜突厥人中的反隋勢力,對胡商和隋商,暗中抽稅,不如讓突利可汗做這個二道販子,同時還能加緊他與大隋的利益聯係,分化突厥人內部。

讓突利可汗看到可觀的利益,這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和親,能做相比!

同時也會讓突厥的突利可汗認識到,大隋對於他的支持,並非趨於表麵形勢,而是趨於具體!

根據長孫晟所言,大隋扶持的突利可汗太弱小,隻是控製東突厥部中的很小一塊,處於河套地區,連相鄰的都藍可汗都打不過,更不用說經常同大隋作戰的西突厥。而西突厥,在開皇元年,內戰分治後,一直都是大隋勁敵。甚至在十年後的仁壽元年,大舉入侵長安!他皇祖父以十幾年的分化下,使得西突厥後方產生動亂,才瓦解了此間危局。

同樣於當下,一個混亂的突厥,才對處於國力上升期的大隋有利。商隊貿易交流,在為突利可汗提供支持內爭之力外,也將有助於隋人將更廣闊更驚喜的草原大漠地圖繪製下來,成為覆滅東西突厥的指引。此外,借助突厥內部人的掩護,隋人可以借機打回西域諸國內部,為將來對突厥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做準備。

且在楊昭看來,無論是東突厥,還是西突厥,都屬於華夏之地,因西晉八王之亂後,數百年的歷史問題存留,這才讓中原王朝逐漸失去了對他們的控製。

如同遠行的遊子,最終要回到大隋的懷抱!

立下一個計劃,努力去布局完善,以便收獲,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但對楊昭來說,卻是現在!

等到十年後,他,李建成,長孫無忌,李安期……棟梁們都將成年,遼闊的草原,將是他們馳騁征戰之地,並為華夏鑄一道永久且堅固的無形「長城」。

至於幫突厥人在草原上,指導建立房舍和學舍,楊昭的作為,就屬於明謀了!

突厥人之所以不懼怕大隋的反擊,因為他們的靈活性,汗帳在哪裡,哪裡就是他們的家!

這就導致隋軍在草原上大破敵人後,敵人迅速遁走,難以形成有效的牽製。

以安置房舍,並用戰馬、牛羊,來教授突厥人種田,相當於剪去他們的羽翼,固定於一個地方。試行文教,亦有助於突厥人而入大中華文化圈,為遼闊的北漠一統,埋下伏筆。

而不論突厥,處於更北之地的鐵勒人,契骨人,還有東北的契丹人,室韋人,無不是中原的潛在威脅,有朝一日,能讓他們融入華夏,為中原大軍所駐,於世代交融之下,便是華夏子民!大家的征途應該一致,如更遼闊的大海!

當然,楊昭的目標,非常廣遠,但憑他、晉王府,還有蕭家幾個舅舅,以及棟梁們,很難將這些事的利益最大化,主要還在於二聖的支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NBA:開局巔峰麥迪乾拔包 洪荒:冥河老祖,求求你出血海吧 紅樓:莽夫 海彤戰胤 三界闖關記 修行從清理萬界垃圾場開始 流轉之眼 霸天刀尊 極限修仙 海洋領主:無敵魔能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