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張讓的提點(為盟主家有小棉襖補更(1 / 2)

加入書籤

劉備對宦官的政治覺悟實在是無話可說。

地方上不讓你插手你就乾脆不插手了唄?

難怪劉宏給人家說成是雒陽太守。

權力又不是天生就有的,你得去爭奪啊!不爭奪哪裡來的權力?

以郡為國,二重君主,這就是在明晃晃的搞分裂,明晃晃的造反,任何一個有點誌氣的皇帝都不應該承認,應該努力扭轉。

不然伱算什麼大一統?

乾脆叫神聖羅馬帝國算了!

這些話劉備暫時不想說,倒是張讓說楊賜也關注這種事情的話讓劉備有些好奇。

進一步了解之後,張讓告訴劉備,早在兩年前,時任司徒的楊賜就對太平道的事情感到憂心忡忡。

他認為太平道眾有遷徙、聚集在某一地的行動跡象,且有造反的痕跡,於是召見掾吏劉陶,提出由地方官府出麵,將遷徙的太平道教徒遣返原籍,以此削弱瓦解太平道的勢力。

若張角拒絕或反抗,朝廷則師出有名,可以討伐之,就可以較為輕鬆的解決掉太平道眾的問題。

對於楊賜的意見,劉陶認同,於是楊賜聯合當時的司空張濟、衛尉劉寬將此建議寫成奏章,上書劉宏,但因沒過多久,楊賜就因為天地異象被免職,此奏章遂滯留宮中,劉宏並不知情。

劉備聞言有些意外,他倒是沒想到除了他之外,居然也有人早些時候就對太平道和張角懷有戒備。

但是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張角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引導太平道眾有意識的遷徙到各地,而不是停留在本地,這是在做兵力的調動嗎?

劉備為此詢問張讓為什麼不把這個奏表給劉宏看,張讓用看傻子的眼神看著劉備。

「子虛烏有的事情為什麼要給陛下看?你不會真的以為太平道有什麼吧?太平道眾修習黃老之術,這是引人向善的,並不是要鬧什麼事端,否則雒陽城內怎麼會有那麼多官宦人家也信奉太平道呢?」

劉備沉默了一會兒。

「張常侍,你覺得太平道是什麼呢?」

「當年孝桓皇帝還在的時候,曾信奉黃老之學,我當時也跟著學了不少,懂的也不少。」

張讓開口道:「不隻是我,宮裡很多宦官都學了黃老之學,太平道也主要是講究黃老之學的,我聽說到現在也有不少人和張角保持聯係,張角的名聲就算在雒陽也是不小的。

你說張角要是有篡逆造反之心,那我們這些人會發覺不出來嗎?退一步說,他要是真的有野心,一旦起事,你覺得天底下和太平道有牽連的這些人會如何?宮裡的宦官豈不是都要遭殃?」

劉備頓時無語住了。

都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了,你們還發覺不出來?

劉備記得後來太平道起事被平息之後,皇宮裡被查出來一批準備和張角裡應外合做掉劉宏的宦官,張讓好像也牽扯其中,就是不知道這家夥是怎麼躲過災難活下來的。

但是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劉備都不覺得張讓有背叛劉宏的理由和需求。

他是劉宏最信任也是最為倚重的宦官之一,都拿他當爹了,榮華富貴全都有了,還有個「皇帝兒子」,吃飽了撐的上杆子去跟一個神棍造反,去推翻自己的「皇帝兒子」?

張角要拿出多大的利益才能說動張讓背叛劉宏?

除了信仰問題,劉備實在是想不到其他的理由。

可張讓看上去也不是一個虔誠的太平道信徒啊。

他隻是一個虔誠的利益信徒而已。

至於其他一些地位不高的宦官被張角策反倒也不是不能理解,因為宦官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本身也要爭權奪利,有張讓這樣的家夥橫在前頭,地位比較低的宦官們想要往上走是很艱難的。

不過該說不說,這個事情也說不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從都市到宇宙最強 收著點,我這是正經遊戲 修仙:三千大造化 大小姐,你是我未來的老婆 翻雲 我在修仙界萬古長青 美漫世界黎明軌跡 無限囤貨:帶著億萬物資進末世 修仙女配一路跑偏 我在修仙界斬妖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