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十七歲,今日竹山上(1 / 2)

加入書籤

永安城的這一夜尤為漫長,雖攜帶著風雨,但總會有結束的時候。

當晨曦的第一寸陽光落入城池,人們從夜色中來到光明,房簷和石階上是雨落的新意,日子依舊,新事無存。

天齊四院依舊按部就班,早起的學生趕著早課。紫杉園和刑部的大門依舊緊閉,一夜疲憊的軍人或許睡去了。

竹山坐落在東方,最早迎著陽光,依舊美麗聖潔。

一切都好像與往常一樣,永安城就像它的名字那樣。然而隻有那些大人物們才知道,昨夜淩門為天下扛下了一件大事,文聖大人多了一位新弟子,或許天下不再會有幾天太平日子了。

永安城封鎖消息封鎖的很好,但是再完美的網也會有疏密的地方,何況這本是天下大事。

潛龍試之時,道門玉路便來永安城中待了數日,同樣無物寺更是來了數位苦行僧端坐西城城外。雖然名義上是因為道門與無物寺都有弟子參加潛龍試所以才會有師長跟隨,然而其真正的意思誰都明白,所以長空去了西城,而大先生則隨在玉路身旁一日看盡永安花。

然而這一次卻不同於往常,從來不問世事的淩門,出乎意料表現出十分強硬的態度,而一直以來最為強勢的紫杉園卻選擇了沉默,所以來自東洲的道門一直都沒有消息傳來,劍宗一如既往不參與中洲之事,隻有西方佛地的一處寺廟向竹山送了一封信。

淩門既然參與,那麼有儒家當代聖人在此,應當最讓世人放心。

然而這封信卻讓天下不得不再次警惕了起來,因為這處寺廟很不尋常。它位於西方淨土以北,坐落在那道極深峽穀的南側。

南海之中,傳聞有洲名為雲,隱於無盡的大霧之中,實則便是人間所謂的仙界。而西洲以北則有道極深峽穀,此番地界極其昏暗,陽光亦不能落入其中,終年不見光明,峽穀之深更是幽幽不見,傳聞連接一地,名為冥。

佛言之中,冥界不同於仙界,是人死後靈魂歸去之地,也是傳聞中的鬼怪居所。

淨土之內,寺廟不同於尋常,裡麵有一大佛倒坐其中,麵向那峽穀,背後則是人間。

寺廟名為清涼寺。

吾以身擋此間亞火,換則世間一片清涼。

刀聖便在這裡。

這個世間最受北方居民尊重的人莫屬當代聽雪樓樓主,落雪樓坐落北方,換來那處居民一方公正和平。大虞文武雙聖也隻是在中洲受人尊重,天下之人或許尊重竹山上的那位儒家當代聖人,卻斷然不會尊重一位兵家自立成聖的殺伐之人。

朝代會換,民心也會,然而平民想的不是江山,而是自己能夠在誰的江山下安居樂業。

儒家一直以來都在做這事,所以這個天下會有很多書院,永安城清風院早在長安之時就已經存在。

然而若是論天下各處最為佩服,人之所向最為服氣之人,那麼就隻有西洲的刀聖。

冥界不同於仙界虛無縹緲,端坐九天。隻要你來到峽穀之上,你就會感受那汙濁之風從深處而來,風中有無數怪異的吼叫,淒厲的哀嚎。

西洲本被稱為西荒,因為那裡本就人煙稀少,更是因為那裡危機四伏。

無數年來不知有多少妖怪從峽穀中爬出流散人間,這也是為何無物寺會對白久的身份如此緊張。

從刀聖坐鎮清涼寺開始,西洲才被真正的稱為淨土。

孤刀鎮幽冥。

自然成聖。

連他都送往竹山一封信,如何不讓世人心生警惕。

竹山上,殘破的景色逐漸隨著暖陽恢復,竹葉迸發著青意,似乎更加的明亮。山間的灰塵被昨夜的一場夜雨沖刷乾淨,崖石間的草木不再茂盛,卻也新意十足,露珠折射著陽光,像是一顆顆秀美的珍珠。

沒有斷壁沒有殘垣,有的隻是一片新意。

沿山道至山頂,兩側是繁密的山林,如海般的碧綠竹濤。行至山頂有一巨大山石遮擋視線,巨石之後是一清澈的幽潭,潭邊有數座涼亭。有小溪連接幽潭通往山中深處,竹山不大,卻極為幽深,小溪連接深山一處,那裡有瀑布落下,形成一巨大湖泊。

湖邊也有涼亭數座,不過因瀑布落水轟鳴,晨時水霧濃鬱,少有多人,一直都是一人坐在亭中寫字。

瀑布之後便是竹山後山,那裡又是另一片的寬闊,無數的山崖存在其間,無數的潭水存在其間,同樣還有無數不大的草間也存在其間。

今日,山間竹濤中沒有了樵夫的身影,瀑布涼亭裡沒有寫字的長發男子,百花爭艷的山崖上更沒有那花色的衣衫,人都不在,卻又都在此間。

竹山從未有過這樣的熱鬧,實則所謂的熱鬧也僅僅隻是四個人。

後山一處山崖旁有一草間,草間下便是淩門的四人。

這一草間很大,由梁柱搭建而成,三麵無牆,隻有背對著山崖那處有一排竹籬。草間極為清曠透風,如今夏日炙熱,這裡卻依舊涼爽無比,隻是不知秋冬時節會不會感到寒冷。屋簷上鋪著乾枯的茅草,似乎有風吹來總會卷起三兩。

那夜過去已有一周的時間,白久醒了過來。

竹山上的所有人都被召集了過來,自然是文聖大人有話要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皇城諜影 與劍飛仙 偷吻 入侵[向哨] 重生之玩味人生 和仇敵穿成了兄妹文反派 給宿敵寫了封情書後 劍出鞘 隨便找個人結婚吧 我人傻錢多的夫君黑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