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揚名立萬還是無名小卒?(1 / 2)

加入書籤

5分鍾後,丹澤爾的臉又黑了幾分,因為這個男人說賺錢的生意竟然是炒房。

眾所周知,1929年經濟大蕭條後,總統羅斯福為了人人都有房住的美國夢批準建立了房地美,以聯邦信用讓投資銀行和儲貸協會為民眾提供購房資金,也就是房貸。

這一舉動讓美國民眾得以在這片資本主義的大地上也能輕鬆買到房子,代價就是這部分債務會體現在聯邦財政報告上。

但是架不住後來的總統都喜歡沒事發動戰爭,導致財報非常難看,為了讓財政好看一些,房地美進行了私有化,為了防止壟斷,又成立了另一家大型銀行房利美,兩家公司互相競爭,為美國民眾提供低廉的購房貸款。

隨著房貸期限的不斷增長,銀行需要承擔的風險也越來越大--畢竟30年間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但最讓人想不到的是,老百姓沒有先頂不住,銀行卻遭到了來自官方的重拳出擊--

在1979年前,美國的平均房貸利率為10%,而1979年,美聯儲為了對抗滯脹,也就是通脹率遠高於GD增速的狀態,宣布加息。

這一加息就把這些銀行的融資成本搞到了12%以上,這就導致每一筆曾經優質的房貸在此時都成了負擔,每一筆房貸都在虧錢!

況且由於銀行法規定,這些儲貸銀行的存款利息不能超過525%,遠遠低於通脹,民眾當然不會在這種狀況下把錢存裡麵!

但是由於銀行法規定,他們還真就不能像投資銀行一樣玩一些花哨的東西。

於是他們--包括房地美和房利美,就隻能不停虧本經營,直至破產邊緣

真是資本家落淚。

緊接著來到1982年,有個華爾街天才發明了一種叫做房貸抵押債券的東西,將房貸按照風險打包成債券賣給投資者,債權人從銀行變成了投資者。

這樣一來,投資者獲得了高額的利息回報,銀行將風險轉移給了投資者,還能收取手續費和資金,可以說是雙贏--

當然,銀行贏得更多一些--僅僅是投資銀行。

由於暴力加息,儲貸銀行大多瀕臨破產,美國財政部也覺得過意不去,開放了一個政策:如果儲貸銀行將房貸賣掉,他們會將前10年上交的稅費歸還,作為虧損補貼,也就是賣房貸退稅。

這些銀行就像是快要渴死的人終於找到了水源,爭相向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出售自己手中的房貸!

這樣一來,投資銀行就拿到了這些房貸,開始他們的偉大嘗試。

在房地美和房利美的擔保下,華爾街將這些房貸按照風險打包成了5個等級的債券,將其賣給投資者,風險最高的次級貸款債券利率可達10%!

這是妥妥的優質投資,引得世界上的人們爭相購買,為什麼說是優質投資?

因為就如抵押貸款債券發明者說的那樣:「誰會不還房貸呢?」

所以房貸抵押債券到底有多賺,人人都明白。

至於其中唯一的風險--購房者不還房貸這件事,則被華爾街的狂歡掩蓋了下去。

而抵押債券的發明促進了資金流動,盤活了眾多銀行,讓房貸的發放變得寬鬆了起來,又促進了房市繁榮。

但丹澤爾為什麼不去搞這事呢?

很顯然,是因為他沒這本事,資金、人脈、消息渠道,他什麼都沒有隻能騙騙利欲熏心又不懂金融的中下層階級。

而且最重要的是,房價本身就已經在過去幾十年漲到了一個普通人難以承擔的地步;又因為911和物聯網泡沫破裂,絕大部分人的經濟狀況已經非常差了,兩相結合,大部分人都覺得這玩意兒不會再漲了。

這時候還涉足這攤渾水,丹澤爾自認沒這個本事。

「所以你想說的就這些?滾」

「房地產會和以前一樣欣欣向榮--美聯儲很快就會繼續降息刺激經濟。」

丹澤爾頓了一下--在金融界確實有這種猜測,但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這可是國產氪金手遊 這個神靈毫無威嚴 柯南之我真是被迫的 初戀大佬軟又甜 領主凶猛 寒門之士[科舉] 大明:家祖朱重八 木葉仙神眾 聽說第一佛子想和我談戀愛 當沙雕誤入狗血總裁文[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