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太後出宮禮佛(1 / 2)

加入書籤

李太後今日的行為是真觸到陳太後的根本了。

畢竟,立嫡立長的受益者不僅僅是朱翊鈞,還有她這個沒有子女的皇帝嫡母。

她可以容忍李太後教訓朱翊鈞,但不會容忍李太後要做出對朱翊鈞不利的事。

要知道,她和朱翊鈞立嫡立長的製度上是天然的政治同盟。

何況,朱翊鈞自即位以來也的確待她很好,乃至對她娘家人也不錯,不久前才又想著恩蔭她的娘家人。

所以,陳太後早就因為,從說是奉朱翊鈞旨意來向她稟報的人這裡,向她稟報說,有百官伏闕而識趣地裝病沒有和李太後一起來阻止朱翊鈞,甚至還特地在知道李太後離開會極門又返回會極門後,就特地也趕了來。

因為她和李太後一起姐妹相稱多年,對李太後還是很了解的,知道李太後雖說平時很明理,但也是個易燃易爆的人,當年就因為馮保告高拱說了『十歲天子安能治天下』的話被馮保和張居正成功點爆脾氣,就支持馮保和張居正擬旨罷黜高拱,且於第二日就罷黜了高拱,頗為急切。

若不是因為這些的話,陳太後也不會當著朱翊鈞的麵對李太後擺嫡母架子。

而這時,李太後最終服軟後,她也才語氣和軟了下來:「妹妹也別說這樣敢不敢的話,你我同為太後,本就該自尊一些才好,做姐姐的,也有必要在妹妹犯錯的時候提醒一下。剛才妹妹說要出家,我看這主意倒是不錯,索性我們倆一起去皇城長椿寺禮佛榮養!」

「鈞兒也大了,書也讀了不少,做事也有了自己的主張,能分得清好話歹話,再有不明的,有張先生輔弼也就夠了。你我還待在宮裡,難免就有乾政之嫌,索性就搬離宮城,做出後宮不乾政的表率來。」

陳太後說後就看向張居正道:「以我們倆的名義給皇帝下道慈諭給皇帝,就說我們倆要去長椿庵禮佛暫住,不問朝政,一切皆托先生教導。」

陳太後吩咐完才看向李太後:「妹妹覺得如何?」

李太後倒是有些舍不得起來,且看向了朱翊鈞。

「又不是出皇城,鈞兒和諸皇嗣還是能來看你我的,妹妹擔心什麼。」

陳太後道。

對於陳太後而言,她住哪裡也是住,跟李太後住在一起,還能讓她喜歡的朱翊鈞可以更多頻率的來看她不說,關鍵她也能替朱翊鈞看住李太後,防止李太後又鬧脾氣收不了場以致於皇家的顏麵。

另外,她不得不承認李太後隻要不發脾氣還是很尊重她的,所以她很願意和李太後住在一起而避免一人待著太過孤獨。

所以,陳太後也就願意和李太後一起帶發出家去寺廟住著。

當然,陳太後這樣做主要是還是成全朱翊鈞和張居正,讓這兩君臣兼師生能更好的施政。

她也清楚,如今張居正加上譚綸以及在薊遼握有名義上十萬兵馬的戚繼光和遼東李成梁等人已經是帝黨,她和李太後兩人真沒必要跟朱翊鈞來個母子成仇,也沒必要做了背後反對新政之人的棋子。

李太後現在情緒平復下來後也明白了陳太後的意思,也知道這位昔日先帝的正宮皇後在大事上是從不糊塗的,便點點頭:「皆依姐姐的!」

咳咳!

譚綸這時猛咳起來,但也鬆了一口氣,潮紅的臉漸漸恢復正常,也站起身來,向陳太後拱手作揖起來。

「臣遵旨!」

張居正也站起身來,向陳太後拱手作了一揖。

……

而此時。

東華門外。

定國公徐文璧、駙馬都尉許從誠、侯拱辰等權貴也因為早就知道了今夜將有許多文臣伏闕請罷張居正的事,也就都帶著家奴來到從會極門出宮必經的東華門外,且讓自己家奴早準備好了肩輿與金瘡藥等,準備救治可能會被廷杖的文官們。

因為按照之前的例子,這種情況,文臣都會挨板子的,甚至會有不少被杖斃,而嘉靖朝那次最狠,直接杖斃十七人。

所以,這些權貴也因為同情這些反對新政的人而準備為這些文官做些事,也算表達一下他們的立場。

畢竟這些文官所做的也是他們想做而不能做也不敢做的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我在東京加點修行 木葉:從仙人化開始 鬥羅:蕭炎穿越成唐三 我,大明殺神 霍先生,太偏執 盛世嬌寵:不良王妃撩又甜 先婚後愛:裴少寵妻套路深 最強球王 綠茵神鋒 我隻想好好當個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