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揭露(1 / 2)

加入書籤

四族大戰落下帷幕十年,千元大陸之上一派繁榮昌盛,文道已經占據整片大陸的主導地位,文廟香火生生不息,八大部盡皆供奉文祖之像,天元城天書院頂端的文道氣運遍灑在元南平原上的每一寸土地之上。

天元城文道八支已經徹底定型,其中道家,儒家,墨家,佛家四支乃是最為昌盛的四支。

法家,兵家,名家,陰陽家比之其他四支則有些不足。

這是因為這四支的受眾並沒有那麼其他四支那麼大,這四支更需要人們具備一些特有的知識,所以也就限製了一大部分人。

而隨著道儒墨佛四支的遍地開花,整個千元大陸之上幾乎隨處可見這四支弟子。

於是,思想碰撞所產生的火花也就在所難免。

再加上新一屆「天書院論道」開啟,這種思想碰撞更甚。

天書院論道乃是儒家楊子,也就是楊子銘提出的文道思想交流的盛會,三年一次,文道百家皆可參與,優勝者將接受天書院頂端《道德經》的洗禮。

《道德經》洗禮的珍貴之處自是不用多言,想當初殷大帥一身陰氣,隨時都可能被陰氣吞噬,可他在《道德經》下修煉十年,一身陰氣盡除,雖然沒有成功恢復人身,但至少再也不用擔心被陰氣所吞噬。

《道德經》對陰氣濃鬱到他這個地步的人都能產生如此效用,那對普通人更別提了。

據天書院管理者白彥所言,一個小聖,若能成功承受住《道德經》洗禮,其修為有很大概率將直接提升一個大階,也就是說很有可能直接晉升為聖者!

由此可見《道德經》洗禮的霸道與強悍!

所以,千元大陸之上很多文道者都對「天書院論道」趨之若鶩,這乃是他們一步登天的不二選擇。

當然,也有不少人對此並不在意,道家與儒家的弟子中,這種態度較為顯著。

道家弟子講究無欲無求,而儒家弟子追求仁和,所以但凡爭辯與論證,這兩家弟子都極少參與。

他們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思想信仰處世,無論這世界究竟變成什麼樣,他們依舊是這樣的模樣。

如果遇到道不同者,他們也隻說出自己的想法,並不會以此來強施於人,所謂獨善其身,在這個時代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文祖十年,九月。

盡管文祖隕落已經十年,但千元大陸上的年號卻一直沒有改過。

新一代文道領袖楊子至始至終也未曾自稱文祖,盡管他的實力已經突破聖王,可他卻一直要求文道中人稱自己為楊子,文祖二字隻有殷明才配。

九月的天元城裡乃是「我花開後百花殺」的景象,遍地蓬菊向陽而開,其中還夾雜著不少東部特有的雪菊,點綴著天元城的大街小巷,景象別致,獨樹一幟,令人神清氣爽。

此次文道百家參與論道的人數極多,但通過一輪初選,最終能進入天書院的僅剩下一百三十人。

而這一百三十人中,修為最低的也是小聖。

當然,要想再進一層,僅憑小聖的修為自是不夠。

天書院論道,論的不止是道。

文道萬千,大道無垠,既然是論道,那自然是要論及世間萬道,無論是文道,還是武道。

修為也是其中一環,小聖修為雖然已經是人族的佼佼者,但卻稱不上登峰造極之輩。

天書院一共七層,每上一層,人數都在急劇下降。

待到第六層,參與論道的便隻剩下文道八脈的種子選手,一共十人。

諸如元啟,褚青,甘樂等人自是不會參與,他們而今乃是文道首主,乃是各自坐鎮一方的文聖,不到十分重大的時刻,他們根本不會露麵。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魔道之遊戲人生 籃球之詩 怪物獵人世界傳說 英雄聯盟之拯救劍聖 大明之崛起1646 弒天武祖 大唐公主的小駙馬 甲斐的野望 我變成了最強融合怪 鬥破蒼穹之最穿越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