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努力開始變得有用了(1 / 2)

加入書籤

第825章 努力開始變得有用了

陳群很早就確定劉備不單單是一個強悍的戰將,在政治層麵,劉備也堪稱是一個政治的天才。

他隻一個能夠提出正兒八經政治改革並且付諸實施的政治天才,所以他才認為劉備有輔佐和跟隨乃至於付出一部分利益的價值。

當家族不看好劉備的時候,陳群力排眾議,要跟隨劉備,並主動前往雒陽追隨他,當家族質疑劉備的政策的時候,也是陳群力排眾議,要求家族付出一些利益,繼續跟進劉備的腳步。

如今,看到了劉備提出來的戰略構想,他心裡癢癢的,很想立刻就看看劉備是怎麼構想未來的改革的,於是他立刻告辭,像是抱著寶貝一樣的抱著這份計劃書離開了劉備的書房,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科舉和九品官人法,陳群對這兩個名稱很感興趣。

過去的選官任官製度是察舉製,現在則是科舉製,那麼這個科舉製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懷著期待和疑惑,陳群翻開了麵前的本子,開始認真的閱讀。

哦,原來科就是科考的意思,舉就是根據科考的結果來選拔優秀人才的意思。

總體來說就是摒棄察舉製度中那種靠人推薦來做官的製度,摒棄掉孝廉選人才的製度,而將東漢帝國在漫長的時間中對察舉製度所打的一係列補丁給補強、扶正了。

察舉製度發展到後麵,也不是最開始的那種完全靠著地方郡守刺史選拔人才來任用人才的方式,而是逐漸引入了考試的概念和復核的概念。

對於朝廷來說,從第一次發現察舉上來的人才有點貓膩的時候,考試就是必然會出現的應對措施。

地方有自己的小九九,朝廷也不是傻子,也不可能那麼輕而易舉的就把中央的高級政治資源隨隨便便交給那些關係戶,他們自己也有關係戶,你地方來的土老冒算老幾?

而當年左雄所引入的公府復試製度,也正是東漢朝廷對察舉製度的缺陷做的最大的一次針對性補強,也是正兒八經的提出了用考試製度來考驗人才的可能性。

隻不過在大環境沒有得到改變的前提下,補丁再強,終究不能挽回大局。

劉備經歷過完整的察舉周期,經歷過公府復試,對其中的彎彎繞和遊戲規則非常了解,深深地明白這裡頭的貓膩,所以對這個製度已經失望透頂,不打算繼續維持。

但是左雄所推出的這個公府復試的概念卻給他以靈感。

與其另外創建一個製度,為什麼不把這個最強補丁給扶正使用呢?

都是要選拔人才,左雄顯然也是意識到了讓人來選擇和讓考試結果來選擇之間到底有多大的差異,所以才會提出公府復試的製度。

既然公府復試這個考試的製度已經在東漢帝國留下了屬於自己的印記,那麼乾脆就把公府復試製度給史詩般的強化,更新迭代出全新的打法讓考試徹底成為選拔人才的標準。

大家別看出身,別看家世,別看年齡,別看相貌,一張卷子,幾十道題目,考一考,都來考一考,憑本事見真章。

能通過考試,我們再來談論其他,通不過考試,就別給我口花花。

把其他所有的外部因素都給排除掉,全都給我來考試。

這樣做其實對於朝廷來說好處是非常之大的。

被玩壞的察舉製度不僅不能確保孝廉們的道德水準,也不能確保他們的智商水準,使得朝廷同時麵對兩大難題,不僅需要麵對人渣,也需要麵對學渣。

一個不小心學渣和人渣湊在一起,朝廷就爽了。

科舉考試製度則解決了後一個困難,使得朝廷麵對的難題減少到了一個,對於人才遴選的難度瞬間下降百分之五十,由此成為重大的人才遴選創新,為朝廷減少了大量的人才選拔成本和後續管理運營成本。

一個人的道德水準至少是有點主觀色彩在裡麵的,誰來看都是值得商榷的,不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智商是一個相對客觀的因素。

一場考試不夠,多考幾次,總能把最聰明的一群人給選出來。

至少,沒有讓癡呆做官員的風險。

至於道德,那就要靠律法來約束了,這不是人才選拔應該過多考慮的事情,如果這也需要人才選拔過程來考慮的話,人才選拔的過程就太過於繁瑣了,而律法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威懾作用了。

從朝廷的執政成本來考慮,用考試選拔人才是最節省的方式,無論對人才選拔的過程還是之後的「售後服務」所需要付出的精力成本,相較於察舉,都是非常重大的優化。

因此,劉備舉辦這一次吏部的內部考試,其實就是在為選人製度的革新做準備,在積累經驗,在探索模式,在修復bug,準備為接下來的全麵改革做鋪墊。

考試內容,考試方式,評分方式,評分標準,以及最後的選人環節的標準,這些都需要商討,需要實踐。

而這一切都在本次的吏部內部考試中得到了一些解答,劉備從中汲取了很多經驗,修復了很多bug,找到了很多改善這一政策的空間。

比如全國學生數量較大,朝廷用不了那麼多人,所以要分段考試。

因為考生的身份主要限定在州學和太學之中,所以在科舉考試開始之前,先在州學內部舉行第一次考試,號為「州考」。

州考由朝廷學部派專人負責監督和組織以及評分,試卷和評分環節都是學部專員主持,通過此次考試的學生才能前往雒陽參加第二次考試。

這樣不僅可以遴選出優秀的學子,也能讓一些本來就希望不大的學子少花一點錢,不必花費那個功夫跑到雒陽空歡喜一場。

第二次考試原則上也是遴選考試,號為「選考」,將各州的優秀學子們聚在一起進行再一次的麵對麵比拚、正式大考,選拔出來最優秀的一批人參加第三次考試。

第三次考試將由皇帝劉備親自出題、監考,號為「君考」,即在君王麵前進行的考試。

這場特殊的考試所考驗的不單單是學子們的學術水平,更多的,還有考驗心理素質的意思在裡頭。

在帝國最高統治者、萬王之王麵前完成考試,在他的注視下完成考試,甚至有可能作答的時候,他就站在你身邊,盯著你的卷子,甚至可能會做出一些意料之外的舉動……

這種情況下,如果心理素質不過關的話,發揮失常是很有可能的。

在皇帝麵前發揮失常……

嗯,結果一定很酸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從都市到宇宙最強 收著點,我這是正經遊戲 修仙:三千大造化 大小姐,你是我未來的老婆 翻雲 我在修仙界萬古長青 美漫世界黎明軌跡 無限囤貨:帶著億萬物資進末世 修仙女配一路跑偏 我在修仙界斬妖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