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吏和官(1 / 2)

加入書籤

第818章 吏和官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劉備很忙碌,把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

戰後一係列的善後工作千頭萬緒,全麵度田和之後授田的工作也是千頭萬緒,需要大量官員全身心投入進去,包括他這個皇帝都不會有什麼休息的時間。

很多官員在這一波混亂之中或者是造反被殺了,或者是能力不足以應對困難,進退失據致使地方損失太大從而被罷免職位,林林總總算起來,這一波度田之亂也帶來了上萬名官吏的位次更換。

這對於國家來說,長遠肯定是好事,因為不稱職的或者心懷不滿的都暴露出來了,都會被好好的懲治,不會再出現更多值得擔憂的事情。

但是對於短期內的情況來說,問題還是挺大的。

忙,就是忙,戰後的善後工作,官吏的選拔更換工作,一樁樁一件件,全都是要忙碌的事情忙來忙去,整個貞觀元年就這樣忙過去了。

但是這樣的忙碌也是能帶來極大的好處的,比如農業集體化程度的極大進展。

過去,因為沒有強製性的執行手段,主要遵循一個自願原則,被朝廷征收的土地和解放的奴隸當然是全部都安排了集體農莊,在地方上作為打樣的存在,供自由農民們選擇。

有些人看到了農業集體化的好處,所以選擇了加入,而有些人則堅持家庭生產,不想加入,總覺得朝廷裡這些當官的沒安好心。

那劉備當然是寬容的,你願意,我接納你不願意,我不強迫,你想走,我放開門禁讓伱走。

保持這寬鬆的政策規矩,所以整個江北地區的農業集體化程度呈現一個西高東低的局麵。

關西之地的農業集體化程度很高,尤其是涼州這樣的起家之地,那農業集體化的程度幾乎就是百分之百。

關中地區和益州北部的農業集體化程度也很高,普遍超過百分之八十,乃至於百分之九十,並州和幽州則因為長期戰亂,平定之後則順理成章的推進農業集體化生產,當地人出於對安全的需求,也普遍願意接受。

到了冀州,冀州北部農業集體化的程度比較高,能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南部則相對較低,個別地區甚至不到百分之三十,這也是本次度田之亂中冀州南部的情況特別嚴重的原因之一。

而在中原地區,農業集體化的程度則高低不一,總體來看能有百分之五十以上,部分地區高,能有百分之六七十,部分地區較低,隻有百分之三四十。

長江以南就不說了,有沒有都差別不大。

而在度田之亂以後,因為集體農莊在戰亂時期的優秀表現十分惹眼,自由農民們眼睜睜地看到了集體農莊的優越性,看到了他們強大的抵禦災害的能力,於是集體用腳投票,大批量大批量的要求加入集體農莊。

因為要求加入集體農莊的人太多,以至於官府人手不夠,隻能讓他們排隊,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的慢慢來。

然而越是如此,想要加入的人就越多,越是不得,就越是要得到。

之前官府費勁宣傳的時候,反而沒幾個人動心的,隻能說這屬於人類本質的暴露。

集體農莊的事情需要很多時間去經營處理,因為對方人手告急,劉備於是宣布地方官府可以請求郡國兵組織的幫助,郡國兵們都是有文化的,喝過墨水的,對這些事情有辦事能力,把他們拉過來,就等於憑空多了幾千名辦事吏員。

這人不就夠了嗎?

想讓我擴招官吏是不可能的,沒那麼容易的,才幾千萬人,就有十六七萬的官吏和二十萬郡國兵,加一塊等於三十多萬人在幫忙治理。

而且之後隨著集體農莊的鋪開,官府代表的人數也要增加,要不了多久官吏數量就會突破十七萬,另外還有三十萬軍隊要負責征戰,吃財政飯的人就等於有六十七萬。

宮裡還有宮廷內侍和宮女,北方邊境還有很多半官方性質的官府畜牧雇員,林林總總,很快就要有七十萬人吃財政飯了。

漢帝國現在的人口大概率還沒有突破七千萬,最多也就是接近七千萬,等於平均一百個人就要養一個吃財政飯的人,以現階段的生產力來看,差不多了,必須要給以後留一點空間,不能現在就把擴編名額給用光了。

否則他控製的大漢第三帝國高低也要在歷史上留下一個【冗官冗兵】的名號。

所以劉備就沒有答應某些人提出的擴編官吏員額的要求,而是把郡國兵納入地方治理體係,請他們在必要的時候出手相助,苦一苦自己,幸福的是廣大人民群眾和劉皇帝。

劉備這邊帶著內閣閣員們開始九九六加班模式,加班加點處理地方蜂擁而來的政務處理請求,一邊又要分心在官吏選拔的事情上。

現階段雖然還不是召開科舉考試的合適時機,但是因為人事權力已經徹底被他掌控,沒有人可以質疑他的人事權力,所以在人事方麵,劉備已經開始使用考試的方式來選拔新的官吏了。

帝國人事權力現在全歸吏部,吏部掌握全部的選拔權力,而主要選拔的對象就是雒陽太學和各州州學的學生,擁有這個身份,你覺得自己的學識可以,那麼就可以來參加雒陽吏部舉行的內部考試。

而考試選拔出來的基本上都是吏員,這是劉備對吏部選拔考試進行的一些基本規則的確定。

因為官員和吏員的職責不同,官員的職責明顯更重,對民間承擔的責任也非常重大,沒有經驗是很難做好官員的。

古代科舉考試的一大弊端就在於選拔了一些沒有做官經驗的純粹的新人前往地方做官,以至於鬧出了不少搞笑的事情。

所以朱元璋在給新科進士們授官之後,還要給他們分發在地方做縣官的必讀手冊,給他們搞臨時培訓,以防止這些二愣子被地方的吏員給騙得團團轉,被賣了還要給他們數錢。

朱元璋能打出這樣的補丁,隻能說明此前,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止一次的出現過了,甚至已經成為了足以讓皇帝感到重視的嚴峻問題。

新人確實不容易做好一縣主官,雖然這年頭地方人口數量不多,但是官員也要為這些地方的人命負責,稍有不慎,搞出人命事件,人家也要埋怨朝廷。

所以劉備的打算就是將考試選拔的人員限定在吏員的範疇,然後打通從吏員到官員的選拔階梯,讓吏員成為官員的預備軍。

想要成為正式官員,就要先通過吏部考試擔當基層小吏,積攢充足的經驗,然後做出成績,再通過進一步的官員選拔考試,由此成為帝國官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從都市到宇宙最強 收著點,我這是正經遊戲 修仙:三千大造化 大小姐,你是我未來的老婆 翻雲 我在修仙界萬古長青 美漫世界黎明軌跡 無限囤貨:帶著億萬物資進末世 修仙女配一路跑偏 我在修仙界斬妖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