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天下士子(1 / 2)

加入書籤

譚新傳見朱由棟這樣說,當即也知道自己不過是過度一下,後期也不會讓自己去治理,當即道:「好,末將保證讓成都府的這些士紳,乖乖的繳足了稅賦錢糧。」

朱由棟道:「行,你這次不光是要讓他們交出稅收,還有一點,就是要重新對成都府的土地進行丈量,我們對成都府的土地根本就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成都府清量完了後,要對整個四川的土地都要進行清量,如今我們的傷殘的士兵,是越來越多,他們的生活,不能全有官府來解決。如果全部由官府的財政來養著,官府也受不了。我們必須要為他們找一份家業。」

袁廓宇道:「侯爺是想用太祖皇帝的屯田法?讓這些將士去屯田?」朱由棟道:「那樣也不行,要不了多久,將士的田地就會被各級官吏給盤剝掉。但不管怎麼辦,都先得將這些田地給丈量出來。」

這時,張煌言和王熙也進來了,張煌言道:「平虜侯此次出征,戰功赫赫啊。」朱由棟道:「那裡,不過是將士用命罷了。」張煌言道:「侯爺太謙虛了,清軍幾十萬大軍在西南被殲滅,這對抗清大業可是天大的喜訊啊。」

朱由棟道:「張大人過來,不會是說這些恭維的話吧。」張煌言道:「這是當然,我聽說侯爺讓譚新傳去成都?還要讓成都府的士紳們全部繳納稅賦?」

朱由棟道:「張大人以為不妥?」跟在張煌言身邊的王熙道:「這當然不妥,天下士紳,九成都是讀書人,如果強行讓他們繳納賦稅。這簡直就是將天下讀書人推到了清廷一邊啊。」

朱由棟看了看王熙,道:「喲,王大人也去了辮子,看來也準備是為我大明出力了。」王熙笑了笑道:「侯爺不放我走,在夔東待的久了,身上骨頭都散慢起來。加上夔東沒有剃頭匠,也沒有人管頭發的事,已經長出來了,總不能又去剃了吧。」

朱由棟也笑道:「聽王大人的意思,根本就沒有忠於清廷還是大明的決心,不過是因為在夔東沒有人理會,加上如今夔東是我復明軍的地方,所以就選擇了幫我大明做事。」

王熙聽朱由棟說起忠心的事來,他們這些讀書人可是天天將忠孝節悌掛在嘴邊的。王熙道:「當然不是侯爺說的那樣,崇禎年間,百姓流離失所,天下盜賊群起。是當時的大清平定天下,身為讀書人出仕朝廷,安定地方,為百姓謀取福祉這有什麼錯呢?」

朱由棟道:「這就是那些天下士子嗎?儒家不是最講究華夷大防嗎?怎麼你們出仕滿清的時候,就一點都不顧及呢?說是為百姓謀取福祉,我看就是舍不得你們身上的官位罷了。」

張煌言雖然也不同意王熙的說法,但是朱由棟將全天下的讀書人,都一下子全部打死。頓時道:「侯爺,就算有一些人,是為了官位出仕清廷,但是我們也不能將天下讀書人全部打死啊。」

王熙也道:「讀書人謀求的是為天下人,滿洲人進了中原後,寫的是漢字,說的是漢話。讀的是四書五經,尊的是孔孟之道。這那裡是清廷征服了華夏,這明明就是我華夏同化了滿洲人。」

朱由棟最煩的就是這些人,滿口的孔孟之道,然後自欺欺人的說是同化了誰。朱由棟道:「果然是不一樣,讀過書的人,比起我們來說果然厲害。不知道王大人,敢在順治麵前這樣說嗎?」

王熙頓時被噎的說不出話來,所有人都看出王熙絕對不敢說。張煌言道:「侯爺有些過激了,如果我們接納這些士紳士子,就能早日光復大明,天下百姓也少受一分煎熬。」

朱由棟道:「能讓天下人早一日過上太平的日子,我當然願意。但是讓這些人鑽進了大明的朝廷,天下人就會太平嗎?我記得太祖當時,為了懲治貪官,定下了貪汙六十兩就剝皮填草。可是天下人懼怕了嗎?」

朱由棟這話可沒法回答,能說太祖皇帝開的俸祿太低了?朱由棟接著道:「從我大明開朝以來,世代的文人士子都說不與民爭利,要讓利於民。可是最後怎麼樣呢?大明活活被窮死了,誰又站出來出力挽救過大明?」

張煌言道:「大明的弊病,不是一兩日形成的。其中弊端頗多,民富國窮,這是一個方麵。但天下封藩太多,國庫也是不負重堪啊。」

朱由棟道:「我就知道,都說我大明藩王占據朝廷稅收,可是自萬歷朝開始,藩王已經不再地方收取賦稅,改由朝廷撥付。張大人,你是朝廷大員,你說說自萬歷朝開始,朝廷什麼時候全額撥付過藩王的俸祿?滿清在入關後,滿清朝廷的稅賦怎麼一下就有兩千多萬?而我大明就隻有區區四百萬的稅賦?據我所知,現在滿清也在加派當年大明的三餉,怎麼沒見道這些讀書人出來反對一下呢?」

張煌言想要反對,但朱由棟又繼續問道:「經過這二十年的戰亂,整個大明的百姓還有多少?怎麼就不見有人說現在民不聊生了?怎麼就沒有官員拚著廷仗也要進諫,為民請命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超級蓬萊洞府 港九梟雄 萬古天尊 七紀魔尊 神國街市 奧特戰士修羅奧特曼 我的女友是白素貞 絕世代練師 寫書證道 我們被異界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