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當今皇上好,可這天下沒那麼簡單(2 / 2)

加入書籤

「既然改變不了,東翁也沒必要為此搭上自己的前程啊!」

張蘊生苦口婆心地說了起來。

太子不由得看了他一眼,問道:「怎麼就搭上我的前程了?陛下都因此知道我了,我還沒前程嗎?」

「東翁此言差矣!」

「且不說,陛下日理萬機,很容易忘記您,就算記住了您,把您升了上去,但天下鄉宦已經知道您是靠什麼得到陛下青睞的,所以,等您升到另一地方時,等著您的,會是地方官僚與鄉宦更加不配合,乃至更加為難您,甚至在您來時,就全部辭官乃至全部遷走,而行以退為進之策!」

「讓您一來該地做官,該地就稅收大減、人口大減,到最後考評極差,就算您是簡在帝心,陛下也不可能明著照顧一個考成極差的官員!」

「當然,陛下更不可能因為這事就讓東翁直接擔任執政公卿,如此更令天下人不服,反損陛下自己的威信。」

說完。

張蘊生就無可奈何地瞅了太子一眼。

太子則繼續說道:「但我呈遞的是密告,他們也不一定會知道吧。」

「東翁帶了多少人來休寧,這些人每日做什麼事,他們早派人埋伏在四周盯上了,隻要東翁派人去投密告,他們肯定能想辦法探知到內容的。」

「就算他們探知不到,不知道這密告是錦衣衛上報的,還是東廠上報的,還是哪個忠心的鄉宦老臣自己看不下去上報,還是東翁您上報的,隻要陛下下旨要查休寧縣,要在休寧縣砍一些貪官汙吏的腦袋,那他們自會疑鄰盜斧,認為這是東翁乾的!」

「屆時,東翁依舊得不到一句好評,依舊會被官僚鄉宦們視為敵人了。」

張蘊生說道。

太子頗為沮喪地坐在了椅子上:「連告都不能告,這麼說,本縣隻能當他們豪紳的一條狗嗎?!」

「東翁如果不想當,可以在他們需要東翁的時候,直接選擇不問不管,但那樣也會得一個庸碌之名。」

「但東翁如果還想進步,最好的方式,不是向陛下表忠心,更不是向哪位高高在上的公卿求助,而是應該去向本地鄉宦們示好!」

「這樣,他們才能配合東翁,願意為東翁發展本縣實業投錢投地,乃至讓自家子弟中有能力者為東翁做事,且利用自己的關係為東翁奔走,這樣就算東翁虛造了政績,把新增的人口和糧食填多了不少,上司也會認的,而不會認真追查。」

張蘊生說道。

太子點頭:「和光同塵是吧?」

張蘊生拱手道:「東翁明睿!」

「今天就這樣吧。」

「我累了。」

太子說著就回了自己的房間,而看著眼前的一副休寧地圖發愣了半天。

最後,太子無可奈何地拿起本縣鄉宦名冊,又看了起來,且在看時,就不禁喃喃念道:

「汪氏,現有三名進士,兩人致仕,一人在朝為官,舉人五名,與新安衛指揮使胡氏一族結親……」

「還真是顯赫!」

……

「老爺!」

「我們的人回來報說,今晚有個叫羅南的閒漢被叫去了縣衙!」

休寧士族,汪家。

家奴來順則在這天晚上疾步來了鄉宦汪煥這裡,稟報了一句。

汪煥是萬歷十一年的進士,如今已經以南京戶部右侍郎的官致仕還鄉。

而汪煥在聽來順說後,就擰起了眉頭。

「見一個庶民,一個庶民閒漢有什麼好見的?」

接著。

他就對做過貴州按察使的汪大賓道:「這位知縣,頗有大誌!」

汪大賓點了點頭:「不然不會招一閒漢問話。」

「年輕人,有一腔抱負也很正常,隻是,但願他有貴人提點過他,或者他請的幕僚能夠讓他更清醒一些,不然恐又在官場上走不長遠咯。」

汪煥說著就搖了搖頭。

汪大賓跟著附和道:「是啊,但他請的那位師爺年紀不小,當朝沈閣老做應天撫時,此人就做過沈閣老幕僚,頗有資歷,能花大價錢請這樣幕僚的,定不簡單!」

「雖說,來了這地方,是條龍也得盤著,是條虎也得臥著,但他若真是一位來頭不小還懂事的,自是好事。」

「據我所知,鄰縣婺源縣的上任知縣就明顯來頭不小!」

「不然,他在婺源辦不了蒸汽機的加工廠,讓婺源的鄉宦都分了不少利,然後風水之爭也解決了,今年大比,婺源就竟出了兩個進士!」

汪煥繼續說了起來。

汪大賓點了點頭:「正是呢,但願我們這位知縣也是為來頭不小的,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產業。」

……

而太子這裡在看了鄉宦名冊後,倒是沒有想著給這些鄉宦巨族帶來什麼新的投資機會,隻依舊在沉思,自己該如何解決地方人口、田地以及產業規模虛報瞞報的問題,且不由得嘆道:

「自己若不來任這知縣,還真不知道地方上會這麼復雜,可是自己該怎麼做呢,父皇會幫我嗎?」

「殿下!」

「沈閣老有本書要送給殿下。」

這時,外麵傳來了孫忠和的聲音。(本章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我在東京加點修行 木葉:從仙人化開始 鬥羅:蕭炎穿越成唐三 我,大明殺神 霍先生,太偏執 盛世嬌寵:不良王妃撩又甜 先婚後愛:裴少寵妻套路深 最強球王 綠茵神鋒 我隻想好好當個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