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何妨快意(1 / 2)

加入書籤

馬蹄轟隆飛快的由遠及近,似乎不受黑暗影響,到得近前兩人翻身下馬,正是楊黛和大秦人。

波羅夷對此並不意外:灰艮將力量附著在大秦人身上,智慧和境界則灌頂傳給了波羅夷,從此兩人就產生了一種奇特的直覺聯係,隻要一方在附近出現另一方必然心有所感。

這兩個彼此看不順眼的家夥心有靈犀,倒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不去理會波羅夷和大秦人的虎視眈眈,楊黛上前對義成施禮,措辭謹慎,「姑母大人,戰事未了,楊黛不能透露軍情,如今所言皆是推測。李靖乃是隋將降唐,此番若不能攜姑母回師,便會落一個心念故國的口實。他行事素來謹慎,想必得姑母之心甚於得頡利。」

這些話幾乎是挑明了李靖要優先追拿義成,讓她快跑。這時透露消息是資敵的大罪,楊黛和蕭皇後都擔了天大的乾係,不料義成卻不領情:「這幾天我把前因後果想明白了,皇後陛下不惜以身為餌賺頡利入彀,怕我壞她計策,便以妯裡之情羈絆。可笑我滿心以為來了兩個娘家人,自此有人相伴,不想竟然被算計了。」

楊黛道,「母後知道您心有怨氣,特意讓小雀兒給您帶句話:無愧大隋,應歸宗室。」

誰不知道大隋早已亡國?義成一生的苦楚注定毫無價值,即便如此她依舊心念故國。無論她引狼入室的惡行如何令人憤慨,這份故國之情當真讓人感慨。

義成聞言仰頭向天,努力平復心情。大隋皇後的褒獎也許是我此生唯一安慰,如何不唏噓?二人的回護之意,我又如何不明白?可我偏生不讓你如願!義成脫口道:「回去告訴你母後,此番傳訊相救是妯裡親情,當年我在雁門關救皇帝陛下是為大隋社稷,私情和公心如何相抵?這份情我承擔不起!」

楊黛一愣,旋即又勸,「小雀兒願隨您去見太皇太後,也好在路上解解悶兒。」李世民是絕對不會留她性命的,這世上隻有獨孤青鸞才能庇護於她。

「有件事一直想問你。」義成打斷。

「您問。」

「剛剛得知和親的消息之時你怎麼想的?」

居然問這種問題?楊黛一愣,隨即回憶道:「當時就想一走了之。我一身武藝,何不瀟灑江湖、隨心而行?快意人生不比當個勞什子公主強得多?」

快意…我這一生又何嘗快意過?義成不覺喃喃自語,旋即發現失態,又道:「那為何有改了主意?可是有人強迫?」

「若有人強迫我當真就甩手不乾了……我自幼受寵愛,長大些後更是任性胡為,從來沒人說過一句重話。」楊黛微微一笑,「其實我知道,這不過是孩子氣的叛逆罷了。我一個大隋公主憑什麼受大唐皇家的榮寵,憑什麼吃穿用度都由大唐百姓供養?這些遲早都是要還的。」

義成輕聲嘆息,「原來也是個迫不得已的。我還以為你事先知曉是假和親、真用兵。」

「機事不密則害成,這等軍機大事怎能讓我知曉?我也是硬著頭皮和親罷了,不過我打定主意,若當真走到要拜天地那一步,不過血濺五步罷了。」

義成點了點頭,「難怪你和親之時身懷利刃,想來你是斷然不會下嫁胡人可汗的……可惜我沒有你這般剛硬,隻是一味逆來順受。若能收拾重來,我倒真想為自己活上一世。」

麵臨相似的選擇兩個女人有著不同的態度,很難說誰對誰錯,人生際遇當真一言難盡。二人都有所感慨,於是一陣短暫的沉默。

「李唐在我眼中永遠是亂臣賊子,我是決計不會去長安的。我這一生都在算計,這也算是我唯一任性之事吧?不知算不算得快意?」已成打破了沉默,「對了,要是見到青鸞太後還請幫我請安。」

「姑母……」

「豫章公主殿下,多謝你陪我聊這麼多,現在你該走了。」義成語氣冷了下來,這些年她極少對人和顏悅色,今晚對楊黛已然破例。

「如此姑母大人保重。」楊黛隻得拜別而去。大秦人並非無事生非的性格,此行以保護公主為第一要義,也未與波羅夷多做糾纏。

等楊黛和大秦人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之中,義成隻覺多年鬱積的愁苦齊齊湧上心頭,霍然轉身對波羅夷道:「我不去長安了,你有什麼手段不妨使出來,看老身怕不怕。」

波羅夷嘴角僵硬的牽動一下,算是笑了,「身為四任可敦,你維護王庭利益的時候背後有無數人支持,威望甚至能壓製可汗,這種感覺讓你日漸膨脹,真的以為自己是王庭主母。可你知道我們突厥人是怎麼看你的嗎?借用你們漢人的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誰都清楚你隻是和親的漢人公主,是阿史那家的人質,你永遠變不成我們的族人,所以你當眾謀害可汗的瞬間就失去了所有權力。如今你隻是個一無所有的老太婆……值得我殺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文道祖師爺 魔道之遊戲人生 籃球之詩 怪物獵人世界傳說 英雄聯盟之拯救劍聖 大明之崛起1646 弒天武祖 大唐公主的小駙馬 甲斐的野望 我變成了最強融合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