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1 / 2)

加入書籤

皇宮之內張燈結彩,鋪設紅毯、搭建高台,動用長安工匠把庭閣廊柱粉飾一新,黃巢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他登上大明宮最高的一處觀景閣,看城下一番熱鬧喜慶的景象,誌得意滿的心情如沐春風,喜悅之餘便是幾分感慨,他回顧隨從的楊希古、崔璆、皮日休等人說道:

「當年我來長安參加科舉落第,人生失意,臨別之時趕上重陽節,正值菊花遍開,一時義憤寫下了《詠菊》詩一首,一晃到現在已經過了十幾年了。」

當年那個落第秀才,現在已經帶甲數百萬、擁城數千裡,當真是要實現『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願景了。

「大王是千載難遇的英明聖主,雄姿卓偉,功勞茲重,縱觀中華歷史,王侯將相有幾個德才敢比大王的,起身草莽卻心高誌遠,寬宏大略且百折不撓,真是萬古之人所不及啊。」

「楊公說的是,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多是趁亂起事,多方逐鹿而僥幸功成,還沒有一人能像大王這樣,獨樹一杆大旗,打遍四海九州,唐孽多麼不可一世,終究是敗在大王手下。」

楊希古和崔璆在一旁說道。

「哈哈,你們也不用過於恭維我,我能坐享天下,離不開你們這些心腹智囊和忠臣勇將的輔佐,如今即當大位,你們理所應當和我同享富貴,福蔭子孫。」

黃巢一腔感慨,瞧著楊、崔二人真心說道。

與黃巢的如沐春風不同,武功城裡,楊復光茶飯不思,終日不解眉頭,諸子勸慰良久,不見好轉

李茂貞因功豁免了罪責,薛秦和嵇昀因對楊復光有搭救之恩,被留在忠武軍中熱情招待。

嵇昀記掛著薩迪婭,既然楊復光業已脫險,便張羅著返去長安,可薛秦卻一反常態地拖延起來,一耽擱便是三五日。

「薛大哥真是奇怪,以往把妹子阿芙視為命根子,如今妹子陷在城裡都好幾天了,他卻也不著急,竟舍不得離開了。」

這天,嵇昀在房裡待地愈發煩悶,由是自行來到議事廳向楊復光辭行。不料竟撞見薛秦跪倒在地,向楊復光一拜再拜,臉上痛哭流涕,不知何故。

「奇怪?」

嵇昀躲在門外暗暗探聽,隻見楊復光扶起薛秦,感念道:「原來是曾元裕的心腹,難怪這般忠勇。」嵇昀一驚,心道:「曾元裕?是那個與楊復光齊名的曾大帥薛大哥原來是他的部下。」接著就聽薛秦解釋道,「我奉大帥差派,來長安本為送一重要東西,不想路途艱難,恐東西被叛軍奪去,隻好自作主張將其燒了。」

「曾公要你送的是什麼東西?」

「《盪寇兵誌》。」

楊復光睜大了眼,「是曾公臨終前寫下的兵法?」

薛秦點頭道:「是,大帥將他歷年作戰的方略戰法編撰成書,希望能助朝廷剿賊。」

楊復光搖頭唏噓,感嘆不已:「曾公一身肝膽,為國為民,奈何為奸佞權臣所不容,懷才不遇,壯誌難舒。」

原來,薛秦受曾元裕臨終托付,千裡迢迢來長安麵聖,為掩人耳目,還帶了小妹阿芙在身邊,時值尚讓攻陷青州,屠殺曾元裕滿門,薛秦與阿芙恰此躲過一劫。二人趕到長安的時候聖駕已經西行,盤纏用盡,無奈賣藝求生,後來得知尚讓住在田令孜的府邸,為報曾家滅門之仇,他潛入田府行刺,事不成反被張歸霸葛從周打傷。身處險地,擔心一旦被賊人發現,曾元裕的遺書反落入敵手,於是索性一把火焚了。

楊復光憂鬱中沉默片刻,說道:「當時處境危急,你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薛秦此時用手蘸了茶水,在桌上寫起字來,「兵法雖然不在了,但大帥吩咐我四句話,我還記得。」

「哦?」楊復光注目瞧去:「負隅而守,分割而治,驕敵以弱,間敵以賄。」

楊復光口中反復默念這十六字,並取來地圖查看,須臾,臉上漸露欣慰神色:「好你個曾元裕,又和我想到一塊去了。」

嵇昀聽屋內楊復光久違發笑,於是放聲道:

「薛大哥不夠義氣,竟瞞了我這麼久。」

楊薛二人聞言一怔,想不到談話竟被旁人聽去。這時,嵇昀從門後走出,薛秦鬆了口氣,「兄弟別怪我,重命在身,不敢不謹慎。」

嵇昀勾著薛秦肩膀,笑說無妨。

成都府的行宮裡,僖宗皇帝除了飽覽川中美景之餘,就是盼著多聽到些長安前線傳來的好的戰報消息,前不久收到涇河一戰斃敵數萬、生擒賊將許源奴的戰報,僖宗皇帝大喜過望,顧不得獎賞前線將士,先和朝臣們在成都的行宮飲酒舞樂醉上了一夜。這天的朝會上,又收到楊復光收復史德、興平、九峰三鎮的好消息,僖宗高興地在龍椅上都坐不住,親自走到廊下,拿著戰報讓朝臣們挨個傳看,滿朝文武都懂得望風使舵,投其所好,廟堂之上無人不稱頌天子英明聖德、贊許弘農郡王強乾。

隻有田令孜不發一言,看著滿朝君臣喜笑顏開,他的心裡想的卻是另一樁事:

原來就在聖駕到了成都不久,就有舊時的親信高駢托了宮中近侍來求見他,透露了高駢戰敗後一直潛居揚州的消息,他一來為了遠避賊鋒,二來擔心朝廷治罪,得知田令孜和聖駕來到川中,高駢希望田令孜能夠赦免其戰敗逃亡的罪過,重返膝前效力,所以先派部將前來接洽,打探田令孜的口風。田令孜本來對高駢一戰即潰,致使失潼關、丟長安的事深惡痛絕,但是眼看此刻的楊復光頗受皇帝倚重,又偏巧和自己水火不容,倘若他日收復長安的功勞盡歸了楊復光,恐怕今後自己在他麵前都要低眉順眼、敬畏三分了。於是反復權較之後,田令孜便許諾高駢既往不咎,盡快帶領大軍入川麵見。此刻,高駢已經到了成都,大軍屯紮在綿陽,今日朝會上僖宗皇帝龍心大悅,正是為高駢求個情的好時機,於是田令孜躬身說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從角鬥士到國王 水滸之祝王朝 我以熟練度苟長生 實習主角 詭異世界,掛機求生 我真不是大海盜 我在修仙界帶領反派匡扶正義 蒼茫銘主 科技與狠活:魔改異界產業鏈 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