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邊內榜」(1 / 2)

加入書籤

第860章 「邊內榜」

貞觀五年年底,學部尚書鄭玄受天子劉備之令,公示天下,正式推動第一屆科舉考試,並下明文告知各州予以準備。

其後,與天子劉備和諸多專業學者齊聚一堂,商討出了第一份全國適用的考卷,用於州考。

貞觀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州考正式展開,全國每一所州學的學子和太學學子隻要願意參考,並且成功報名,就能參加州考,不需要為此支付任何費用,也沒有任何其他的要求。

家庭出身,祖輩功績、官職什麼的,一概不問,隻看成績,隻看考試的分數。

最終,全國已經建設完畢並且正式投入教學工作的十三所州學與太學一共有三十一萬人報名參加了這一次的科舉考試。

州考歷時三天,所考內容多係基礎內容和基礎內容的延伸,但是題目難度較大,內容繁雜,需要進行作答的題目極多,包羅萬象。

儒家經典有之九章算術有之,天文地理有之農業工業有之,甚至連物理化學都有。

這種包羅萬象的考卷以及一連三天的考試時間對於學子的運算能力和抗壓能力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考試之後,各地學子鬼哭狼嚎者數不勝數,很多人都表示他們沒有完成全部的題目,一些題目甚至需要用一整張紙來進行作答,內容極多,尤其是數學題,更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運算。

雖然考試整整有三天時間,但是很多人都說他們在數學題方麵有相當多的內容來不及運算,或者說在數學方麵花費了太多的時間,以至於其他的題目沒有時間作答。

州考結束之後,學子們之間開始流傳起了對於數學題的恐懼。

誰都有可能欺騙你,但是數學不會,因為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州考的閱卷時間是七天,七天之後,就會對外公布這場考試的最終結果。

考試的選拔方式在劉備這邊主要是根據各州州學參考人數的不同劃定錄取人數,然後在操作過程中根據分高入選分低落選的原則,選拔出最優秀的一批進入第二輪選考的環節。

因為這一次參考學子人數較多,三十一萬人的規模也是驚到了不少朝廷官員,後來大家一合計,覺得這應該是那麼多年來學部大力推動學子們入學的成果積累而來的成果,所以人數才特別多。

尤其是涼州、雍州、益州和司隸地區,因為學府辦學入門早,體係較為成熟,入學的學子較多,積累到現在,才有那麼多人希望參與考試。

因為參與者太多,所以選拔自然更加殘酷,對於選考的規模,劉備限製在了一萬人以內,然後根據各州參考學子數量的不同做了名額分配,盡量兼顧各州的人數平均,顧及到最基礎的公平。

有些地方人口較多,那競爭就激烈一些,有些地方人口較少,那競爭就相對沒那麼激烈,劉備確立了這樣的一個原則。

但是如此一來,便有些官員覺得這對人口較多地區的學子們不太公平,那些學子可能具備更加強大的學力,但是卻因為這種分配模式而不能進入選考階段,這未免有些不合適。

然而劉備認為,這就是雒陽朝廷推動宏觀操控的一個手段。

農業時代,一個地區人口多,本身就意味著土地肥沃、生產力高,所以才會有更多的人定居,所以有錢人的規模也會更大,培養出來的學子也會更多。

如果按照完全公平競爭的模式,那麼這一地區的學子的競爭力一定特別強,錄取人數會特別多,在朝廷選拔名額有限的情況下,他們會占據太多的名額,遲早會把其他地區都遠遠地甩在身後。

由此而來的就是同一地區出身的官員數量太多,互相抱團、政治資源經濟資源過度傾斜,由此引發權力格局的失衡,將會促成更大規模的地域矛盾和權力爭端。

一個明智的統治者和政府是不能容忍這種情況出現的,對於劉備來說就更是如此。

他不能讓一個地方又有錢又有權,而其他地方連口湯都喝不到,他是整個漢帝國的君主,萬王之王,而不是一個州的君主、一個割據軍閥。

這種天然助推小團體發展壯大的行為,這種讓弱勢地區對中央離心離德的事情,他隻要腦子沒壞掉,就不會去做。

所以劉備在科舉考試的階段就直接選擇了限製地區名額的選拔方式,給每個州都留下一定的名額,就算是人口稀少、經濟發展也不怎麼好的州,也能有足夠的入選名額。

而且如此一來,說不定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人口的自然遷徙,讓一部分人從中原地區遷徙到邊遠地區定居,從而避開激烈的社會競爭,選擇相對簡單的模式。

古代大部分政府都會主動限製人口流動,希望將人口綁死在土地上,以此穩定農業生產的規模,但是劉備沒有做這樣的強製要求。

在法律規定層麵,第三帝國的戶口政策是允許流動的,並不注意把一個人的戶口釘死在一個地區,隻有一個遷徙到地方定居之後必須要納稅滿五年才能自由遷徙的規定。

對於之前遷徙到邊遠州郡地區的人,他們有好幾年的免稅期,那麼就要從開始繳稅之後過五年,然後才能進一步自由遷徙。

雒陽朝廷之前以稅收手段宏觀調控人口遷徙,通過政策的頒布,將中原地區限製的比較多,而邊遠地區的限製則比較少,所以發展的機會更多。

如此一來,一些有誌於發展的人就自然而然跟著朝廷的政策遷徙到了邊遠地區。

之後,劉備打算再加上教育考試的手段進行宏觀調控,將一定的教育資源傾斜到邊遠地區,以此在較為漫長的時間內引導一批人遷徙到邊遠地區定居,充實邊遠地區人口,減少核心地區的人口過於富集。

農業時代,一個地區的人口太多,未必是好事,一個地區的人口太少,就更不是好事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從都市到宇宙最強 收著點,我這是正經遊戲 修仙:三千大造化 大小姐,你是我未來的老婆 翻雲 我在修仙界萬古長青 美漫世界黎明軌跡 無限囤貨:帶著億萬物資進末世 修仙女配一路跑偏 我在修仙界斬妖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