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再來(2 / 2)

加入書籤

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叫做「龍蠱」,形態與龍相似,大約是毒蛇、蜈蚣等長爬蟲所變成的。一種叫做「麒麟蠱」,形態與&間相似,大約是青蛙、蜥蜴等短體爬蟲所變成的。

一年之後蠱已養成,主人便把這個缸挖出來,另外放在一個不通空氣、不透光線的秘密的屋子裡去藏著。據說蠱喜歡吃的東西是豬油炒雞蛋、米飯之類,飼養三四年後,蠱約有一丈多長,主人便擇一個吉利的日子打開缸蓋,讓蠱自己飛出去。蠱離家以後,有時可以變成一團火球的樣子,去山中樹林上盤旋,有時可以變成一個黑影。

在村中房屋間來往。蠱的魔力最大的時間是黃昏。每次蠱回家之後仍然住在缸中。吃到人的這天,主人就不必餵它東西了。據說養蠱的好處並非要蠱直接在外麵像偷盜一樣偷寶貝回來供主人使用,而是要借重蠱的靈氣,使養蠱的人家做任何事情都很順利。如果主人想要經商,借助蠱的靈氣,可以一本萬利。如果主人想要升官,借著蠱的靈氣,可以直上青雲。反過來說,如果偶一不慎,被受蠱害的人家知道了,去請專門的巫師來把蠱收掉,蠱的主人便會諸事不宜,全家死盡。

養蠱的人家,除了日常要虔誠服侍之外,到每年夏歷六月二十四日,要對蠱作隆重的祭禮。這個祭禮延續三天,即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在這三天之內,主人要每天都用新鮮的豬一頭、雞一隻、羊一頭,煮熟以後,到晚上星宿齊觀天空之時,全家把豬羊雞搬入養蠱的秘室中去俯伏禱告,禱告完畢,將豬羊雞砍碎,投入缸中。

據說蠱的食量很大,魔力很高。祭掃的時候,外人不得參加,消息不可泄漏,否則又有身家性命的危險。除了聚蟲互咬一法外,各種特殊的毒蠱又分別有特殊的製造方法。

如此看來,蠱應是一種極為恐怖的東西,其實不然,有些蠱對自己的女主人十分忠誠。傳說在雪嶺山脈的一個部族裡,所有女孩子到了12歲都要飼養一隻屬於自己的變種蠱蟲。

這隻蠱蟲從此就是女孩子的守護者,隻要女孩子受到外界侵擾,蠱蟲就會出現搭救主人。當女主人死亡之後,蠱蟲也隨之死去。不管是善良的蠱蟲,還是惡毒的蠱蟲,都是特殊時代產生的特定事物。雖然在今天,蠱術還在湘西的某些地區內小範圍傳播,但它已經逐漸被文明社會所摒棄。但有一點非常重要,蠱術是中國幾千年歷史的一個見證,他將被作為一種特殊的文明流傳下來。

放蠱是一種古老的黑巫術。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左傳》中就有關於蠱的記載。宋國鄭樵所著《通誌六書》裡甚至記錄了製造蠱毒的方法,大意是說,將各種毒蟲集中在同一器皿之中,任其互相襲擊與吞食,最後存活下來的就是蠱,即毒蟲之王。歷朝歷代官府都針對製造蠱毒行為有非常嚴厲的刑律,故放蠱巫術完全處於秘密狀態,歷代誌書史記,關於蠱毒的記錄數量雖然不少,總是寥寥數語,並且語焉不詳,這就使蠱婆(草鬼婆)與蠱毒變得更加詭秘。

傳說放蠱的手法有三到四種,以手法的不同可鑒別法術的高低:伸一指放,戟二指放,駢三指四指放,後果各不相同。一二指所放的蠱,中蠱人較容易治愈,三指所放就較難治了,倘若是三指四指所放,幾乎屬於不治之症,中者必死無疑。

中了蠱的人在將死前一個月左右,能見到蠱婆的生魂掩著麵前來送物,行話謂之「催樂」。此後如果病家不能得到有效治療,一個月內病人定會死去。

治療中蠱的病人,輕者郎中草藥或還可以奏效,重者非放蠱者本人來解才有生路可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團寵五歲半:皇太女在綜藝炸翻了 重生之嫡長公主威武 鬥破:從毒體爆發開始 誘梨 重回九零搞事業 丫鬟之逆襲記 鬥破:綁定係統後女王她妹颯爆了 苟在東宮漲天賦,發現太子女兒身 我在古代種田養娃 德魯伊的鄉村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