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馬車和馬燈(1 / 2)

加入書籤

十二月中旬,登州東南二十裡外,鹿角村。

鹿角村並不出產鹿的角,而是因為古時候這裡有一支大軍駐紮,村子周圍遍布軍隊的鹿角、拒馬,因此而得名。

此時的鹿角村有三百多戶人,在周邊也算得上是大村了。隻是由於鹿角村遠離官道,所以平日裡沒有多少外人來往。

可是從兩個月之前開始,這種情況便發生了改變。

幕府預算會議結束後,李從燕便下令在鹿角村周邊大興土木,先是修了一條連通官道的道路,接著便在鹿角村的東麵和西麵各修建了一座工坊。

經過一個月的興建,兩座工坊很快竣工,接下來民政部實業司的官吏帶著錢糧和物資進駐鹿角村,開始在村中大肆招募工匠和人手。鹿角村的村民積極響應,村中大部分的百姓都被這兩座工坊拴住,不但每月可以賺取可觀的工錢,還可以兼顧家中的耕地,一舉兩得。

鹿角村的村民積極性很高,這兩座工坊也迅速投產,隻是李從燕這次並沒有大張旗鼓的展開宣傳,從十月到十二月,兩個月的時間裡,登州各地大部分的商賈都不知道這兩個工坊的存在。

直到這天夜裡,李從燕在吳從漢和李偲升的陪同下,冒著寒風來到了鹿角村。

此時的鹿角村人頭攢動,村正帶著一眾村民已經將周圍的道路打掃乾淨,並且在村口點燃了兩堆篝火,照亮了大半個夜空。

除了鹿角村的村民之外,登州各地數十個商賈世家的家主、子弟也趕到這裡,此時就在村口迎接李從燕一行。

「李刺史到!」

隨著一聲高唱,眾商賈和鹿角村的村民紛紛上前行禮,李從燕翻身下馬,笑著與眾人回禮。

「諸位都來了!今晚很冷啊,諸位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

「李刺史太客氣了。」

一眾商賈紛紛客氣寒暄著,李從燕看了看在場的眾人,便對李偲升說道:「今晚太冷了,現在就開始吧,別讓諸位在寒風中等太久了。」

「喏!」

隻見李偲升帶著兩名隨從直接策馬離開,就在眾商賈疑惑不解的時候,忽然一陣車軸聲傳來,眾人紛紛循聲望去,隻見李偲升親自駕著一架裝飾精美的四輪馬車駛來,穩穩停在了眾人的前方。

「李刺史,這是……」

李從燕笑著說道:「今晚將諸位請來,是為了兩件生財的利器!」

「生財的利器?」

「對!這種新式馬車就是第一件。」

一名商人叉手問道:「請問李刺史,這馬車除了是四輪之外,可還有別的什麼特殊之處?」

「自然有!」

李從燕笑著說道:「諸位!諸位都是大戶豪門,平日裡出行自然少不得馬車代步。隻是諸位平日乘坐的馬車都是兩輪,不但車廂狹小、顛簸不穩,而且乘坐也很不舒適。」

「可是我實業司出產的新式馬車不同,這種新式馬車乃是我親自設計、改良,馬車的車輪外麵是加了杜仲膠,將這種杜仲膠直接硫化在車輞上,做成的實心胎。新式馬車換上這種車胎後,行駛時的震動和噪音都減輕很多,舒適性大大提高。諸位乘坐新式馬車出門,就算路途再長也不會感到疲倦!」

「不過如果諸位以為這新式馬車就隻有這點特別,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的新式馬車最好的地方,便是馬車的車輪結構。」

「諸位見多識廣,應該都是知道的,如今的馬車九成九都是雙輪的。這是因為如今的四輪馬車,隻是將四個輪子簡單地組裝到了車架上,兩個前輪沒法左右轉動。這種四輪馬車在筆直的道路行駛還可以。可一旦轉彎時,必須要用更多的牲口生拉硬拽才能完成轉向,自然不如轉向靈活的兩輪馬車實用。所以此時的四輪貨車極其少見,而四輪載人馬車也隻是在禮儀場合才會出現,平日裡根本沒人乘坐。」

「但我實業司出產的新式四輪馬車的平穩性、舒適性、載重量,都是雙輪馬車無法比擬的。諸位也許會問,這新式四輪馬車是如何轉向的呢?」

「其實這個問題一點也不難,隻需要將馬車的前兩個輪子裝在一個車架上,後兩個輪子裝在另一個車架上,前後兩個車架由一根立軸連接即可。實際上就是兩個兩輪車的組合。」

「原來是這樣!」

「如此,這四輪馬車還真是好東西!」

「這是李刺史發明、改進的?李刺史真乃大才,佩服、佩服!」

隨著李從燕的一番講解,一眾商賈頓時議論起來,看向新式馬車的眼神都變得不一樣,甚至還有不少商賈此時顧不上寒冷的夜風,直接上前近距離觀察這輛樣品車。

而李從燕的介紹還在繼續:「而且在轉向架之外,我還在馬車上增加了減震器。何為減震器?以往的馬車是在車廂底部安上兩塊木頭,用繩索把車軸綁在上麵。木頭的形狀像個爬伏著的兔子,所以叫伏兔。伏兔將車軸與車廂分隔開,起到了一定的減震作用。」

「不過我們實業司出產的新式馬車安裝的減震器不同,是由能工巧匠將兩條弓形的薄鐵板對扣打在一起,一個鐵板減震器便完成了,用它來替代伏兔,效果立竿見影!」

李從燕這邊說完,那邊等候的李偲升見機得快,還邀請了幾名商賈坐上馬車,在鹿角村周圍的土路上轉了幾圈,新式馬車果然非常平穩,那幾名商賈連連稱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鎮怪77號店 九鴉 問鼎武道 當我重生的那幾年 醫路青雲 假太監:開局撞破皇帝女兒身 沒人比我更懂禁忌 假太監:從撞見女帝開始製霸天下 蘇洛帝婧 人間最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