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這是小事(1 / 2)

加入書籤

時間來到洪武元年的三月份,這是三月初二。

金陵。

昨日夜禁之前,征虜大將軍徐達親筆軍報送入京師。

此前的二月二十七,徐達率大軍攻克樂安,盡剿叛軍,並令指揮華雲龍守之。恰逢元丞相也速率軍試圖馳援樂安,徐達親自迎敵,大敗也速,向北追擊八十餘裡,殺傷俘獲無算。

截止軍報送出之前,元丞相也速已經率殘部逃往滄州,無力再窺山東。

山東至此平定。

老朱得到軍報喜不自勝,連夜親筆一封詔書送往北方,嘉獎勉勵諸將。今日早朝之後,又召集各位中樞眾臣,商討進兵河南的各種事項。

那怕有《天書》記載,老朱知道河南之戰會非常順利,還是不敢怠慢。

這麼一直與眾臣商討到午後,連午飯都是邊吃邊談,終於確定了一係列方略,並且迅速擬詔送出。

其中最重要一項,就是任命守禦襄陽的右禦史大夫鄧愈為征戍將軍,令其即日統兵向北進取南陽,牽製河南西部元廷諸軍,減輕北伐大軍在東線的壓力。

同時,老朱照例紙上談兵,與眾臣商討之後,擬訂了一份詳細的河南進兵方略送與徐達,卻又不忘強調,軍情易變,前方大軍對此隻做參考,諸將不需落入窠臼,可臨機決斷。

至於其他,比如催促已到淮安的湯和所部加快進軍,比如再次嘗試招降守禦汴梁南部陳州的前紅巾將領左君弼,比如要求中書提前規劃西線糧道,等等,不需多提。

忙完這些,已經是未時末。

侍臣通報,拱衛司百戶聞造已等候多時。

連忙傳進。

很快,又是讓人歡喜的各種大包小包,其中還有一幅聞造小心翼翼親自捧進來的六尺長卷。

老朱這次沒有急著拆封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的各種信件文書,而是讓人把卷軸展開。

這是一幅參考素描技法又上了色彩的明州外海輿圖。

老朱在之前送來的文書中已經知道了比例尺、三角繪圖等概念,還看過一些區域性的島嶼圖樣,大概能夠想象更加精確的輿圖是甚麼模樣。

然而,當看到這副那怕是一些島嶼上的山峰都似乎躍然紙上的細致輿圖,老朱依舊感覺震撼,這種震撼絲毫不亞於他之前第一次看到地球儀和世界地圖。

因為老朱知道,地球儀和世界地圖,隻是朱塬根據記憶粗略繪製的圖樣,錯漏很多。

而眼前,參照之前所知和聞造在旁的即時講解,這幅輿圖之上,每個島嶼的大小,相互之間的距離,都相當精準。甚至,老朱湊近一些,還能看到一些島嶼山峰上標記了大致高度。

等聞造講解完各種細節,老朱已經做出決定,立刻把繪製這副輿圖的團隊詔回來,送去北方。

帝王身份之外,作為一個同樣卓越的軍事家,老朱太明白一幅精準輿圖對大軍行動是多麼重要。其他不說,歷朝歷代,幾乎都有將領因為迷失道路而導致大軍潰敗的記載,可見精準輿圖的重要性。

詳細詢問幾句,老朱在東閣內轉了幾圈,很快喚人過來擬詔。

參照朱塬設置的營海司測繪處,老朱打算在將作司下屬設置正五品的測繪司,並讓人擬令,直接提升營海司測繪處正八品主事塗霄為測繪司郎中,秩正五品,令其立刻率所部返回金陵,聽後任用。

這麼吩咐之後,老朱才發現,好像……挖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的牆角,不太厚道。更何況,明州那邊的事情也同樣重要。於是又改了改,隻要塗霄一人即可。

金陵這邊,擅長繪畫的人並不缺少。

關鍵還是要有個能主事的。

老朱同時還打定主意,朝廷今後要更加重視對天下學子繪圖一道的培養,這幾月來從朱塬那裡接觸到的種種,讓他越發覺得,這用途實在是太大了。

還有,繪圖工具。

將作司下屬製造炭筆的作坊,也要擴一擴。

擬好調遣塗霄的詔令,老朱確認一番,讓人用印。倒是沒有立刻送出,聞造就在這裡,讓他明日回明州時帶上,比官方驛傳隻會更快。

處理完這件事,老朱讓人重新把那幅明州外海輿圖收好,打算今後有時間再細細欣賞,這才拆開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的各種書信文書。

上次送來的那些課程記錄,潮汐啊洋流啊,老朱覺得很長見識,還差點又想敝帚自珍,不希望被太多人知曉。

忍住了。

這次,老朱還是先讀朱塬的書信,比之前幾封信都要厚的一封。

很快又是滿滿的感慨。

前幾次通信,老朱不太明白朱塬的各種安排,一直擔心他能不能完成這次運糧重任。

這封信,算是朱塬的一次匯報。

從船隻到人事,從建造燈塔係統到搭建救援體係,從海事學堂的技術支持到海商貢獻的銀錢、人才和船隻,等等等等。甚至,再想想之前已知各種,在東南各出海口設置木材儲備基地,傳令各州縣種植油桐,如此之類,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連對未來的長遠考慮都已經布置下來。

老朱稍稍梳理,仿佛已經看到了千帆出海載著滿滿糧船抵達膠州的情形。

這……

整件事,從朱塬離開金陵,也才兩旬而已啊!

因為感慨,到了之後的海貿公司等事,老朱看過之後,雖然難免產生一些自己的想法,稍微斟酌,還是決定放手給朱塬去做。

北伐軍馬上就要西進,戰線拉長,輜重消耗也將迅速加大。

這時候,隻要海上運糧能成,其他都是末節。

不過,老朱還是非常仔細閱讀了朱塬關於開設海貿公司並發放總計12張牌照的想法。

海貿之利非常大,根據朱塬近期搜集傳送過來的資料,老朱也大致了解。

元廷不說,各種記載還在大都。

再往前,宋時的市舶收入,最高可達兩百萬緡。

緡,與『貫』相當。

兩百萬緡,這不是一個小數字。

大明去年的全年鹽課收入,也才一百三十七萬貫而已。

而且,以此估算,宋時的海貿規模在一千萬貫到兩千萬貫之間。

按照朱塬在信中的構思,未來十年,隻要一直保持放開鼓勵態度,大明海貿絕對能做到更高。

至於十年之後,按照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的說法,就該逐漸轉變成大明各行省之間的內部貿易。朱塬因此才會設置幾個十年之期,12張牌照,十年不變。大明市舶法令,試行之後一旦確認,也是十年不變。

十年之後,情況不同,當然要重新考慮。

老朱看到這裡,會心而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在大學食堂當大廚 生活係廚神 氣死相親對象,當大叔媳婦繼承他的財產 神醫小仙農 傻了吧,爺不當人了![無限] 畫中的薛定諤 夫人莫動手 騙了紈絝世子後 帝師成親後崩人設了 我用冰咆哮,席卷靈氣復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