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自古以來……(跪求月票)(1 / 2)

加入書籤

漢興二年十月。

又一個驚人的消息傳遍大明任何人都可以持寶鈔去銀行兌換現銀,不論崇禎朝、弘光朝還是隆武朝的寶鈔,一兩換一兩,足額足值兌換,立刻拿現銀。

崇禎朝時候的舊賬朝廷都認,誰還能懷疑朝廷的信譽?!

然而前一陣子絕大多數寶鈔已被不知名的商賈收走,民間存留的寶鈔隻剩下不到四十萬兩而已,當初低價賣掉寶鈔的人無不悔得捶月匈頓足。

與此同時,大明皇家銀行宣布發布新版寶鈔,麵額從一文、兩文到十文、百文一應俱全,最大的也隻有一兩而已。

這種新寶鈔由朝廷擔保信用,隨時可在銀行換成現銀。

當然,雖然銀行在百姓們取錢的時候都會客氣地問一句,「是要現銀還是寶鈔?」但毫無懸念,所有人都選擇了現銀,根本不去理會什麼寶鈔。

隨後朝臣們驚恐地發現,自己的俸祿裡有兩成竟是用寶鈔發的。

他們無不匆忙趕去銀行兌換現銀,卻發現都是虛驚一場,銀行立刻便換了銀子給他們。

不過地處偏僻的一些官員就慘了,隻能「組團」將寶鈔交給一個人,出路費讓他去數百裡外的銀行兌換。

當然,所有人都順利拿回到了現銀,這股風潮很快便平息下去。

其後朝廷又公布新政,用寶鈔交稅可以少交一厘。

還有這好事兒?自然能省一文是一文!

當下又有不少人在收稅前一天拿現銀去銀行換成寶鈔,而後立刻像丟燙手山芋般,將這些「紙片」交給稅官,決不在手裡多拿一刻。

經過幾個月的折騰,大明上下逐漸發現,這寶鈔存放方便,銀行也越建越多,兌換現銀毫不拖拉,似乎沒什麼風險。

逐漸有人開始短時間持有寶鈔,接著又有懶得兌換的人開始長時間持有。

皇家銀行按照朱琳的吩咐,始終為市麵上發行的寶鈔準備了幾乎等額的現銀,以備有人兌換。

不過回到銀行手中的寶鈔卻越來越少。人的心理就是這樣,你越是不讓他換現銀,他越是不踏實,想方設法也要換。而越是放開了隨便換,反倒令人們對這些紙幣有了信心,卻沒人去換了。

社會經濟本來就是一種群體信心、意識的博弈。朱琳雖沒有學過經濟學,但作為一個二十世紀的人,些許淺顯的道理他還是清楚的。

半年之後,第一批發行的新版寶鈔隻剩下二十多萬兩還在銀行手中,在集市上買東西時,大部分的商販都已經願意接受紙幣了。

第二批二百萬兩寶鈔發行的時候,銀行備付的現銀已減少到了一百六十萬兩。這些紙幣通過各種渠道流入社會,卻並未像第一批發行時那些遇到擠兌現象。

第三批時,備付銀減少到六成,以後可能還會進一步降低。

不過按朱琳的要求,四成是備付銀的最低下限。也就是說,每發行一百萬兩寶鈔,銀行裡就要準備四十萬兩現銀。為保證紙幣信譽和避免通貨膨脹,這是絕對要遵守的底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弒天武祖 大唐公主的小駙馬 甲斐的野望 我變成了最強融合怪 鬥破蒼穹之最穿越係統 末世最強藥神 狐妖的最強贅婿 海賊之尋寶巴基 太古戰帝訣 小反派逆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