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雒陽必勝客(1 / 2)

加入書籤

兩漢,禮是國家辦事的指導思想,國家的整個運行規製,是由禮來決定的。

禮可以決定大家做事情該怎麼做,日子該怎麼過。

而春秋是辦事的具體指導方法。

當時有一個名詞,叫做春秋決獄,意思就是用春秋經當中記載的古人案例來決斷當前所發生的事情的對錯。

兩漢很是在意這方麵的事情,反倒不怎麼願意用具體的律法來處理這些事情。

傳承律法的家族子弟常常出任廷尉一職,但是並不能用律法主導兩漢的司法問題,反而是儒生出身的司法官員用春秋決獄的方式主導了王朝司法,並且深刻的影響了整個中華法係在未來兩千年的發展。

所以《左氏春秋》取代了《公羊春秋》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對今文學派來說是非常重大的一次創傷,用人來做對比,就是那種能讓他們為此失去腿腳的行動能力再也站不起來的創傷。

這就意味著以後要是再有什麼有爭議的案情發生,最終決斷的依據將不再是《公羊春秋》,而是《左氏春秋》。

《公羊春秋》裡的古人事例將再也沒有任何價值,修習《公羊春秋》的士子們將失去自己的鐵飯碗,變成待業者。

在這場父子對話之後,楊賜找來了今文學派內部的一些大佬們進行秘密商議,大家商議過後,還得出了另外一個結論。

「劉備此人頗具才能,年齡不大,在古文學派內部威望卻很高,他和盧植一起在雒陽,壞了我們多少事,要是他們不在,就憑袁隗,還不是我的對手,彪,你的建議很對!」

「劉備也不能回來,如果能趁此機會把劉備也安放在冀州出任縣令或者太守之職,就能讓他至少三年不能回雒陽!」

於是就在袁隗等人準備給劉宏上表卻還沒有來得及上表的時候,楊賜搶先一步上表給劉宏。

袁隗於是趕快做出補救措施,立刻上表給劉宏,建議劉宏召回盧植。

雖然說他們最終可能難以阻止盧植登頂三公之位,但是如果巧施計謀,或許能讓盧植暫時回不來,那麼他們就有時間進行進一步的磋商,看看到底該怎麼應對當下這個局麵了。

目前今文學派還能維持局麵的重要原因就是【禮】這個根本大法類型的大殺器還在他們的掌握之中,多少能鉗製《左氏春秋》的行事風格和古文學派的春秋式進攻。

隻要盧植拿出《左氏春秋》作為武器介入王朝司法,並且進行還過得去的解釋,他就是必勝的。

或者就說明白了。

楊賜表示自己非常欣賞盧植在治理地方上的能力,當年九江郡和廬江郡都出現過叛亂,也都是盧植平定的,不僅如此他還在太守任期中完成了這兩個軍的戰爭善後工作,地方上評價很高。

楊彪很高興,然後提出了第二個建議。

袁隗有些懊惱,因為覺得勝券在握就沒有搶先上表這個事情實在是太傲慢了,沒想到慢人一步,居然給楊彪整出了那麼大個幺蛾子。

他認可了楊彪的意見。

楊賜一聽這話,不由得想起了之前劉備對自己的冒犯,頓時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

以後要是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的士人發生沖突,盧植作為經典傳承家族的掌門人以及三公級別的高官,完全有能力推動局勢一邊倒。

這些年大漢境內的氣候都不怎麼好,雨水不怎麼豐沛,很多地方的糧食產量都有下降,冀州那麼大,人口那麼多,出現範圍性飢荒幾乎是必然的事情,這個時候的冀州牧,絕對是個燙手山芋。

現在已經是五月,今年的農時已經過去了,冀州遭到戰火摧殘,農業生產工作根本沒有好好開展,待得去年存糧耗盡之後,必然出現飢荒。

會談之後,楊賜決定出麵,打古文學派一個措手不及。

而冀州平叛就是盧植負責的,仗是他打的,他對冀州局勢也最為了解,現在也提出了很多有見識的建議,那麼讓他來負責冀州的戰後治理,難道不是最穩妥的選項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從都市到宇宙最強 收著點,我這是正經遊戲 修仙:三千大造化 大小姐,你是我未來的老婆 翻雲 我在修仙界萬古長青 美漫世界黎明軌跡 無限囤貨:帶著億萬物資進末世 修仙女配一路跑偏 我在修仙界斬妖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