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第一條(1 / 2)

加入書籤

朱塬第二天一大早就在殷勤小宦官的敘說下知曉了昨夜吳王妃來探望自己的事情,意外之餘,又難免感慨。

大名鼎鼎的馬皇後啊!

曾經聽過一個說法,馬皇後就是朱元章的一層封印,不斷緩和著老朱的暴戾之氣。洪武十五年,馬皇後病逝,朱元章就開始各種大開殺戒,一直到死,還不忘把滿後宮的嬪妃一起帶走。

可以想見,若是馬皇後沒有早逝,時時勸戒,洪武朝的很多事情都不會發生。

朱塬想到這些,若有所悟。

如果自己想要在洪武朝活得更安穩一些,或許,很重要的一個努力方向,就是改變兩個人的命運。

其中一個是馬皇後,另外一個,自然是太子朱標。

早飯之後戴三春奉命趕來為朱塬檢查身體,看到這位太醫,朱塬也更清晰了某個思路。

當然,一切還要等接下來幾關過去再說。

今天是臘月二十二,距離朱元章下月初四登基的時間又近了一些。

跟著引路宦官出了小院,依舊是個陰沉天氣,在闊大的王府內一番彎彎繞繞,終於來到一處殿前,朱塬這才從匾額認出,自己昨夜來過的這地方叫白虎殿。

改個字就成白虎堂了,還好自己不姓林。

站在殿外短暫等待,很快被允許進入。

朱塬來到大堂,第一發現是昨夜的屏風已被撤去,十餘個穿各色袍服的官員正簇在西側牆邊一身青衣的朱元章周圍議事。

牆上也不再是昨夜的畫卷,換成了一副地理輿圖。

圖很大,也很擠。

密密麻麻的城池標注讓人眼暈,與後世一目了然的專業地圖簡直天差地別。

正吐槽著,朱元章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來:「若無差池,傅友德今日或已抵達來州。取下登來,大軍即可西進。當下所急還是糧草,大軍西進,戰線拉長,需要更多糧草。山東初定,百姓也需賑濟。然運河淤塞,大船不可行,小船運力有限,爾等都說說,要如何解決?」

朱元章話落,另外一個略顯蒼老的聲音很快接道:「主公,臣提議可開海路,前朝以海路運糧,至多一年三百萬石,沿效此法,足解北伐所需。」

這話說完,立刻就有聲音質疑道:「海路運糧,舟師從何而來?需知海路艱險,我朝雖有水師,然多行河上,不擅海行。若用張、方之降臣,又如何能保他們不生二心,直接帶了船隻糧草投奔北朝?」

第三個聲音隨即響起:「臣以為,海路可開,張、方之降臣亦可用,隻需選一上將從中壓陣即可。」

這麼爭論著,麵向輿圖邊聽邊斟酌的朱元章再次開口,果斷道:「既如此,就開海路,傳我諭令,著華高率三千人去明州,收編張士誠、方國珍舊部善操海舟者,沿海路北上運糧。華高職缺由康茂才兼領。」

隨後是幾聲應諾。

接著又討論幾句細節,海運策略敲定,躲在人群後方默默傾聽的朱塬又聽到一個不急不緩的溫和男聲:「上位,臣以為,還可嘗試引黃濟運之法,選黃河適宜河段,或開口,或築壩,引水入運河,抬高河麵,以通大船。然具體操作之法,還需上位遣水工親往山東探查,以免措施不當引發水患。」

話音剛落,反對之聲便起:「劉太史,你既知黃河動輒水患,還敢獻此計策,若引發堤壩潰決,荼毒生民,大人能擔此責否?」

另外一個聲音隨即跟進,卻不是那溫和男聲:「劉中丞之建言自有上位明鑒,北朝治河無道,以至黃河連年潰決,難不成都要算在劉大人身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在大學食堂當大廚 生活係廚神 氣死相親對象,當大叔媳婦繼承他的財產 神醫小仙農 傻了吧,爺不當人了![無限] 畫中的薛定諤 夫人莫動手 騙了紈絝世子後 帝師成親後崩人設了 我用冰咆哮,席卷靈氣復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