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1 / 2)

加入書籤

要講非遺項目,就不能隻講非遺,還要說歷史背景,要提興盛衰落。

孫誌林給楚薑看的這個妝花織造技藝,屬於雲錦的品種之一,最早的史籍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和常被混淆的刺繡不是一個概念,重點在織造。

四大名著裡曹家祖先曾掌握的江寧織造,就是專門生產的織錦供皇家禦用的,可以說是不計成本極致奢華的。

而且,江寧織造和另外兩個織造還有些不同,是專供頂級高檔服裝的,比如朝服禮服類,最典型的就是龍袍。

作為當時的全國絲織中心,雲錦生產規模巨大,木織機達到三萬多台,有二十餘萬人以此為業,是最鼎盛的時期。

但隨著雲錦業的衰落,直到建國初期,曾經的江寧織造不復存在,隻留下4台還能生產的織造機,傳承人更是少之又少,經過搶救扶持保護後,現在也就二十餘人。

展館體驗區放的模型,已經是簡化縮小版的織機了,真正的大花樓木織機可和小巧無關、需要拽花工和織手兩人相互配合,拽花口訣是「一掄、二撳、三抄、四會、五提、六捧、七拽、八掏、九撒」,織手則要足踏開口、手甩梭管、嘴念口訣、腦中配色、眼觀六路、全身配合。

經驗豐富的技藝人員工作八小時,才能織出5厘米左右的成品來。

所以,僅從文字描述,就可以看出這個織造工藝的學習難度。

「現在知道妝花有緞、絹、絨、羅、紗、綢六種,但復原的沒幾樣,實在是找不到修復的工匠,連織機都是好多學者根據文獻,扌莫索反推出來的。」

孫誌林覺得自己學這個專業,就很容易emo,尤其是他見過出土的那些絲織品有多麼華美甚至驚艷,相關工藝卻因為傳承問題消亡,說不心痛都是假的。

尤其是很多工匠都年事已高,一些家族傳承下來的口訣也都丟失了,相當於解數學的公式全部消失,隻有題目和最終答案擺在麵前,讓復員工作推進極難。

雲錦的其他品種已經能機器來生產,唯妝花一直不行,也和「挖花盤織」、「逐花異色」這些特點有關,機器根本沒法識別完成。

楚薑看到圖片介紹中一些質地結構分析圖,單看著就覺得很考驗眼力,也不知道當年四經絞羅結構斷代後,復原小組是怎麼發揮鑽研精神,從二經絞羅結構推到四經絞羅結構。

這種經線密度達到每厘米110根的結構,孫誌林覺得適合傳承這個技藝的,應該是八爪魚。

人類為何要為難自己?

「我以前覺得自己數學成績好,空間想象能力不錯,跟著老工匠學一下,上手試試總行。」孫誌林說到這裡,就覺得淚灑考試卷,他跟著導師去拜訪工匠的時候,都快懷疑自己的智商了。

要麼口訣念錯,要麼手速跟不上,要麼就是絲線弄錯。

錯誤方式千百種,就是和正確道路不沾邊,單調枯燥強度大還偏偏對學習者要求高,這也是很多工藝傳承的困境。

但楚薑還是挺想試試的,他沒有接觸過雲錦,但對織機不太陌生。

他小時候有段時間過敏嚴重,穿百家衣不行,打針吃藥也不見好,最後英梅被個老醫生指點,去找了個織土布的農家,買回來布料自己做衣服,楚薑換上後就沒事了。

雖然楚薑也不太清楚,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科學原理,是不是織土布的工藝中,是否有剛好緩解他過敏的草藥浸泡環節,但他對坐在英梅自行車後座,跟著去農家院子裡,看織機工作的印象很深。

直到那個婆婆眼花看不清線,織機也被她家孩子賣掉,楚薑才不再穿土布製作的貼身衣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清夢良宵 幕後黑手竟是我自己 不要捏我尾巴尖[快穿] 這個女主實在太難攻略了[快穿] 入侵 公子真絕色 帶著病症救老婆[穿書] 你是不是喜歡我 來自氪星的名偵探 每天都被對門影帝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