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東漢特色郡國兵(1 / 2)

加入書籤

對於整個雒陽漩渦中的人們來說,劉宏的宣稱都是要命的事情。

但是在這要命的危機之中,執著於黨爭的家夥們還是敏銳的嗅到了機遇。

由東園主要負責、三法司的首腦們參與的太平道大審判逐漸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郭鴻、韓馥和趙秋算是刺刀見紅,招招都往要害去。

古文經學派領袖、侍中、博士鄭玄被楊賜參奏有勾結太平道的嫌疑,因為他的一個親傳弟子與太平道賊人有往來。

於是鄭玄被東園「請」去協助調查。

今文經學派領袖楊賜之子楊彪因為曾經和一個太平道眾有過往來,這段過往被挖出來之後,楊彪也被東園請過去協助調查。

雙方的最高級領袖人物都被拿到了東園接受質詢和審判,可見這場爭鬥打的多麼激烈。

也就是戰爭部分和朝堂部分隸屬兩個不同的指揮係統,否則這愈演愈烈的雒陽政治漩渦還真能把整個東漢帝國都給卷進去。

何進對這場政治漩渦是敬而遠之的。

西漢時期,郡國兵由主要負責軍事職能的騎士、材官等正兵和主要負責一係列後勤雜務處理的卒組成,東漢建立後不久,為了恢復天下秩序,劉秀罷黜了前者,留下了後者。

雒陽城內兩個係統正在朝著截然不同的方向疾馳而去,而另一邊,冀州和中原地區的太平道的日子也不好過。

雒陽朝廷的行動速度還是比較快的。

當然,因為缺少製度性的招募和訓練,也缺少製度性的保障,這些處理雜務的「卒」們具備多少戰鬥力也就是值得商榷的了。

或者在半路上摔斷了腿,或者在半路被山匪強人一刀宰了,或者乾脆跑錯了地方,迷路了,亦或者半路上覺得跟著黃巾軍沒前途,直接開小差,跑了。

可後者再怎麼沒有戰鬥力和製度性保障,終究也是可以合法使用武力的存在,於是,後者也就在東漢的郡國政治生態中填補了前者的缺失,承擔起了「郡國兵」這一存在的實際職責,堪稱東漢特色郡國兵。

不能服眾,這個位置就坐不穩,就要被人恥笑,就要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到時候就算他妹妹是皇後,他也逃不過。

人數方麵,這些東漢特色的郡國兵則普遍在一千到三千人之間。

太平道建立起來的黃巾軍當然沒有專業級別的實力能夠進攻東漢官府,但是東漢地方郡國官府也拿不出專業軍隊來應對黃巾軍的進攻。

有些渠帥運氣不錯,冀州派去傳消息的人比較機靈,一溜煙竄到了目的地,所以他們知道的比較早,二月底就知道了。

這效率……

而有些渠帥運氣太壞,冀州派去傳消息的人太不靠譜。

幽州、並州、涼州等邊遠地區的邊郡因為直麵外族武力的威懾,所以郡國兵一般人數較多,訓練頻繁,戰鬥力也較強,還會有專業營兵的設置,實際上並沒有比西漢時期的郡國兵差多少。

內地郡國的郡國兵基本上維持在一千的額度上下,且真的就主要負責雜務後勤處置,地位卑微,等同於州郡長官大吏們的奴仆,任由他們使喚來使喚去,做些粗活雜活。

所以,一切都隻是鏡花水月罷了。

何進還沒正式當上大將軍的時候,二月底,各州刺史和各郡郡守就得到了消息,都被雒陽朝廷快馬加鞭送來的絕密公文嚇得不輕。

何進就在大將軍府裡麵,聽說劉備代表盧植來了,立刻親自接見了劉備,聽聞問題之後二話不說立刻就把負責後勤工作的官員找來了,讓他直接和劉備對接,用最快速度解決問題。

大將軍這個職位職權太重,地位太高,十分紮眼,哪怕身為外戚,若是沒有一定的功績,也難以服眾。

於是刺史們和郡守們就非常的不安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東漢從劉秀開始就從製度上廢除了郡國兵的一整套招募、訓練、作戰體製,使得地方郡國在製度上擁有一支接受完整訓練並可以進行野戰的軍隊的可能性消失,但是政權的維持,又怎麼能缺少武力呢?

歷史的優秀匹配機製永遠值得考究,一個青銅選手,怎麼能隨便就遇上一個鑽石選手呢?

因為冀州黃巾軍首領高政、嚴升和王蒙的優秀操作,導致中原各地可以作為主力的太平道各大渠帥們知道具體情況的時間是完全不一致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從都市到宇宙最強 收著點,我這是正經遊戲 修仙:三千大造化 大小姐,你是我未來的老婆 翻雲 我在修仙界萬古長青 美漫世界黎明軌跡 無限囤貨:帶著億萬物資進末世 修仙女配一路跑偏 我在修仙界斬妖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