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古是哪個小說裡的(2 / 2)

加入書籤

「武穆古楓」五條刀痕,見證

黃梅縣黃梅鎮嶽家灣村是嶽家後裔的一個聚居地。

600年前,嶽飛後裔中的一支從聶家灣搬遷至此。為了紀念嶽震、嶽霆兩位先祖,他們在村頭種下一棵兩個枝丫的楓樹。而今,「武穆古楓」已長成參天大樹。

記者發現,大楓樹上有5條明顯的刀痕,嶽飛的第二十八代後裔、78歲的村主任嶽旭梅向記者講述了他親身經歷的一段歷史。

他說,5條刀痕,便是5次劫難。

1931年,侵華的日本鬼子修碉堡要砍楓樹,被全村的嶽家後裔團團圍住。日本人將一嶽家拳師的手臂砍斷,也沒能砍成大楓樹。

此後,大楓樹又分別經歷了漢奸保安團和國民黨軍隊的砍樹風波,均被嶽家後裔擋住。

1958年大煉鋼鐵,當地「砍樹隊」要砍大楓樹;1959年,公社大辦企業,也要砍樹做榨筒,都被攔了下來。

嶽老說:「人逢大難不死,必貴;樹逢大難不死,必靈。」於是,嶽飛後裔自發捐資,把「武穆古楓」打造成祭拜先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場所。

興之所致,嶽老給我們唱起了《滿江紅》:「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精忠報國」是民族英雄嶽飛的靈魂所在,他的黃梅後裔稟承了這一精神特質。

著名作家周濯街告訴記者,他調查考證發現,抗戰時期,黃梅縣的嶽飛後裔和「嶽家拳」拳師等80餘人,成立了一支「武術抗日鋤奸隊」。白天,他們是安分守紀的「良民」;夜裡,他們是神出鬼沒的武術高手,常常偷襲日軍和漢奸,攪得他們雞犬不寧,又無可奈何。

「油炸檜」特殊民俗永誌不忘

黃梅嶽飛思想研究會秘書長嶽和軍告訴記者,要辨別是否是嶽飛後裔,你隻要看他家中堂是否掛有嶽飛像,或是「還我河山」字幅,是否會打「嶽家拳」,是否為唱《滿江紅》,這些都是黃梅3000嶽飛後裔的特殊「胎記」。

事實上,黃梅的嶽飛後裔還有許多獨特的習俗。

嶽飛遇害的日子,正是除夕的前一天,所以每逢嶽飛的忌日,他的黃梅後裔都要吃素,以示悼念。

黃梅的嶽飛後裔愛吃油條,且不把油條叫「油條」,而叫做「油炸檜」,以此來表達對賣國賊秦檜的痛恨。

嶽和軍說,黃梅的嶽飛後裔沒有給祖宗丟臉,在日軍侵占時期,嶽家沒有出過漢奸,解放以後的半個世紀,嶽家沒人進過監獄。

嶽飛是一個武將,他的後裔操練武藝自然不在話下,就是筆頭工夫也稟承了先祖的靈氣。

在黃梅縣城走一下,你就會發現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招牌幾乎是一個字體,渾厚質樸,蒼勁有力。一問,才知道是嶽飛的第二十七代後裔嶽士傑獨創的「嶽體」書法。

黃梅是著名的「楹聯之鄉」,人們都愛貼對聯,且以嶽士傑的「嶽體」對聯為榮。每逢春節,嶽士傑每天寫春聯要伏案十七八個小時。

據介紹,嶽老生前最愛寫的還是「精忠報國」、「還我河山」。

黃梅的嶽飛後裔中,文才武將人才輩出,在商品經濟的大潮中,嶽家的大老板也是層出不窮,其中黃梅縣嶽飛思想研究會的會長嶽祥、副會長嶽學紅都是當地頗有威望的億萬富翁。他們說,商品社會談「精忠報國」,辦企業是最直接的方式。(記者胡成通訊員王政孫中書

3、輩分是如何規定的?

輩分有很多,也算是一種文化符號。

輩分,指在家族、親友的長幼先後中所居的地位。主要有高祖輩、曾祖輩、祖輩、父母輩、平輩、矮輩之分。亦作「輩份」,指家族、親友之間的世係次第。

輩分的排列常常體現在人名中,使用輩分用字不僅便於在同族中排行輩,認輩分,也便於修宗譜。一般而言,以字定輩分者,都將這些輩分字置於姓之後,如張學良、張學思、張學銘。上至皇族,下至百姓都有輩分。

但是,普通老百姓的輩分不是特別講究,如小說《白鹿原》中白嘉軒的兒子白孝文、白孝武兄弟,這個「孝」字是取忠孝之類的用字,沒有特別嚴格的輩分用字沿革。再如,我們的父輩名中,輩分用字一般取寓意較好的字來使用。

在這種宗族觀念下,一般排輩分主要體現在男丁中,女子不入宗譜,故不采納。現今,許多家庭中的姐妹看似有使用輩分字的,但一般隻是任選一個相同的字用在姊妹中,以表示姐妹關係,並無序輩之意。行輩字是宗族內部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並不是父母或本人可以隨便選用的。

宗譜的行輩字派用以加強宗法製度,所以其用字也充分反映了這一目的,主要有三類,一類是美德或吉祥的字,如:德、仁、明、孝、福、祿、吉、祥、賢等;第二類是希望宗族延續和昌盛的字,如:永、傳、昌、盛、興、延、繼、承等;第三類是懷念先祖和歌頌皇天恩德的字,如:澤、祖、顯、榮、恩、錫、啟、先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西遊:神級采集術 離職後我被前上司糾纏住了 什麼鬼上單 王爺他總是吃醋起點中文網 完美世界重生閃電子 隱婚虐愛:慕少私寵小嬌妻 韓喬夜北忱 傲嬌爹地不好哄 神醫陳飛宇蘇映雪 徒兒你無敵了,下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