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兵至洛陽,八方報急(1 / 2)

加入書籤

七月初。

在王允回復關東諸侯的第七天,公孫瓚率領三千精銳騎兵繞過了拱衛洛陽的重要關卡——洛陽八關,並且以鬼神手段渡過洛水,出現在都城附近。

公孫瓚雖不過三千騎,卻讓都城為之震動。

王允等人得到公孫瓚出現在司隸內的消息,更是慌慌忙忙地帶著漢獻帝逃進了洛陽城,生怕被公孫瓚堵在了野外。

一時間,城內騷亂大起。

有人責怪王允等人不知好歹,應該大加安撫關東諸侯們,而不是刻意挑起事端。也有人責怪李昊防守不利,以至於讓關東叛軍出現在堵城附近。

王允縱橫官場數十年,雖說對兵事知之甚少,但要說官場縱橫之術,那可是相當了得。麵對朝野上下的職責,王允簡簡單單就平息了朝野對自身的責難,並且將禍水引向了李昊。

其解釋道:

董卓之禍,危害無窮。

今朝廷困難,府庫空虛。

然勤王將領不知朝廷艱難,忘臣子應盡之本分,因不滿朝廷賞賜公然攻打都城。

此等舉動,驚世駭俗,與公然叛亂何異?

汝等今可攻打都城,來日必可重現董卓之禍矣。

現各路勤王將領狼子野心昭然若是,汝等卻想縱容此等大逆不道之舉,實可恥,可恨,可悲。

若放任勤王將領威脅,朝廷威嚴何在,皇室威嚴何在?

董卓亂政,民心不附,將士離心,且將兵災之禍擋在司隸之外。

然廷尉昊招降西涼各舊部,今朝野上下一心,司隸各地民心歸附,卻令數十萬大軍死守關隘不出,以至諸侯亂軍縱橫司隸,驚擾聖駕,禍亂百姓,實乃大過。

短短百餘字,王允不僅解釋了自己為什麼沒有給諸侯們足夠的賞賜,更站在了道德的製高點譴責了所有針對自己的文武百官。

其中他以董卓之禍為例,讓所有官員都無力反駁。

在解釋了自己的問題後,王允話鋒一轉,將話題牽扯到了李昊身上。

他先是以董卓亂政時,都沒有讓諸侯打進洛陽為例,轉而說到了現在諸侯聯軍出現在司隸的事情,譴責李昊辦事不利。

雖說王允刻意忽略了前後的形勢變化不提,但朝野上下又有幾人會在乎?

一時間,朝野風向頓時轉變,譴責李昊辦事不利之聲漸漸高漲。

洛陽,皇宮。

張溫大笑道:「哈哈,子師此言真是妙,太妙了。」

王允道:「如今朝野風向大變,我們的時機快到了。」

「子師所言甚是,不過單憑這些風言風語想要動呂昊,還是差了一些火候。我們還需再等上一等,最好等他與關東各部交戰失利,到時可將他明升暗降調到都城。彼時他沒了軍權在手,還不是任由我們揉捏。」

「哈哈,知我者惠恕也。」

兩人相視大笑,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光輝時刻。

在他們看來,一旦出現戰事失利,就可以將所有過錯都按在李昊身上。

到時候不僅可以給西涼軍各將領示好,也可離間李昊與西涼軍諸將的關係,從而斬斷李昊對西涼軍的控製。

隻是他們不會想到,西涼軍是李昊與董卓交易的一部分,遠非他們想象的因為形勢而被迫聽從李昊的命令,更非因為李昊是朝廷派出的大員,才不得不聽令。

虎牢關。

李昊手捧著王允的譴責書,與賈詡、荀攸兩人,笑道:「看來王允已經等不及了。」

賈詡嘲諷道:「不愧是王司徒,言辭犀利,可惜就是太蠢了點,分不清形勢。」

賈詡到現在都沒有想明白,王允到底哪來的自信,可以從這場事變中全身而退。

難道對方就不擔心將來關東諸侯入都城將他大卸八塊,還是說他有著什麼特殊的秘密武器?

荀攸沉默片刻,道:「廷尉日後有何打算?」

賈詡側首看向李昊,眼中閃爍著異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木葉之科技模板 爛柯棋緣 重生之至神係統 都市修仙任我行 重生異界修真傳 陸離掌萬界 封神之趙天君 定鼎大明 超級蓬萊洞府 港九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