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大漢可以失敗很多次(1 / 2)

加入書籤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可以說雒陽朝廷的第一步應對策略算不上大成功。

因為真正被瓦解而失去戰鬥力的太平道組織數量並不大,有的盡管失去了首領,但是餘部還是頑強的變成了黃巾軍繼續戰鬥。

隻能說這一策略還是實施的晚了,如果按照楊賜的建議從光和三年就開始進行,局麵絕不會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

盡管如此,還是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太平道組織在第一波攻勢中失去了組織度和戰鬥力,沒有能夠起事,削弱了太平道在中原的起義烈度。

而地方郡國也因為七天的反應時間和雒陽朝廷的要求而沒有徹底淪為待宰的牛羊,雖然死掉的依然很多,但還是有那麼一些能打的郡守、縣令打出了一點成績。

這一波黃巾起義的烈度雖然大,東漢帝國雖然狼狽,卻也沒到要崩潰的地步。

劉備所撬動的局勢,真的已經完全不同了。

而且,雒陽朝廷是真的已經提前做了準備了。

在何進的統籌下,盧植、皇甫嵩和朱儁這三支部隊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軍械物資的準備和糧秣後勤的準備。

「父親,他們若是被打敗了,賊兵兵臨雒陽,對咱們有好處嗎?」

於是他也就成為了龐大的袁氏故吏團體當中的一員。

他們愕然發現他們的手中竟然沒有拿得出手的軍事人才,無法在這場戰爭當中分一杯羹,隻能眼睜睜看著古文學派的人建功立業。

他們隻想安心在家裡辯經喝酒,不想去戰場上喝風吃沙。

可是主導雒陽朝廷的關東今文學派內部的確是在不斷的文弱化,根本出不了幾個軍事方麵的人才,在他們的圈子裡,根本沒有能出現允文允武那種全才的環境。

那個時候,才是分辨何進是否合格的時候。

涼州甚至差一點就要被雒陽朝廷剝離出東漢帝國的國境了。

可以說,看著古文學派的人建功立業,比他們自己犯罪受懲罰還要難受。

都是一群養尊處優的無恥政客。

沒人知道董卓是用了什麼手段才能以涼州人的身份在社死之後還能東山再起、甚至還能攀上袁氏家族高枝的,但是這已經不重要了,袁氏家族自此有了可堪一用的軍事人才。

涼州三明在政治上相繼的失敗使得關西人在政治上陷入頹勢,而關東士人繼續把持著雒陽朝廷的重要權力。

兩大學派的政治鬥爭還主要體現在學術層麵和朝堂層麵,互相潑髒水搞事情,主要著眼點在社會性死亡層麵,並未涉及到其他層麵。

當然,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正麵戰場上咱們使不出力氣,那就從後麵搞事情。

何進的確不是個草包,但是要看他在什麼位置上。

因為道德水平和政治操守都比較靈活的汝南袁氏行事風格較為多變,其他今文豪門家族未必願意拉的下臉去接觸邊地武人,偏偏袁氏願意。

把控雒陽朝廷的關東士人不得不把軍事指揮權交給關西人,並且暫時忍耐關西人通過軍事功勛進入雒陽分潤權力的局麵。

早在漢羌戰爭時期,雒陽朝廷就發現了關東地區人士整體的文弱化,當年劉秀賴以奪取天下的河北、南陽豪強集團的軍事力量已經衰退的無法依仗,根本不能對抗涼州地區剽悍的羌人。

在這段時間裡,何進為了坐穩大將軍的位置,真的是付出了如血汗工廠一般的勞動,天剛亮,大將軍府就開始工作了,直到星星布滿天,大將軍府門還沒有關閉。

楊賜看著楊彪,緩緩嘆了口氣。

這一情況一直到太平道起事時期都沒有改變,平定太平道起事的三個主要將領都是邊地武人,北邊的盧植,西邊的皇甫嵩,南邊的朱儁。

大將軍這個位置太高,職權太重,重要性太大,劉宏死後又出現了權力真空,巨大的權力真空需要極強的政治能力去兜住,但是何進的能力兜不住,就顯得他像個草包一樣了。

糧食,軍械,兵餉,賞錢,乃至於後方決策,咱們都能使上力氣,咱們打不了仗,但也能讓這幫家夥打不了勝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從都市到宇宙最強 收著點,我這是正經遊戲 修仙:三千大造化 大小姐,你是我未來的老婆 翻雲 我在修仙界萬古長青 美漫世界黎明軌跡 無限囤貨:帶著億萬物資進末世 修仙女配一路跑偏 我在修仙界斬妖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