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申時行見駕(1 / 2)

加入書籤

人常言江南自古繁華!

江南的繁華自東晉而始,一直到現今的大明,都是歷朝歷代最繁華之所在。

這裡繁華也創造出了這裡獨有的人文氣韻,才子佳人的故事在江南更是代代不絕。

遠的不說,就以大明立國以來有名有姓的文人才俊,江南就占到了八成之上!

被譽為大明三大才子的解縉,楊慎,徐渭等大位大才,除了楊慎之外,剩下兩位都是江南才子,而楊慎的祖籍亦是江南。

由此可見,江南文脈之盛,至有明一代是何其之盛!

但是在這繁華的背後,江南也是最貧苦的地方。

江南表麵上的繁華和風流隻是屬於士大夫階層的浪漫,大多數生活在江南社會底層的人他們依然和北方那些生活在貧瘠土地上的人是沒有兩樣的。

這些人要麼是隻能流浪在江南繁華水鄉之中的失地農民,要麼就是被江南地主無償雇傭的佃戶。

這些人的生活有悲慘幾乎是難以用筆墨可以描述的。

他們沒有自由,也沒有夢想,隻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以最基本的生存本能而苟活著,為的也僅僅隻是一口可以生存下去的口糧。

詩聖杜甫曾有詩雲: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然而這首詩已經成文了近千年,但是,這種現象依然沒有得到任何的改善,隻是變成了大多數一邊吃著人血饅頭,一邊仁義道德的偽君子感懷人生的兩句話。

而且,很多時候這些擁有極多土地和資源的人,都會把問題推到朝廷,推到皇帝身上,認為是朝廷無能,皇帝昏聵,所以才導致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人間慘狀!

這些人從來不都在自己的身上尋找一絲的原因,認為自己就是道德的化身,仁義的代表,行走的良心!

可他們卻是罪惡的源泉!

他們利用手中的財富兼並著窮人的土地,又利用著手中的特權不繳納一文錢的稅賦,他們還會利用自己在本地的名望迫使朝廷派來的官員和他們一起妥協,一起壓榨本地的窮苦百姓。

最後到了窮苦百姓們受不了壓榨的時候,他們就又會換一副麵孔,成為這些百姓們的良心代表,帶頭控訴朝廷不斷加賦的苛政!

可是話又說回來,為什麼朝廷會不斷加賦呢?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朝廷的稅賦每況愈下,應少的稅賦逐年減少,導致朝廷沒有足夠的財力維持住基本的國家穩定,所以,朝廷才會不斷的加賦,想要達成一種平衡。

但是,土地都被士紳地主們兼並了,這些人利用手中的特權不給朝廷繳納任何稅賦,朝廷想要穩定住國家機器的基本運營就隻能不斷加賦。

而這些加出來的賦稅,到了地方上時,地方官員為了完成朝廷攤派的任務,就隻能和那些勢力強大的地方豪強合作。

而這些豪強們為了使得自己的利益獲得最大化的實現,就會在官府的倡導下帶頭納捐,並忽悠那些底層百姓們跟捐。

在這些捐都收齊之後,按照當初的約定,地方官員會將士紳們的錢如數奉還,老百姓的則被五五分賬,最後剩下的一點點銀子當做是朝廷的稅賦交了上去。

結果一圈下來,除了老百姓外,所有人都受益了,最後的黑鍋卻是朝廷背上。

這也是為什麼從古至今,一直有源源不斷的農民起義運動。

老百姓們太苦了,但凡他們能有一口吃的,他們也不至於走上造反這條路!

造反的風險有多大,隻有要點正常思考的人都清楚的。從古至今,從有史記載的國人暴動到近現代的太平天國義和團等,叫得上名號的農民起義運動比歷代王朝更迭的數量都要多!

可是,成功的又有幾次?哪一波不都是在各種力量的傾軋下灰飛煙滅的,真的要說成功的也就隻有漢高祖和明太祖二人了。

餘下的哪個不是半途而廢,亡命於途,成為他人墊腳石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華娛2002從天龍八部開始 權遊之開局賣了眾神 重生星際陣器師 大唐俠義傳 驚!王妃一腳踹翻了王爺的輪椅 為了救妹子穿越到了異世界 你是無邊妄念 宇智波的肌肉之神 開局逃荒:我用空間養三個萌娃 帶著世界門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