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說服廉頗覲趙王(1 / 2)

加入書籤

從長平之戰開始第630章說服廉頗覲趙王「實不相瞞,在下此來趙國,三分是身為魏國臣子之無奈,七分卻是為了趙魏兩國之未來啊。」順著廉頗的話,信陵君當即轉換了攻防姿態。

說實話,廉頗著實有些懵了,怎麼剛剛你不是也說魏王不該如此嗎?怎麼轉眼間又成了趙魏兩國的事情了。

見廉頗不說話,信陵君當即辯說道:「我王或有貪心之念,但歸根到底,還是趙國承諾在先啊。雖則洛城之戰乃趙國之功勞,然我魏國損兵八萬餘,縱是沒有功勞,也還有些苦勞吧!」

顯然,信陵君的這番話顯然是在偷換概念,其意圖也隻有一個,那就是將兩場戰鬥並為了一場。

隻要將洛城之戰和軹城之戰合為一場,那麼魏國提出的建議就不算僭越,趙王的承諾也就應該繼續履行。

廉頗雖然不擅言辭,可這明顯的混淆視聽,廉頗還是聽得出來的。

當即,廉頗便反駁道:「信陵君此言差矣,貴國兵力之損,乃是在洛城之戰中,而我趙國敗秦,卻是在這之後,二者並非同一也。」

「如何能分得開?」信陵君當即反駁道:「若非我聯軍之力,秦軍怎會出擊之軹城,既無出擊之實,又何來軹城之勝?」

「況,縱是將此二戰割離來看,我王之要求卻也不算過分。」不待廉頗想明白,信陵君在反駁一句之後,順勢就進入了下一個議題。

根本不給廉頗再多辯駁的機會,原因很簡單,這個論點上信陵君根本站不住腳。

既然站不住腳,那就不站,一筆帶過的同時,給廉頗的心理造成了一個心理的暗示,顯然是最佳的方案。

反應不及的廉頗自然不可能再去追問二者之間到底應不應該分開來看的問題,而這,信陵君便已經達到了目的。

果然,聽著信陵君的話語,廉頗有些愣在了原地。

信陵君當即乘勝追擊道:「我魏國大軍、包括楚國大軍,到底是響應趙王之號召共同抗秦而來,如今秦軍大敗,趙國獨占其利,可乎?我魏、楚兩國,作為趙國之盟友,雖戰力羸弱,卻也鞠躬盡瘁,如今得之勝卻未享之果,損之兵卻無其補,豈不令趙國失信而友盟離心乎?」

很明顯,信陵君依舊是將兩場戰鬥合二為一來看待。

但有了之前的鋪墊,尤其是信陵君的一句「縱是將此二戰割裂來看」,卻是著實讓廉頗也覺得似乎也有點道理。

實際上,信陵君說著割裂,但字字句句卻都是把兩次的戰鬥都聯係到了一起。

甚至可以說,這已經不是聯係了,直接就是縫合了!

顯然,信陵君打的就是廉頗反應不過來的主意。

果然,信陵君的一番話語之下,廉頗也是皺起了眉頭,開始思索起信陵君的話語來了。

如果單從最初的起因和最終的結果來看,趙國當然該分一些戰利品給魏、楚兩國,可問題是,這個起因和結果根本對不上號啊!

趙國拉聯軍的果,是聯軍的全麵崩盤,趙軍退守軹城;

而秦軍撤軍河東的因,卻是李牧大軍的南下。

信陵君自然是在強拚硬湊,但不得不說,他的話語中極具迷惑性,如果不是深諳辯論之道,一時間根本無法捕捉到其中的錯漏。

而廉頗顯然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好在的是,廉頗也並不需要這樣的能力。正如趙括所交代的,他隻需要靜靜地坐在那裡,皺著眉頭,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就已經足夠了。

很快,略略讓廉頗思索了一會兒的信陵君,在完成了理性的梳理之後,開始了下一步的行動——感性攻勢。

俗稱:ua!

「廉老將軍,趙魏之間,抗秦之盟,由來已久也。」信陵君的語氣漸漸緩和了下來,道:「當年長平之戰,老將軍孤身而至大梁,在下為保趙魏友誼,毅然勸說我王出兵援趙,甚至不惜竊符以調兵。如今趙魏之盟,岌岌可危,卻是要老將軍出聲以保了。還請老將軍,以兩國盟好為念,以抗秦之盟為要,勸說趙王,履其諾言也。」

「這。」廉頗聞言,眉頭皺得更深了。

顯然,他也沒有想到信陵君居然會拿長平之戰來說事。

說到長平之戰,即便是廉頗也不得不承認,他廉頗的確是利用了信陵君。

當然了,後續的作戰中,如果魏軍能夠完全聽從他的指揮,也並不會被秦軍狠狠地趕回魏地。但不管怎麼說,信陵君的確是出力了,不管他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沒有他的竊符救趙,也就沒有後來的長平之勝,這一點即便是趙王也不否認。

對方已經拿出了這麼強的殺傷性武器了,廉頗自然也不能無動於衷了。

當即,廉頗輕嘆了口氣,說道:「君上既然如此言說,我豈有不動之理。隻是,周王畿之地,何其重要,想必君上也當知之,即便吾去與王上言說一番,恐怕也無濟於事。這一點,還請君上有所準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惡仙 開局獎勵射門必進,我成世界球王 我在豪門的爽文日常 全星際唯一雙精神體 今天男二上位了嗎?[快穿] 國師帶著皇帝的小金庫一起穿了 炮灰攻他懷了攻三的崽 盜版boss重歸無限遊戲後 獵手本能[娛樂圈] 我的白給老婆竟是諸天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