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有一個問題(2 / 2)

加入書籤

祖孫兩個對麵坐下,老朱就丟了一封密信過來,笑著道:「岱衢大捷傳到明州那日,那劉璉……看到那些個從敵船上搜到的牽星儀等物,竟是吐血暈了過去,救醒之後,就一直念叨著自己錯了,還說你是對的,塬兒,俺也是好奇,這是什麼緣由?」

朱塬飛快瀏覽一遍手中密信,內容大致是在說當天的情形,知道這肯定是錦衣衛安排在海軍中的秘諜送來,也沒有深究,想了下,說道:「祖上,大概……是去年,我和他說過的一些話吧。」

去年在磚瓦廠,那胡商,朱塬其實都記不太清楚了,當時也是心血來潮。

朱塬沒想到,這才短短一年時間,竟然就應驗了。

說著大致闡述了一下當時的觀點。

老朱聽完,想了想,不由問道:「你說這……隻怕是……後來的吧?」

「隔了兩輩子的陳年舊事了,」朱塬點頭,有些唏噓,說道:「後來總是念叨四大發明,其中火藥一項,大致就是蒙古西征,傳到了歐洲。而且,回到這個時代,我也發現,咱們傳到歐洲的好東西,絕對不隻是火藥,就比如,刻表,但是,也沒有證據。然後,咱大明,從開國到末期,其實已經很大程度上進入熱武器時代,但滿人入關後,忌憚火器,又給壓製了回去,反而是西方,不斷將熱武器發展到極致,再加上又有了蒸汽機,結果是,在體製層麵,他們隻相當於咱們的春秋戰國時代,但在科技層麵,卻是實現了質變,從農業時代進入工業時代,然後就有了我和祖上說過的那些事情。文化上的劣等文明,因為科技極其發達,掩蓋了某些根本,反而就成了人類文明的代表。但本質上,卻是『誰拳頭大,誰更有錢,誰就是好人,誰做什麼都是對的』那一套邏輯。」

念念叨叨地說著,朱塬忽然又笑了下,補充道:「不過,這其實也是有些道理的,倉廩實而知禮儀,人有錢了,至少表麵上,確實會顯得更文明一些。」

老朱默默聽完,帶著幾分安撫地擺手道:「你嗬,那裡來任多的『意難平』,過去就讓它過去。這一次……就好好了做。」

朱塬點頭。

想想還是沒有解釋。

不是意難平。

就隻是……迅哥兒好像有一句,具體是什麼,一時想不起來。

於是也懶得再想。

老朱聽過了劉璉吐血的緣由,也沒再深究,換了話題,轉而說道:「這些時日,俺讓禮部考證了歷代封爵之製,私下裡也一直在斟酌……你,可有什麼想說的?」

「這個……」朱塬沒想到老朱會突然提起,其實,他私下裡也有所考慮,但一時間也拿不準老朱的想法,隻能道:「……祖上,要我說的話,您所考慮的背景,應該是把時間線拉長,拉長到三五百年的尺度,嗯,想一想……咱們宗室子弟,有一天,達到一百萬,甚至兩百萬,該怎麼應對?」

老朱帶著笑:「這些個,不用你再反復提醒,俺都是想了的,這一次,無論那宗室,還是勛貴……都不能再世襲罔替,一番傳襲之後,該是百姓的,就去做那百姓。若是沒本事,如那劉玄德一般,織席販履,也是命數。」

朱塬點頭:「祖上能這麼想,就是最好。」

「不得不作如此想法啊,將來……成了那普通百姓,也總比……若是遇到劇變,被人循著宗室名冊砍殺要好。」老朱說著,又是感慨:「俺之前還覺那漢室推恩令,太不厚道。現在想來,那一代代之後,也是把宗室藏在了民間。那漢光武帝,那蜀漢劉備……若將來咱大明也能如此,也是不錯的。總比另一次,一個個的好好養著,卻都養成了廢物,要強了太多。」

漢光武帝劉秀,蜀漢的劉備,在當時年代,都已經距離祖上的榮光很遠很遠,卻也都有了一番成就。

相比起來,明朝宗室,看似過著好日子,實際上,禁錮反而更多。

何況,說是好日子,也隻是普通人的想法。

到了後來,很多朱氏子弟,可能比劉備還不如。因為祖製,不能從事正經職業,朝廷又無力支付俸祿,一些極端到甚至故意犯罪,隻為了進入朱氏的鳳陽高牆之內,求一個衣食無憂。

高牆,往往是『監獄』的代名詞。

這其實就來自明朝在鳳陽專門關押宗室的大院。

反正,朱塬記得的種種細節,都已經在許多次的日常交流中和老朱說過。

這麼聊了幾句,老朱又說起了具體的方案:「這些個時日,不斷思慮斟酌,俺也大致確定了想法。宗室勛貴,如親王,傳十二世,如國公,傳九世,再如侯爵,傳六世,伯爵為三世。這爵位,也不能一代就減,三世遞減一次。再者,若是有大功者,還可加襲,同樣,有罪者,也就減封……嗬,就如塬兒你,雖該是郡王,但,俺打算給你列同親王的十二世,可是滿意?」

朱塬笑著點頭:「塬兒先謝過祖上了。」

「嗬,這次怎不謙讓一番?」

朱塬露出晚輩特有的憨笑:「塬兒其實最是贊成祖上的賞罰分明了。」

「你這性子,」老朱念叨一句,卻又收起表情:「隻是,把你喊來……卻也有一個問題。」

朱塬也收起表情。

大概知道,老朱說的是什麼問題。

當初和老朱討論,一個大明,500年國祚,朱塬不敢100%地保證,但,若是在這世界上,再造一係列同樣是朱氏子弟開創的大秦、大楚、大燕、大晉,那麼,不僅理論上可以相互扶持,確保朱氏不會因為一條主乾或枝乾的倒塌而波及全族,而且,其中……總能有幾個,能夠達到朱塬當初許諾的五百年國祚目標。

於是,這裡就沖突了。

按照老朱剛剛的想法,親王隻能傳十二世,大概也就300年時間,那麼,將來分封出去理論上還是歸屬大明的藩王,別說到了最終時限,就是按照三代一降爵的規格,隻怕百年之內,就要麵臨法理上的問題。

比如,封出去的時候,是親王,擁有偌大一片土地,三代之後,降爵成郡王,理論上,無論是俸祿還是封地,都該削減,那,到時候……該怎麼辦?

可以想見,一個處理不好,又是一場同室操戈!

老朱稍稍等待,見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麵露思索表情,卻不說話,便乾脆問道:「你既也想到了,就說說?」

朱塬又斟酌片刻,苦笑著搖頭:「祖上,這件事,說簡單也簡單,說困難……也困難。說簡單,不過是兩種封爵製度並行一下,一邊可以世襲罔替,另一邊,就是爵位遞減。說困難,就在於,這麼做……就很難一碗水端平。而且,就算祖上這一代勉強把這碗水端平了,到了下一代,還要麵臨同樣的問題,乃至代代都要麵臨這一問題,當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結果,肯定是要出事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在大學食堂當大廚 生活係廚神 氣死相親對象,當大叔媳婦繼承他的財產 神醫小仙農 傻了吧,爺不當人了![無限] 畫中的薛定諤 夫人莫動手 騙了紈絝世子後 帝師成親後崩人設了 我用冰咆哮,席卷靈氣復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