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決心以下(1 / 2)

加入書籤

隻是當他們真正入了朝堂,成為了重臣之後,這個想法也隨之而慢慢改變了。

不是說忘記了曾經的夢想,而是入了朝堂之後,就要以忠君為主。在很多時候,君主的意誌體現,就是他們需要去完成的目標。

當然,多數臣子是在完成本職工作之後,順帶打起了小九九,想著如何為自己謀利。

但不可否認的是,成為了重臣之後,他們的確是變了,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會本能先想,皇帝對這件事情是什麼樣的看法?而非是百姓有什麼樣的看法。

什麼叫忠君,君主高興了,對你的能力表示了認可,很是滿意時通稱就被稱為是忠君之人,有能力的臣子。

可是反過來一想,你做的事情君主高興了,百姓就會真的高興嗎?

難道他們之間就沒有對立麵嗎?

那如果出現了對立的情況,請問,他們要做如何的選擇呢?

聽君主的吧,那就違背了幼時的理想。不聽君主,為百姓吧,那又不是忠君之臣。

就在這種糾結之中,很多臣子慢慢就開始迷失了方向,以至於到了後麵就是人浮於事,失去了原本做事的乾勁,想著的隻要不被批評就好。更甚者,乾脆拋棄了自己的良心,開始為自己謀起利來。

當然,歷史之中也有極小一部分的人,是心中一直揣著百姓的。似如海瑞、似如於謙於少保這般的人。

前者為了百姓,可以與皇帝對峙,其膽量之大可想而知。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縱然就是君主他也首先是個人,他也有人性,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想法。既然有,那就不可能全部都是正確的。而當他出現錯誤的時候,就是我們這些臣子們表現能力的時候,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幫助君王改正他的想法。做不到這一點,那就決然不是什麼好臣子。」

歷史中,這樣的官員還有一些,但不是很多。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有出現,卻也成為了反麵例子,隨時的提醒其它的官員,這樣的為官之道是要不得的。

突然間,就在韓琦還沒有完全下決定的時候,包拯忽然間就開口了,在然後就是堅定的表態。

他的所為就真的可以稱為忠君愛民嗎?

前者或許他可以做到,但後者他就算是做了,也是做得不夠好吧。

後者為了國家,更是直接提出了換皇帝的事情。在他眼中,隻要國家穩定了,百姓的生活安穩了,那皇帝是誰不重要,為了天下,皇帝也就是可以更換的。

君主滿意,事實上也應該就是百姓滿意。

「可是看我們趙宋呢?」

是先有了帝王的認可,才有了他手中的權力,他才能去做更多的事情嘛。

「嗬嗬。」包拯一記冷笑之聲開口言道:「我們的百姓食不果腹,渾渾噩噩般度日,尤其是南地的百姓,他們正受著李唐和扶桑的異族壓迫,可我們的朝廷在乾什麼?竟然連百姓都解救不了,還談什麼強大,玩笑之言罷了。」

那問題來了,愛民做的不好,豈不就與自己最初的人生目標相佐了嗎??

包拯當時想到這裡的時候,不由自主就出了一身的冷汗,他開始懷疑,難道說自己這些年為官都錯了嗎?

這看起來並不矛盾的問題,卻是真實存在的,也讓包拯自打聽了之後,就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曾經那個立誌要為民請命,為民眾過上更好生活而奮鬥的少年韓琦又去了哪裡?

宦海沉浮,天天想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如何可以更上一層樓。期間不免就要勾心鬥角,各使手段,自然也就做了一些違心的事情,迫不得已之下說了一些謊話。

兩位都是真心為民的臣子,也在歷史中留下了青名,但他們還活著的時候,日子卻是一點都不好過,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按照君王的意誌去行事,最終都沒有落到什麼好下場。

「兩相比較,趙宋不過就是打著一個正統的名號,卻根本不能給漢人百姓帶來什麼。」

若是說以前沒有辦法,為了生活也好,為了生存也罷,隻能做這樣的選擇。可是現在,新的機會就擺在麵前了,他又要何去何從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提瓦特拯救世界[綜原神] 同窗想讓我改姓五條 我靠吸血拯救柯學組 征十郎想讓我分手 被最強當崽養是一種什麼體驗 [綜武俠]江湖都在流傳我無敵的傳說 從惡靈戰鬥番穿回乙女番 鬆田女友降維打擊中 與幸村的戀愛日常 齊木的垃圾遊戲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