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你也成了自己討厭的官(1 / 2)

加入書籤

朱由棟道:「大難來時,就連大明自己,都不能人人為大明效忠,又何況是他國。我想緬甸內部也是兩派分歧不斷,這樣一來,吳三桂等人為了盡快的抓捕永歷,一定會跟親近他們的莽白密謀。」

譚雙華道:「這樣一來恐怕就會拖延很久,我們的人要不要提前動手?還有就是侯爺,你這段時間似乎在有意的拖延進軍,我看大家都有些看出苗頭,隻是他們不好在你麵前說。我怕要是拖的太久,對你也不利了。我們不是應該盡快逼迫清軍,讓他們著急才能盡快的除掉永歷嗎?」

朱由棟看了譚雙華一眼,道:「是啊,但如果我們逼的太急的話,緬甸的人就不敢對永歷出手。到時他們一定會,讓晉王他們去接回永歷,這樣一來,我們也會適得其反。」

譚雙華道:「原來是這樣,那我們現在怎麼辦?就一直等著嗎?拿投降過來的那些官員,現在算起來可都是永歷的臣子,他們會讓你這樣拖下去?」朱由棟也有些苦惱的道:「一直這樣等下去肯定是不行,不光是那些投降的臣子的問題。就是我們大軍的糧草也會出現問題。我們不能像清軍一樣,直接去搶奪民財,我們拿什麼給大軍消耗。」

譚雙華道:「這可就難辦了,你又不讓我們的人直接動手。」朱由棟道:「我們的人絕不能動手,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件事沾上一點就會天下大亂。到時我們就會成為天下人的公敵,不光滿洲人要除我們於後快,天下漢人也會視我們為敵寇。」

譚雙華道:「那這事怎麼辦?等又等不了,直接動手也不行。而眼前就有十幾二十萬的清軍,卻不能去攻打,我們不是要抗清嗎?如今雲南的清軍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我們卻不能動。」譚雙華越說心裡越煩,對著朱由棟道:「是不是隻要夾雜了權利,就什麼都可以犧牲了?就像當初我爹他們,為了權利去投降滿清?」

朱由棟立即堅定道:「絕對不可能,想要我去投降滿清除非我死。」譚雙華反問道:「那你再猶豫什麼?就算永歷回來了,他現在能把你怎麼樣?他還能將你手裡的軍權給收了嗎?」

朱由棟沉默了,等了好半天才道:「這你不懂,為將為帥者,如果不和天子同心,絕沒有善終的。就算同心者,軍權過大,都會是殺身之禍。如果永歷能帶著大軍恢復大明江山也就罷了,你看看他是能做到的人嗎?」譚雙華道:「晉王也擁有絕對的兵權,永歷不是依然待他很好嗎?」

朱由棟道:「你錯了,永歷能容下晉王,是因為晉王從掌控朝廷開始,朝廷一直被滿清三路大軍逼近,眾人在覆滅的威脅下,才能相安無事。就像孫可望一樣,當年他剛擁護永歷的時候,永歷也很是信任,可是沒多久,兩人就應為權利開始互扯。甚至君臣離心後,最終導致了晉王和孫可望內訌,給了清廷攻入雲南的機會。」

譚雙華有些不可思議的道:「你的意思是說,如果清廷沒有逼迫的太近,晉王和永歷之間也會出現間隙,然後鬧翻?」朱由棟道:「這些事情沒有發生,不好定論,但是你這幾天也看見了,如萬年策等人為什麼會急著想要接回永歷,就是因為權利,永歷不回來,我暫時根本就不會考慮他們的官職和權利問題,因為我們現在最主要的軍事打擊清軍。但是現在誰去接回永歷,都將是巨大的功勞,這些文臣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武將裡麵有晉王,現在又有了我們復明軍,如果永歷在回來,他們就能暗中操作,讓我和晉王之間出現紛爭,他們在出來平衡,這樣就能體現他們的重要,從而達到掌控朝政的局麵。」

譚雙華道:「這樣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呢?這不是讓大明繼續內訌嗎?」朱由棟道:「當然有好處,現在永歷身邊的文人已經沒幾個了,現在誰要是去救了永歷回來,可以說直接就是當朝的首輔,這是多大的權利。在現在文人沒有兵權的情況下,這就是他們的權利巔峰了。」

譚雙華道:「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如今大明的天下都崩壞成這樣了,居然還隻顧著爭權奪利。」朱由棟道:「當然不止這些,借著我和晉王的分歧,我們為了自己在朝中的勢力,也為了功勞,勢必要對他們多方拉攏,這樣一來也就間接的控製了我和晉王。」

朱由棟嘆息了一下道:「要說這些官員的忠心和漢人的風骨,這是沒什麼可以指責的,但是他們已經習慣了爭權奪利,一時間哪裡就能改變。這恐怕也是大明為什麼對上滿清總是敗多勝少。」

譚雙華道:「這怎麼又扯出這些來,你以前不是說,是因為士兵不敢站,士氣不高嗎?」朱由棟道:「是啊,當初在起兵的時候,我就在想,為什麼我們的軍隊對上清軍總是一碰就潰,一打就散。當初我也認為隻是將士沒有敢戰之心,軍心士氣不高。可是經過這半年時間,我們復明軍卻越打越大,越打越厲害,根本就無懼清兵,有時候甚至是清軍見到我們一觸就潰。」

譚雙華也十分贊同道:「對對對,之情我總是聽我父親和伯父他們說起清兵,個個都是談清兵色變,可是就我經歷的這些時間,根本就沒見過清兵比我們的將士厲害多少。甚至比起我們的將士,反而覺得清兵才是烏合之眾。」

朱由棟道:「清兵,當然不是烏合之眾,我們接觸的大部分軍隊,都是大明投降的,所以隻要我們攻的狠一些,清軍也就怕了。所以並不是清軍多厲害,我們的將士有多差。是因為我們很多時候,將軍根本就不是在思考打仗的事,而是在想著怎麼升官發財,怎麼保住身家性命。當然就不願意去和清軍死戰,將軍都沒有心思打,士兵更是早早的就尋思怎麼逃命去。最後的結果就是讓清軍一路追殺,能活下來的卻沒有幾個。」

譚雙華覺得朱由棟的話說的有些偏激,道:「也不能這樣說啊,你看當年劉文秀進四川,晉王在湖廣。那都打了很大的勝仗,這又是怎麼回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超級蓬萊洞府 港九梟雄 萬古天尊 七紀魔尊 神國街市 奧特戰士修羅奧特曼 我的女友是白素貞 絕世代練師 寫書證道 我們被異界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