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談笑風生(1 / 2)

加入書籤

霍老是個做生意的天才,要說隻賺錢的話,他並不比任何人差。

可就是這樣的情況下,還毅然決然的支持內地,這才是最難得的,不免令人動容。

早在1961年霍老與何賭王、葉德利及葉漢合組財團,以3167萬元在澳門奪得賭牌、獲得澳門賭場經營權,並成為澳娛的最大股東。

1965年牽頭成立港島地產建設商會,並獲推舉為首任會長,更在全世界首創樓花預售製度。

隻不過被港英政府打壓之後,澹出了港島地產界。

要是沒有之前支持內地的舉動,惹來港英政府的不滿,霍老絕對是港島地產界首屈一指的人物,之前的那些後輩在他麵前還不夠看的。

70年代石油危機後,霍老在港島經營東方石油公司,售賣在內地出產的石油產品。

改革開放後,更是第一批響應返回祖國發展旅遊事業興建賓館,開始積極投資內地。

港島的這一批人,雖遠離鄉土已久,但是家國情懷是不缺的。

家國情懷,正是他們這一代人的寫照,這種樸素的情感在港片港劇最強盛的時期中多有體現。

港劇《霍元甲》,港片《黃飛鴻》係列,都是這類的作品。

直到這一批人漸漸消亡之後,港劇港片再也沒有那種大氣磅礴,慢慢的開始變得小家子氣,看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楚江河前世的時候接觸過不少商人,酒桌上談風花雪月的有,談生意的有,談工作的有,但從來沒有人談過造福一方!

隻有在跟嶺南的那些商人在一塊的時候,聽到有人談修橋鋪路,回報鄉梓。

其他的省份不能說沒有這類商人,但從比例上來說絕對沒有嶺南人多,這種刻在骨子裡的鄉土觀念令人敬佩。

就連高啟強發達了之後,也不忘抽空回村跟那些叔公們一起吃個飯,可見一般。

都說商人重利,但在嶺南商人身上反而有許多閃光的地方。

就像嶺南的那些龍舟賽,那些人不管身份有多高貴,身家有多豐厚,到了需要的時候會將手頭上的事情全部放下,全身心的投入比賽,隻是為了一個共同的榮譽。

比賽的獎金可能還不夠他們一天的收入,但他們就是樂此不疲。

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也是他們這些家族能傳承下去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吧。

霍老也是積極投資家鄉,投資南沙,捐建洛溪大橋、虎門大橋,正是印證了這一點。

霍老對楚江河這個年輕人觀感不錯,拉著他熱情的交談幾句,隨後將身邊的那些人介紹給他,李家成、何賭王、包玉綱等。

這幾個人雖然想不通霍老為什麼對一個年輕人這麼熱情,但也很給麵子,客客氣氣的同楚江河握了握手。

同樣驚訝於楚江河的年輕,真真切切的誇贊幾句:「年輕有為。」

「過獎,過獎。」

楚江河表現的不卑不亢,並沒有因為他們的身份有過多的諂媚,隻是同他們熱情的握了握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海賊:我有大將派大星 承秋波 穿成渣A被五個人格的影後纏上 假千金是頂級豪門 我,沙盒玩家,從聊齋世界開始 覺醒超人基因的我要無敵了 末世詭海:全民加點孤艇求生 福運農女:我靠玄學種田養家糊口 我隻想安靜打網球 屬性無限暴漲,我橫壓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