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舊王已逝新王生(1 / 2)

加入書籤

從長平之戰開始第635章舊王已逝新王生三天的時間幾乎一晃而過。

淅淅瀝瀝的小雨,終於隨著冬日,如期而至。

換上了一身厚實的衣服,懷揣著昨夜才剛剛寄到的國書,信陵君再度踏上了前往趙王宮的路途。

顯然,魏王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趙括的要求。

雖然心中還有著些許的不安,但信陵君還是隻能稍稍按捺住自己的心緒,完成魏王交代的任務。

而在這三天的時間裡,趙括那邊也沒閒著。

反對這次交易的大臣幾乎是絡繹不絕地出現在趙括的麵前。

對於這樣的情況,趙括也是無可奈何。這些個大臣顯然都是為了趙國好,趙括又不能斥責他們,而東郡的重要性,他也不能暴露出來,唯一的借口也隻能是長平之戰了。

可是,這樣的借口哄哄百姓還可能,對於趙國的這群老油條,哪裡會信!

不信也沒辦法!謊話重復一百遍,也就成了真理,更何況這謊話還是從如今趙王的嘴中說出的。

不信,也得信啊!

而隨著楚國的使者來到邯鄲城中,勸諫的聲音終於漸漸熄滅,所有人都知道,此事已經是板上釘釘了。再如何,趙國也不可能同時失信於兩個大國。

隻是,這邊趙括輕鬆了些,那邊的平原君卻是要忙壞了。

確切地說,是他和信陵君二人,針對著換地的細節,一遍又一遍地討論著。

大到城池及周邊區域的歸屬,小到糧秣的給付時間和方式,幾乎方方麵麵,信陵君都要爭上一爭。楚國的使者完全是陪跑的。

一方麵,當然是魏國如今早已經不似以前那般闊綽,即便是一文錢,一粒黍米,信陵君也要為魏國盡力爭取。

另一方麵,信陵君也想在這繁雜的談判拉扯之中,試圖發現趙國其他的意圖。

對於這樣的招數,平原君顯然也是頗有經驗。不就是談嘛,誰怕誰?!

嗯,趙括怕了。

倒也不能說是怕了,隻是趙括根本不屑於理會這樣細枝末節的爭取。尤其在自己的根本國策麵前,這樣的細節爭取,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於是,在聽過兩次談判匯報之後,趙括便向平原君作出指示:成大事不拘小節,盡快敲定換地事宜。

得到了最高指示的平原君倒也沒有直接同意信陵君的要求,隻是按部就班地進行緩緩撤退和妥協。

而隨著趙國的妥協,談判的速度也加快了起來。

終於,隨著國書的交換,一場看似由魏國導演的,實際卻是趙國在幕後指揮的換地大戲,終於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大戲的結果,可謂是三方各得其利,皆大歡喜。

最歡喜的當然要屬魏國了,它得到了包括洛城在內的三分之二的周王畿之地,同時趙國將在河雍之地駐軍,策應周王畿之地的安全。

可以說,魏國已經拿到了他想要的一切,而它所付出的代價卻並不算太多。

首先是地盤方麵,魏國東郡一十二城池,全都劃歸給了趙國所有。

其次是糧食方麵,魏國一次性給付了趙國五十萬擔的糧草,而往後的十年內,每年的秋收之後,還要給趙國給付十萬擔糧草。

最後便是聯盟方麵,趙魏重申了合縱之要,並雙雙譴責了韓之國棄友從賊的行徑。基於此,魏國承諾,在趙國進攻韓之國時,至少要以三萬大軍陳兵韓魏之邊境,以為策應。

當然,趙國得到的也不少。

除了魏國的東郡之外,原屬於楚國的淮泗之地也被趙國納入了懷中。

這也是趙括所最為看重的條件。

有了東郡,不僅魏國國都

大梁將成為自己嘴邊的一塊肉,更重要的是,趙國已經在實質上對燕國形成了包夾的態勢。若是把不斷擴充中的草原之地算上,趙國可以說已經三麵包圍了燕國。

燕國現如今除了趙國之外,唯一的鄰國就是齊國了。

齊國嘛,懂得都懂,自從五國伐齊之後便徹底的一蹶不振了。歷史上,秦國罰燕、魏、楚之時,齊國都選擇了作壁上觀。而等王賁率軍抵達臨淄城下,齊王甚至連反抗的欲望都沒有,直接出城投降。

顯然,齊國能給到燕國的幫助是極其有限的。

更何況,有了淮泗之地在手,齊國若是想要援助燕國,趙國隨時可以從他的側背,給他來上一刀。

當然,更重要的是,淮泗之地在楚國的手中是塊廢地,在趙國可不是。

如今的趙人,最喜歡的可就是開荒了,淮泗之地雖然水患頻發,但隻要細細梳理,開墾渠道,不用數年,就會是另一個巴蜀之地。

而魏國的糧秣資助,加上東郡富裕的糧產,正好是淮泗之地的「原始投資」。

可以說,趙國在得到了淮泗之地之後,這才算是真正地有了跟秦國拚持久戰的底氣。

秦國的強大,無疑是秦軍的強大造成了,而秦軍的強大,卻是廣袤的關中平原和蜀中平原給予的。

而如今,趙國也終於擁有了除了邯鄲郡之外的另一個產糧的大郡——淮泗郡。

是的,趙括將魏國的東郡和楚國的淮泗之地合並到了一個郡,稱淮泗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惡仙 開局獎勵射門必進,我成世界球王 我在豪門的爽文日常 全星際唯一雙精神體 今天男二上位了嗎?[快穿] 國師帶著皇帝的小金庫一起穿了 炮灰攻他懷了攻三的崽 盜版boss重歸無限遊戲後 獵手本能[娛樂圈] 我的白給老婆竟是諸天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