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創辦大學,軍校(1 / 2)

加入書籤

「還請殿下明示。」

王淵聽到郭天翊的話,好奇不已。

其餘官員亦是如此。

若要大刀闊斧地改革內政,勢必會觸及到士族們的利益。

每當政策下達,處理不好天下士族的問題,也容易出事。

「本太子欲設立大學。」

「大學每四年一屆,一部分名額由各地士族之中的優秀學子通過考核後可進入學院自費學習,另外會提供一部分免費的名額,供寒門弟子學子。」

「這些學子,畢業後可直接根據考試成績來分配到各部任職。」

郭天翊的威嚴之聲盪開,滿朝皆驚。

大部分都細細揣摩著郭天翊的意思,眼睛越來越亮。

如今的大奉,缺的是什麼?

正是人才。

舉孝廉入士,舉薦製有利有弊。

利的地方就是一些重要的官員舉薦,很少會舉薦廢物。

另一方麵,也加速了團體的壯大。

但是,還有一個更大的弊端。

那就是文臣們的數量遠比武將來得少。

為何?

因為大奉的製度問題,凡是從軍,隻要有軍功就能升職。

軍工越大,升職越快。

甚至可以封爵位。

積累軍功的速度,遠比你在官場上勾心鬥角來得快。

還有一點,就是職位越高的官員,越不願意輕易舉薦人才。

如王淵閻希亮之流。

他們的學生,也是其他官員主動舉薦上來的。

五品以上的官員,基本都靠政績提升。

這個時代的文人最好名聲。

尤其是朝中的老臣,更是注重名聲。

萬一舉薦的人有問題,是個心術不正之人,是個酒囊飯袋,舉薦上來後出了岔子,這就把自己一輩子的名聲都毀了。

郭天翊所說的考試,正是科舉製度的設想。

科舉製度,是封建社會最完美的人才選拔方式。

寒門弟子想要出頭,就要靠十年寒窗來考科舉。

而郭天翊設立大學,亦是為了加速培養人才。

先在京城小規模的施行,學業完成後可以經過考試來定水平高低,不會錯過任何一個人才,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魚目混珠之人。

「太子聖明,臣附議。」

「太子聖明,臣附議。」

「太子聖明,臣附議。」

「。」

滿朝文武,無不恭敬出聲,贊同這一政策。

閻希亮微微皺眉,出列道,「陛下,設立大學乃是天大的恩典,隻是這大學老師該如何安排?」

閻希亮有他的獨到見解。

如今各學術流派都不服別人的流派,在民間經常有各流派的學子互相爭鬥的情況。

上門辯論,挖人,還是輕的。

嚴重的,直接動手,甚至聚眾鬥毆。

誰都覺得自己的學術流派最好,是治國之道。

單一個儒家,都因為地域不同分許多流派。

儒家裡麵,有激進的,有保守的,也有酸儒

所以,開設大學固然是好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我有被渣攻寵愛的獨特技巧[快穿] 萬界交易:係統逼我帶貨直播 穿越五十年代生活日常 網遊之泯滅眾神 冒牌運靈師 [綜武俠]李探花對我圖謀不軌 鳳逆天下北月篇 全民修仙:我能修改人生劇本 神秘復蘇之詭聞記 跟柯南當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