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嚴追漂沒(求追讀)(1 / 2)

加入書籤

「邊防整頓的確不能緩。」

「因邊鎮克削之苦已甚於世廟朝!若不解決,則薊遼之衛所兵將會逃亡過大半,將來必至強敵驟起而不能敵。」

「如果今年不能清丈,那至少應該先整頓一下漂沒克削之事,以補虧空,遏製克扣。」

譚綸接著進一步闡述起自己的觀點來,且又鄭重地對朱翊鈞拱手作揖道:「陛下,薊遼等北邊邊鎮糧餉之事一日不解決,則就會一日不停地有衛所兵逃亡乃至餓死,乃至投奔塞外,為異族之奴,進而助異族成勢,如俺答之板倉;」

「而近年來,據聞,女真部也有漢民軍戶加入,因而實力大增,而究其根源還是在於朝廷克削邊民甚苦,故朝廷不能不為。而若放任不為,將來難免會有難製之虜,若宋時之女真、蒙古也!」

朱翊鈞點首。

他不得不承認,名臣就是名臣,對將來局勢的洞見的確是厲害的。

「譚公未免所言過重吧?」開

「邊貿準俺答和貢後,草原之眾與我中原之民各取所需,邊患已然大減,可謂美美與共,怎會有宋之女真、蒙元之患?」

趙貞吉這時也忍不住問了一句。

俺答和貢是他和高拱、張居正這些隆慶朝大臣合力達成的一項大政,也的確帶來了邊鎮好幾年的安寧,自然也讓他有些不願意相信和貢後還會有更大的隱患。

「閣老豈不知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和貢雖能得暫時安寧,但也因為雙方彼此不僅僅是商貿的往來,也會在商貿往來中接受與了解到彼此的技藝與風俗,乃至會出現人口的遷徙往來,進而讓塞外之虜更強,也進一步窺伺到本朝之富,一旦本朝之弱亦被其發覺,反而使其更生覬覦中原之心,乃至若再有漢民因受不了克削之苦投奔,沒準還會主動勸異族奪我中原之心。」

譚綸說著就對朱翊鈞道:「陛下,自古胡虜皆是畏威而不懷德的,何況兩宋之殷鑒不遠。故臣以為,越是和貢換來安寧,就越是要趁著這時安寧趕緊強兵強將,以免將來虜一旦無歲不犯,而我無克敵之兵。」

咳咳!

譚綸說完不由得捂嘴猛烈咳喘起來。

朱翊鈞道:「賜梨湯於譚卿一碗。」

「謝陛下!」

譚綸沒想到朱翊鈞依舊早有準備。

而趙貞吉這裡也沒再多言,和王國光一起坐了回來,顯然認可了譚綸的觀點。

而這時,朱翊鈞則看向其他人:「還有要說的嗎?」

「有!」

海瑞起身道:「陛下,嚴追漂沒與克削糧食者所造成的虧空,其實也符合元輔覺民行道之意。」

「是嗎?」

海瑞繼續道:「陛下,今年不暫行清丈田畝事,是為了先進一步催逼天下官僚盡快意識到清丈田畝需要推行。而如今,朝廷嚴格考成,嚴肅吏治,嚴追虧空,則必讓天下官僚意識到,清丈田畝需要盡快推行,不然朝廷一日無財就會一日不停地抄家補虧空。」

「與讓官紳如實繳納稅賦相比,總比讓天下官僚惴惴不安擔心自己哪一天被抄家補虧空要強。」

海瑞接著又補充了一句。

海瑞這話,在場的其他閣臣公卿還是同意的,隻是不好明著附議,畢竟誰也不好都說自己不怕被抄家。

事實上,真正不怕被抄家的也就隻有海瑞。

也就使得,眼下整個禦前賜對,又成了海瑞一個人發言的地方。

海瑞繼續說道:「至於行此酷政之惡名,自然由臣承擔即可。至於被抄家者,諸公大可舉其人情功績為其求情,陛下亦可示寬仁於他們,但必須抄沒其家補虧空!」

呂調陽、張四維、王國光三人皆作塑像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我在東京加點修行 木葉:從仙人化開始 鬥羅:蕭炎穿越成唐三 我,大明殺神 霍先生,太偏執 盛世嬌寵:不良王妃撩又甜 先婚後愛:裴少寵妻套路深 最強球王 綠茵神鋒 我隻想好好當個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