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慕威名拓跋相投 落風塵藝女驚鴻(1 / 2)

加入書籤

王重榮道:「武功沒事,五弟六弟正在城中休息,我和拓跋思恭首領追殺到這兒,快,我要帶拓跋將軍麵見父親。」

五子麵麵相覷,喜疑不定,楊復光遙望著一幕,心裡的石頭已然落地。

「重榮!過來。」

王重榮聞傳急忙帶胡將來到楊復光身前:「父帥!這位就是黨項部首領拓跋思恭。」

楊復光翻身下馬,走到拓跋思恭馬前,做一抱拳禮,拓跋思恭匆忙下馬跪拜:「拓跋思恭參見弘農郡王閣下。」聲音渾厚低沉,聞言便知彪悍。

楊復光扶起他,滿眼贊許:「氣概非凡,果然是個英雄。」

「郡王過獎,思恭受寵若驚。」

「重榮,快講講怎麼請來這位遠來的客人的。」楊復光笑道。

「父親,拓跋首領得知長安陷落的消息,特地帶領三萬人馬南下抗賊,孩兒在邠州和他相會,本來想回武功城拜見您,不料正遇上賊兵圍城,拓跋首領指揮手下鐵騎沖破敵陣,殺退尚讓,才知道父親引兵在外,我擔心父親回城路上遭遇賊兵,所以沒有進城,與拓跋首領合兵一處,向東尋找您和弟弟們,終於在這兒遇到。」

楊復光動容:「平日裡那些食大唐俸祿,天天把忠孝仁義掛在嘴邊的無能之輩,見黃巢勢大,都把頭縮了起來,畏敵如虎,招之猶然不來,唯有你不辭辛苦,主動來投,足見一片赤膽忠肝,老夫代表朝廷謝謝你,謝謝黨項族英勇的健兒們!」拓跋思恭道:「我本是夏州一個偏將,早聽聞郡王是唐邸泰山、擎天一柱,我景仰已久,今後願追隨郡王閣下,陣前效力,殺敵建功,佛祖明鑒,不毀誓願。」黨項族一貫信奉佛教,所以言語間總是提及佛語。

涇河大捷、武功解圍,又收攏了悍將拓跋思恭並三萬黨項勇士,楊復光大喜過望,將拓跋思恭收為義子,率領一眾人馬返回了武功。

尚讓趁著武功城防備空虛,意圖圍魏救趙的計劃落空,帶領疲勞無功的齊兵草草回到鹹陽,監軍黃揆把前線的戰事詳細謄寫了份戰報,差人送入長安。

黃巢雖然沒有即位稱帝,但每五日在大明宮含元殿上召集文武將官議事。這日,黃揆的兵報傳來,黃巢拿來看罷,又交給崔璆、楊希古和皮日休傳看,黃巢端坐龍椅上,說道:「許源奴損兵折將,尚讓攻城不下,又有不明來路的胡兵來幫助楊復光,你們怎麼看?」

楊希古思慮片刻,躬身答道:「大王,西麵戰事不力,唐廷又添兵增將,長安不宜久留,山東、河南一帶是大齊根本,中原已被掃平,我以為如今大半天下已在大王囊中,唐天子遠遁西川,楊復光扼守入川要道,我們不宜也不用急於求進。當前最重要的,是治理好已經打下來的江山,一麵穩據中原,一麵招撫河北、江南、嶺南諸道、州、縣,人心思安嘛,天下人必將棄大唐而歸附大齊,到時候隻要派遣一名大將率軍前往西川征討,唐孽必然一舉盪平。」

黃巢道:「你的意思是?」

楊希古答:「我的意思是放棄長安,拆毀宮殿,大王仍移駕洛陽,在東都稱帝建國,坐鎮中原,西麵以潼關為屏障,東至大海,北控幽燕,南踞荊楚,以霸道降不臣,以王道收人心,則不出數年,四海之內、江山萬裡必然盡歸大王所有。」

「大王,我以為不可。」崔璆踏出一步,插話道。

黃巢微微頷首,示意他接著說,崔璆道:「楊公這話似是而非,大王起兵山東,橫行天下數年,南征北戰,苦心經營才有今日,好不容易踏足關中,龍踞宮闕,怎能因為懼怕楊復光區區幾萬人馬而輕易放棄,更何況關中自古是龍興之地,秦始皇踞崤函之固剪滅東方六國,唐太宗擁關中之險平定十八路反王,歷代大國哪個不是定都在長安,我們一旦廢棄,楊復光必然擁護唐王回京,到那時大王的一番辛苦豈不是白費!」

楊希古早聽得臉紅氣粗,駁斥道:「胡說,強敵在側,豈容安睡!曹魏舍關中而踞中原,就是因為有西蜀之患,中原安定富足,正是我大齊固本開源的不二之選!」

「中原安定?四戰之地,無險可守,況且我軍拿下兩京,士氣旺盛,正是進取之時,依我看應該和楊復光尋機決戰,一舉掃平劍南,一統華夏,大王龍登九五,創不朽功業。豈能不進而退,給唐廷喘息的機會!」崔璆也毫不相讓,爭辯道。

他二人意見相左,在殿堂上唇槍舌劍吵個不停。

黃巢挺直身子,清了清嗓子:「你們不要爭了,襲美先生,說說你的想法。」

皮日休本來低著頭一言不發,忽被黃巢點了名,即清了清嗓子答話,隻是說話間腦袋依舊壓得很低:「我以為楊崔二位說的都有道理。」

「他們一個勸我走,一個勸我留,我應該聽誰的呢?」

「固守潼關,盤踞中原自然是穩妥些,但是關中一失,再取就實為不易了。況且大王據有長安、鹹陽,楊復光隻能龜縮區區武功小縣,但是一旦收兵東去,楊復光則兵不血刃,坐擁關中要地,唐軍一日不滅,一日難消強敵環伺的處境,大王一日不得安枕。」皮日休語氣雖然緩和,但是意思卻十分明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從角鬥士到國王 水滸之祝王朝 我以熟練度苟長生 實習主角 詭異世界,掛機求生 我真不是大海盜 我在修仙界帶領反派匡扶正義 蒼茫銘主 科技與狠活:魔改異界產業鏈 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