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君君臣臣(1 / 2)

加入書籤

開會跑題一向是大晉的優良傳統,辛焯在被群臣吹捧幾句後,成功地忘記了登基之前想低調的策略,對著江南的欠稅開起了炮。

相比於年號,國庫沒錢才是這個小皇帝心裡最煩的事。要是年號起好,有用的話,辛焯甚至想起一個豐盈點的年號,但在場眾人全明白,這樣不會使國庫就會充盈起來。

盧丞相不想讓辛焯再說下去,江南文風鼎盛,朝廷每屆科場的取士名額,大半已被江南望族把持。

遠的不說,單說這殿內,就有超過一半的江南各府出身的官員,甚至包括幾部的尚書、侍郎。

辛焯此舉可謂是要刨這些人的祖墳,盧丞相不想讓辛焯在未登基前,就麵臨江南群臣的合力反撲。

果然沒等盧丞相說服辛焯,禮部新任左侍郎鮑國安首先站了出來,他向著辛焯深施一禮後,侃侃而談道:「殿下所說的江南欠稅,我大晉歷朝皆有,這並不是先帝在位時的特例。」鮑國安左右瞥一眼,見眾人目光已聚到他身上,繼續說道:「江南各州府,一直是我大晉的繳稅大戶,國朝將近七成的賦稅要靠江南來完成,百姓早已不堪重負。加上江南這幾年時有洪災發生,偶有欠稅一時沒有交齊,也是情有可原,朝廷要理解江南官員們的難處。地方官員一方麵要開庫救災,安置災民,一方麵還要恢復農耕,盡力完稅,已是身心皆疲。臣請殿下今日先把年號之事定下來,此事才是朝廷三五日內的當務之急,至於江南的事隻是小事,這個急不得。等殿下登基後,當敬天奉祖,重用賢臣,恢復國朝初年的舊製。那天下自然可以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江南百姓緩上幾年後,自然可以把欠稅繳納上來,以解國庫之困。」辛焯沒想到,他的第一條施政想法,便遭到了兩位朝廷重臣的抵觸。

當下有些不知所措,把目光投向殿下的眾臣,卻發現除了肖華飛,其餘哪個人與他都說不上多親近。

但就是加上肖華飛,辛焯也覺得自己未必穩贏。朝廷議事可不是戰場上的打打殺殺,辛焯明白,單憑一個肖華飛,他還沒能力挑戰群臣的眾口一詞。

江南清稅的事,還是要得到群臣的支持才行。辛焯明顯沒有他皇爺爺對於議事節奏的那種掌控力,此時心中已經打起了退堂鼓。

否則身為未來皇帝的辛焯,隻能擼起胳膊親自上陣單挑群臣了,而且還是隻輸沒贏。

現在這些臣子,基本還是重熙皇帝留下的舊臣,能在朝堂上有資格說話的,基本不站在辛焯一邊。

辛焯開始發愁,眼前這些文官當中誰能替他出下頭,幫他說兩句公道話,然後大家打個哈哈,今天就算過去了。

至於江南清稅的事,可以從長計議,或者過幾年再說。出乎辛焯的預料,在群臣良久的沉默後,最終還是有人替辛焯出頭了。

出頭之人不是肖華飛,對於這個難題,肖華飛不太想碰,而且他馬上就要去劍北關。

清稅不是肖華心中的當務之急,如果大晉守不住劍北關,那以後誰來征江南的賦稅,還不好說呢。

肖華飛此時心中隻惦記著前往邊關的各項準備,就算想管江南的事,他也管不過來了。

再說朝廷又不是隻有他一個官,江南地區人口眾多,那裡的裙帶關係隻會比北方更盤根錯節,清稅的差事必定難上加難。

清稅是內務,並不是對外戰爭,不能隻管殺光敵對者就能辦成。肖華飛篤定這差事辦來辦去,十之八九費心費力還不落好。

肖華飛打心底就沒想接辛焯這個茬,雖然別人以為他是辛焯的寵臣,但肖華飛並不認為自己是,可不是啥倒黴差事都想往身上攬。

第一個站出來替辛焯說話的是歸仁勉,這位戶部尚書的老家是京畿地區,算是北方係的官員領頭羊之一。

歸任勉向辛焯施禮後,馬上轉身對著鮑國安開炮,用略帶挖苦的語氣道:「鮑大人當了禮部侍郎以後就是不一樣啊,這還沒當上禮部尚書,話說起來就一套一套的,挺有李春陽的風範啊。咱們先不說你提的那什麼恢復舊製的事,全是老黃歷了,國朝一百多年,除了你鮑侍郎沒幾個人提過。但你是真不知朝廷目前的情況,還是昧著良心替你背後那些江南士紳開脫啊?相信滿朝官員隻要不傻,心裡便有數吧。本尚書比不了你們禮部的那些大老爺們,貴部全是清貴之人,拿著各自老家鄉裡的孝敬,整天就會吟詩作畫,向來不問朝廷吃用之物從哪來的!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守著腦袋裡那些書袋子過日子的神仙日子,本尚書很是羨慕啊。不過你們能這麼閒雲野鶴地混日子,可老夫卻不行!朝廷各部各衙門,天下萬千官員,全在伸手沖老夫要銀子!老夫每日去了官衙便如坐針氈,屁股都沒法挨到椅子上坐踏實嘍。今天老夫把話撂這兒,除非你能把江南的欠稅給老夫弄來,就擺在這金殿上,否則老夫可說不出,你講的那些風涼話。」歸仁勉今天可是火力全開,一點不給江南那些同僚們留麵子。

屁股決定腦袋,說的就是這些朝廷重臣。人家歸仁勉是北方官,家族全在京畿地區發展,自然不用給江南這些同僚留什麼麵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我真的不想修仙 起雨 皇城諜影 與劍飛仙 偷吻 入侵[向哨] 重生之玩味人生 和仇敵穿成了兄妹文反派 給宿敵寫了封情書後 劍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