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爺爺的消息(2 / 2)

加入書籤

我說道不周山怎麼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很麼多人都以為不周山不存在,其實是被陣法遮擋了而已不周山因何命名,是否與「周山」對立存在,不得而知。但是不周山象征著不完整、災難。或者說,它本身就是不完整、災難的集合體。

這個神秘的不周山在什麼地方,今天的人不知道。因此,所有的山都成了不周山,人對土地產生了泛敬畏。

相關傳說編輯

共工怒觸不周山,據傳說,顓頊是黃帝的孫子,號高陽氏,居於帝丘(今河南濮陽附近)。他聰明敏慧,有智謀,在民眾中有很高的威信。

他統治的地盤也大了很多,北到現在的河北一帶,南到南嶺以南,西到現在的甘肅一帶,東到東海中的一些島嶼,都是他統治的地城。古代歷史書上描寫說,顓頊視察所到之處,都受到部落民眾的熱情接待。

與顓頊同時,有個部落領袖,叫做共工氏。

傳說他是人首蛇身,長著滿頭的赤發,他的坐騎是兩條龍。

據說共工氏姓薑,是炎帝的後代。他的部落在現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對農耕很重視,尤其對水利工作更是抓緊,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那個時候,人類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水的利用是至關重要的。共工氏是神農氏以後,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產做出過貢獻的人。

共工有個子女叫後土,對農業也很精通。他們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把水利的事辦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發現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由於這些原因,非常不利於農業生產。因此共工氏製訂了一個計劃,把土地的高處的土運去墊高低地,認為把下窪地墊高可以擴大耕種麵積,高地去平,利於水利灌溉,對發展農業生產大有好處。

顓頊部不贊成共工氏的做法。顓頊認為,在部族中至高無上的權威是自己,整個部族應當隻聽從他一個人的號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張的。他以這樣做會讓上天發怒為理由,反對共工氏實行他的計劃。於是,顓頊與共工氏之間發生了一場十分激烈的鬥爭,表麵上是對治土、治水的爭論,實際上是對部族領導權的爭奪。

要說這兩個人比起來,力氣上,共工氏要強;論機智,他卻不如顓頊。顓頊利用鬼神的說法,煽動部落民眾,叫他們不要相信共工氏。當時的人對自然知識缺少了解,對鬼神之事都極為相信,不少人上了顓頊的當,認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會觸怒鬼神,引來災難,因此顓頊得到了多數民眾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眾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堅信自己的計劃是正確的,堅決不肯妥協。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決心不惜犧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業。他來到不周山(今昆侖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頂撞下來,來表示自己的堅強決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團寵五歲半:皇太女在綜藝炸翻了 重生之嫡長公主威武 鬥破:從毒體爆發開始 誘梨 重回九零搞事業 丫鬟之逆襲記 鬥破:綁定係統後女王她妹颯爆了 苟在東宮漲天賦,發現太子女兒身 我在古代種田養娃 德魯伊的鄉村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