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小蝌蚪找額娘(2 / 2)

加入書籤

吃吃喝喝看表演。

弘歷站起來敬酒:「皇阿瑪,兒臣祝您鹹重令行懸日聖,萬歲乾秋奉壽康。」

「嗯。」胤禧舉杯輕抿,「少喝些。」

弘歷有些失望的坐下,這兩句詩是他想了好幾日的,皇阿瑪的反應未免太過平淡了些。

弘晝起身:「祝皇阿瑪萬壽無疆。」一飲而盡。

夠簡潔。

胤照舊輕抿:「好。」

唉,弘書無奈的端著白水站起來:"皇阿瑪,兒臣不喝酒行不行。"他實在不喜歡喝酒,但年宴時王公大臣都在,他不好搞特殊,又被允禧帶人灌酒,最後頭痛了好幾天。

胤禧輕笑,也想起兒子被灌醉後的糗樣:"不喝酒是好事。"

「心意都在水裡了,您懂得。」弘書豪邁的將白水一飲而盡,然後叮囑道,「您也少喝些,不喝都行。"

「臭小子,還管起朕來了。」胤祺笑罵,將杯中剩下的酒喝了大半,留最後一口給福慧。

「皇阿瑪,兒臣也喝水。」福慧這個年紀,當然更不可能讓他喝酒了,「酒是福,酒是壽,喝了健康又長壽,敬您一杯福壽酒,祝您再活九十九。」【注2】

「噗。」席上不少人都沒忍住,笑噴了。

弘書啼笑皆非:「你從哪兒學來的。」

福慧撓撓頭道:「宋成說的,他們那兒常說這句祝壽,我覺得挺好的呀。」

「確實挺好的。」就是和這場合還有阿瑪不太搭。

胤沒覺得有什麼,甚至覺得這樣還顯得兒子更真心:「好,朕就再活九十九。」將剩下的酒一口喝完。

他們敬完,烏拉那拉氏單獨敬了一杯,剩下妃嬪合起來敬了一杯。

等一個節目表演完,弘書站起來道:「皇阿瑪,兒臣也準備了一個節目,是用兒臣改良後的幻燈機放映的,想給您看看。」

胤壓根沒問是什麼,就道:「好。」

弘書指揮著宮人將幻燈機拿進來擺放好,讓和聲署的人站在角落裡,再滅掉靠近幕牆的燈火。

「開始。」

光源打出,一幅水墨畫出現在幕牆上。

和聲署的人隨之開口。

「暖和的春天來了……」

「額娘,額娘。」

「您是我們的額娘嗎?」

……

「我們捉害蟲,我們保莊稼。」

隨著聲音結束,幕布上的畫麵也停在一隻隻小青蛙身上。

《小蝌蚪找媽媽》之清朝特供版《小蝌蚪找額娘》。

這是弘書考慮許久,決定給大清播放的第一步動畫片''''———實際上這都算不上動畫片,不過是由一幅幅畫組合起來的連環畫罷了,頂多是用幻燈機將它們連貫的放出來,又給配了個音。

選擇《小蝌蚪找媽媽》不僅是因為它是上輩子一代人的回憶,也是因為它的科普性和教育性很濃,不僅講了蝌蚪是怎麼變成青蛙的,還介紹了許多水中生物,最後還點了青蛙對於莊稼的保護作用。

可謂是寓教於樂的典範了。

動畫片已經放完,殿內卻寂靜無聲,所有人都陷入呆愣中。

第一次看動畫片的他們,顯然還沒有從震撼中回過神來。倒不單單是因為形式震撼,幻燈片放映固然新奇,但類似的光影技術還沒超出她們的理解,畢竟他們都看過皮影戲,走馬燈的原理也與這個差不多。

最讓他們震動的是內容,對於從小生活在深宮內宅的他們來說,裡麵的每一個畫麵都是如此新奇有趣,原來故事還可以這樣講?原來青蛙生出來居然是卵?原來蝌蚪竟然是這樣長成青蛙的?原來……有太多東西是她們不知道的。

畫麵很寫實的還原了一個個生物本身的樣子,透過明滅的光和影,她們仿佛短暫的進入了一個新奇的空間,看到了從來不曾了解過的世界。

當然,震撼到失語的人裡並不包括胤禧,不過他也沒有說話,而是看完後就若有所思的在想些什麼。

弘書突然聽到了抽泣聲。

是福慧。

弘書不解的走過去,扌莫頭問道:「哭什麼?」

「嗚嗚,六哥,嗚……」福慧小聲抽泣道,「…我想額娘了。」

但他如今也懂事了,知道今天是個好日子,他在大庭廣眾下哭是不好的,因此不等引麼書安慰他,就自己將眼淚抹掉,強笑道:「沒事六哥,我不哭了。」

然後試圖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六哥,這個是什麼啊,可真好看,能再看一遍嗎?」

他的聲音驚醒了其他人,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看著弘書,她們也想再看一遍。

弘書看向還在沉思的胤「皇阿瑪。」

胤回過神來,還以為是問他的看法,道:「不錯,寓教於樂,很有想法,很有意義。」

「謝皇阿瑪誇獎。」弘書道,「小七想再看一遍,可以嗎?」

"可以。"

等動畫片再一次開始播放,胤將弘書叫到暖閣。

「你改進過後的幻燈機難做嗎?」

弘書道:「不難,尋常工匠都能學會。」

胤點點頭,問道:「朕想用它來宣傳朝廷的政策,你覺得可行?」封建朝廷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上層和下層離得太遠,平頭百姓對朝廷發布的政策都沒興趣、不關心,即便朝廷派了官員去給百姓宣講,他們也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胤禧看完動畫片後,就意識到這個可以用來宣講政策,百姓對新奇的東西就愛湊熱鬧,他們也沒什麼娛樂活動,哪怕他們隻顧著看畫兒呢,多看幾遍多少也能記住一些。

弘書微微皺眉,沉吟了片刻才道:「兒臣覺得不太可行,動畫片——————哦,這是兒子自己取得名字,動起來的畫片。動畫片吸引人不單單是因為幻燈機放映這個形式,幻燈機隻是讓它的演繹變得生動起來,最重要的還是畫麵和故事,剛剛那一小會兒播放的畫,就有八十多張,皇阿瑪您應該了解的,畫這些畫需要的時間可不短。"這還是他精簡過的。

」而故事,《小蝌蚪找額娘》這個故事通篇用的是大白話,內容也簡單通俗,福慧都能輕易看懂。朝廷的政策卻不可能用大白話寫,也不可能用講故事的手法講出來。至於配音就更不用說了,皇阿瑪您別看他們說的好像很簡單,但也是有技巧、專門練過的,民間上哪裡找這麼些人呢。若是隨便找個人來念,那跟以前那些下鄉宣講的官員有何區別?」

胤有些失望,但也知道兒子說的是對的,他剛才想的時候也考慮到了這些,不過還是抱了些希望所以才將兒子叫出來問全,所以打付兒子的優衣內的。

「其實,皇阿瑪。」弘書道,「我覺得朝廷政策不好宣傳的最大原因還是內容寫的太過晦澀艱深,百姓們連字都不認識,讓他們理解那些駢文寫成的政策實在太難了些。就是那些能到一線去宣講的官員,他們去宣講時恐怕也不會說大白話,甚至可能都不會說當地的方言,而是說言方雅言,這讓那些百姓怎麼聽懂呢。」

胤點頭,兒子說的這些是很實在的問題,他也知道,但,就是沒辦法。官員異地做官是常例,不會講當地方言很正常,能親自去給百姓講解朝廷政策的已經是難得的好官了,難道還要用不會說方言的理由罰人家嗎?

至於不自己去交給當地的手下,嗬嗬,你對這時候的底層小吏有什麼誤解?就不說會不會實心任事了,他們之中,其實認字的也不多,就是上言給他們講解了一遍政策,等他們到地頭的時候,恐怕也忘得差不多了。

"想讓百姓主動了解政策,要麼是這政策和他們切身利益相關,要麼就是內容形式能吸引他們主動來了解。」

你像攤丁入畝這種政策,百姓都是會主動去了解的,也沒見誰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但像移風易俗啊、不要亂砍伐山林啊、不要偷截河水至河流枯竭啊這些,誰願意聽呢,聽見了也隻當沒聽到。

「就和成語一樣,將朝廷政策編在一個個故事裡,通過話本、戲曲、說書等形式傳播,不會比幻燈機的效果差什麼。」

胤嘆氣:"你說的對,但現在就是沒人能做這些。"

朝廷的官員自持身份不願意做這些,而且現在的大風向就是愚民,官員們不想百姓對朝廷政策太了解,畢竟百姓了解了,他們還怎麼欺上瞞下、從中獲利?對於朝廷來說也是,愚民更好統治管理。

民間的呢,又怕他們亂來。畢竟這些人一散出去,你怎麼知道他們在外會把故事裡的政策改成什麼樣子?

這個口子不敢放,必須要牢牢握在朝廷的手裡才行。

弘書知道阿瑪的顧慮,這種顧慮也是對的,宣傳口必須掌握在國家手裡。

他想了想,道:"皇阿瑪,您覺得,辦一個麵向百姓的邸報怎麼樣?"

「麵向百姓的邸報?」

「對。」弘書道,「隻用大白話寫,除了寫朝廷關於民生的政策,還可以寫最近的糧價波動,可以寫哪個地方出了什麼新奇東西,甚至可以寫一寫東家長西家短,這些都是百姓愛聽的東西,他們即便不認字,也會主動去找認字的人給他們念。」

"等時間長了,說不定他們還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學會一些簡單的字呢。

這不就是民間的小報?胤禧對民間小報有過了解,這些小報圖於成本和距離,大都隻在很小的範圍傳播,而且內容大多都……額,帶點顏色,一般隻要不發布什麼反動言論,朝廷都不會管。

其實邸報嚴格來說也不是宮辦的,因為它是由是朝廷官員自發印刷經營的,不過因為朝廷對內容的嚴格把控,也算是半官方性質。

倒不是不行,胤搏覺得兒子說的還是有可操作性的,他道:「那你怎麼解決成本和距離問題,既報可不便宜,百姓買得起?」

弘書立刻拍拍月匈脯:「您忘了您兒子了?我馬上回去研究,將印刷的機器改良,降低印刷成本還有紙張,不用太好的紙,用竹紙、麻紙,隻要字能看清就成。至於距離,雖然可以走驛站,但成本也不能忽視,不過咱們不用指著賣報紙的那點銅板將成本賺回來。」

胤挑眉:「那你打算靠什麼賺?」

「廣告!就是廣而告之的宣傳。」弘書斬釘截鐵道,「商戶可以在咱們報紙上付費打廣告,比如蜂窩煤,內務府給我付五百兩銀子,我就在報紙上麵刊登京城內務府出品蜂窩煤,便宜又好用,一文錢三個''''這樣的廣告語。''''

"……"胤禳無語,"合著是又惦記上朕的私庫了?"

還內務府給,內務府的銀子不就是他的?況且蜂窩煤還用你這個報紙宣傳,經過這幾年的推廣全國大一點的州府基本都有了這個東西的身影。

農村就不用考慮,他們有出門就能撿到的柴薪,

弘書叫屈:"皇阿瑪您怎麼能這麼想我,我什麼時候惦記過您的私庫了,我就是舉個例子!"

又小聲嘟嚏:「況且現在您私庫的那些銀子,不少都是靠我給的東西賺的,本來就是我的。』

「你說什麼?」閻謹謹輕眯雙眼,總覺得這小子沒嘟囔什麼好話。

「沒什麼,兒臣是說,皇阿瑪您覺得這個主意怎麼樣,行不行,行的話兒臣就甩開膀子乾了。」弘書嘿嘿笑道。

「哼。」胤模橫了他一眼,想了想道,「你要辦也不是不行,不過要注意把握好度,別給人留下話柄。"

政敵被清除乾淨,朝堂也基本理順,大權在握的胤模看著已經長成大人模樣的兒子,已經沒有那麼擔心會一不留神失去他,所以對弘書想要搞出新東西也沒有那麼抵觸了。

弘書點頭答應:「皇阿瑪放心,我有數。」他想了想道,「不過,皇阿瑪,我覺得朝廷可以成立一個專門管這一塊的衙門,我這個報紙辦起來後,肯定有不少效仿的。該有個衙門來審核這些想辦報的人,給他們發辦報許可證,隻有有這個證的人才能辦報,沒有證的人辦報就是犯法。"

「嗯,還得有專門管這方麵的律例,依法辦事嘛。」

弘書思維發散開,想到哪兒說到哪兒。

「以後這個部門還可以拓展,比如文人出書,不能自己找人印刷就出了,必須得申請書號,書的內容都得審核過才行。"

「詳細說說。」胤扌莫精神一振,問題一大堆,「書號是什麼,怎麼申請,由誰來申請……怎麼保證印刷出來的內容是審核過的內容?」

「啊這——」弘書被問到呆滯,苦笑道,「所以兒臣才說以後慢慢拓展嘛,您說的這些問題現在大多都沒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就現在這交通、通訊狀態,還有皇權不下縣的現狀,就不可能把這一塊兒抓起來。一個人給自己出了本書,隻要不是大範圍傳播,或者有人告發,朝廷能知道?

最重要的觀念。

「現在大家都習慣了找個書局就能自己出書,即便朝廷下了硬性規定,也沒什麼人會遵守。」民間就不說了,官員可能都不會遵守,甚至官場可能會形成一個潛規則,官員自己私底下偷偷出書,即便是他的政敵,隻要不是生死相爭的地步,也不會拿這事兒來攻訐他。

「朝廷要想把這塊兒納入管理,還得從民間慢慢來,最好培養幾個大的帶頭人,比如有幾個足夠厲害的書局,文人對它們趨之若擎的那種;再比如在讀書人中間有名聲、有影響力的文人,由他們聯合起來承諾遵守朝廷製度,這樣才能形成正的風向。到時候有人偷偷出書,民間也會有人站出來檢舉。"

就現在這種封建社會,官府想要管理出版這個行業,隻靠那幾個官員是不可能的,必須得官民合作才有可能。

「最重要的是,還得讓這事兒有利可圖。如今出書的人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寫話本子的那些就為掙個潤筆費,剩下的就是求名,想要流芳百世。"

「求錢的不必多說,他們也沒什麼話語權。有話語權的是求名的這幫人,朝廷可以搞幾個官方推薦,比如《童生必讀十本書、''''儒家入門讀物、''''《論語》注解十佳什麼的。或者搞幾個獎項,什麼『孔子獎』、『百家獎』、『朱子獎』……」

「不對,朱子就算了。」弘書說嗨了,才反應過來。

前麵說的還算有點道理,後頭就開始胡扯了,什麼官方推薦,聽聽那些名字正經嗎?胤禧的臉本來都黑了,突然聽他否定朱子選項,不由好奇:「怎麼,你認為朱子不夠格?」

「我哪有資格認為朱子不夠格啊。」弘書道,「就是……」他小心覷了胤祉一眼,「皇阿瑪,我說了你不準生氣嗷,也不準罰我。''''

清承明製,如今官方還是推崇朱子學說,以朱子的那一套仁孝治理天下。

胤祺睨了他一眼,知道這小子估計不準備放什麼好話,不過還是有些好奇:「說。」

「朱子本身還行,但他的一些理念被人拿出來曲解的太厲害了,比如『存天理、滅人欲』、裹小腳這些,我不喜歡這些曲解後的理念,但現在已經形成風潮,大多數人不會去專門了解朱子本來的思是什麼,他們隻相信那些拿朱子做武器的那些人所宣揚的。想要糾正那群宣揚的人不現實,他們就是靠這個立身的,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先別宣傳朱子了,先宣傳宣傳別的比較正常的理念,把這些人壓下去,等將大多數人的觀念掰過來了,有了正確的認知,再讓他們自己去了解朱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三角形是最穩固的結構 刀劍行歌 深海求生:我能看到彈幕提示 貧家子的科舉路 甜寵文裡的反派女配 心軟 孕媽靠無限物資生存 雪夜酩酊 穿成年代文女主的嬌氣繼妹 三國:無限極品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