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商路一體化大工程 有人哄就會想撒嬌的……(2 / 2)

加入書籤

李計一行人匆匆趕了半日的路,秋雨剛過,官道黃土夯成的路變得泥濘不堪,路邊時不時有馬車輪陷進泥坑的倒黴旅人。

李計一雙布鞋完全變成了泥巴的顏色時,終於從京城郊外一路來到附近一個小鎮。

這裡已經聚集了一大群工程局的臨時工人,正在路邊忙碌,還有那群從水泥廠推著獨輪小車,來往不斷的、龐大的運輸工團體。

李計仔細觀察一陣,驚訝地發現,他們是在用水泥廠製造的水泥鋪路。

為首的工頭,手裡拿著一份粗略的施工圖,李計偷偷瞄了一眼,這條路竟然從東到西,東連寧州、西通雍州,橫貫整個京州,上麵標注的地方,除了一些大城鎮,還有煤礦和鐵礦等礦場標記。

而連接寧州的起始點,正是李計老家所在的臨陽縣。

不是本來就有一條黃土夯實的官道嗎?莫非要像京城門口那樣,全鋪上工整的石板不成?

李計暗自咂舌,皇帝果然在大興土木,這樣浩大的工程,放在過去,少說也要修兩年的功夫,不知要累死多少人呢。

為首的工頭大聲道:「聽好了,工程局一共有十幾支施工分隊,我們是第八隊。」

他指著地圖上標注通濟鎮的小圓點:「這個鎮子東西兩側路段,就是我們第八隊負責,隻要乾到跟另外兩隊建造的路段合攏,就算完工!」

「都給我打起精神,每日包兩餐,吃住都在施工棚,日結兩錢,月結八十,工錢按時發放。」

李計撇撇嘴,果然沒有水泥廠待遇好。

他思索間門,路邊有些熟練工正在鋪路,看樣子已經修了半個月有餘。

一條足可供五六架馬車並排行駛的大道,灰蒙蒙從通濟鎮鎮子口橫貫而過,朝東西方向延伸出去。

李計試著在已經修好的路段上,踏腳踩了踩,意外的平整結實,既不怕泥濘摔倒,也不怕車轍陷入泥坑。

他在水泥廠見識過那些泥灰粉是如何成型的,明明是一袋袋粉末,怎麼就能變成如此平整的路麵了呢?

他在附近找了一圈,終於在施工棚附近的井水邊,看見有運輸工不斷把運來的水泥倒入一個巨大的石台,一旁堆著小山丘般的細沙。

有工人赤著上身,持著鐵鏟,雙臂肌肉鼓脹,將沙子和水泥混在一起,另外有人往裡添水。

每個水泥堆都有兩個工人同時在鏟水泥,反復不斷地攪拌,扮好的水泥再鏟入小車推走。

李計看了一會,就被工頭叫到施工段,塞了一把工具給他,木質的把手,下麵橫著一塊木板,木板包了一層薄鐵皮,長長的木板在工人們手中推來推去,刮地般,慢慢將軟化的水泥鋪陳開來。

後麵跟著一根巨大而沉重的長條滾石,兩頭有人拉著繩子牽引,將鋪完的水泥地壓平壓石,隻等太陽將水分曬乾,就算完成。

李計看得大為驚訝,在他印象裡,修路,尤其是修一條寬敞的石板大道,那可是全鎮的大事。

富戶出錢,貧戶出人,光是鑿石料,磨石料和切割幾道工序就要耗時個把月,再把石板一塊一塊鋪好,糊上粘土糯米漿,更是個無比繁重枯燥的活。

哪怕是鎮上一條小路,也要小半年功夫才能竣工。

李計不過在觀摩了小半個時辰,這一段路居然已經鋪完了好幾丈遠,分明不是石頭,卻比磨過的石板更加平整。

「愣住乾啥?趕緊開工啊!」工頭拍了他一把,又匆匆領著其他人走了。

李計也學著其他人工人那樣翻攪水泥,他發現這個活很簡單,技巧也很容易掌握,他時不時偷點閒觀察四周,記憶中用扁擔挑石頭,和直接抗在背上背的情況,一個也沒發現。

獨輪、輪甚至四輪小車隨處可見,在泥地拉車還有些吃力,一旦踏上修好的水泥路,運輸工就開始健步如飛,省力得很。

大部分人一邊乾著活,甚至還有閒工夫跟周圍人說幾句閒話,幾乎不見起大工程必累死人的情景。

李計忍不住詢問身邊的攪泥工:「那些小車,是從哪裡來的?」

攪泥工瞅他一眼,像是打量一個沒見過世麵的鄉下小子:「當然是車輪廠唄。這玩意隨便一個木工都能做,尤其那個獨輪的,簡單方便,不過車輪廠出的車,勝在便宜耐用。」

「他們運輸隊的,一人一台,跑一趟就是一個銅板,要是不怕辛苦,一天能跑好幾趟。」

「剛開始修路的時候,從京郊跑到這兒,來回起碼得小半日,自從一些路段修好,時間門縮短了一半呢。一天要是跑四趟,就是四個銅板,比咱們還賺。」

「據說等這個通濟鎮開設水泥廠分號以後,就用不著這麼多運輸工了,他們得趁著這個時候,多賺點。」

李計不好意思告訴對方,自己是服苦役的,沒一分工錢。

「咦,怎麼還有和尚也在這做工?」李計一愣,不是聽說皇帝不喜歡佛寺,斥責僧人都是妖言惑眾的妖僧嗎?

攪泥工見怪不怪:「那些和尚都是來服役的,據說本來有大臣建議皇帝把和尚都抓起來殺頭,但當今聖上宅心仁厚,不忍心下殺手,就下令以勞代死。」

「要是乾活賣力,得到工頭嘉獎,一兩年就可以重獲自由身了。」

李計有些臉紅,原來這些和尚跟他一樣,都是服勞役的,每天兩頓飯打發,說不定還要感謝天子不殺之恩。

水泥鋪路速度很快,從已經修好的路段起步,幾日功夫,李計就看見了來時路上遇到的一間門驛站。

正午太陽毒辣,工頭讓大家先休息挨過最熱的時間門,工頭是個憨厚人,見李計做了好幾天的工,都沒拿工錢,私下裡給了他個銅板,純當安慰。

李計捧著這個辛苦賺來的銅板,差點沒感動得熱淚盈眶。

有兩兩的工人在驛站的茶棚裡喝茶,李計也要了一碗茶,一疊花生米,豪氣的付了一個銅板錢。

「我自寧州來時,路上遇見的驛站基本都是廢棄掉,沒想到這裡還挺熱鬧。」

茶棚老板笑嘻嘻道:「是啊,這個我知道。」

老板是個話嘮,有人聊天便打開了話匣子:「原本驛站都是用來給朝廷送文書和戰報的,過去十來年,完全變成了附近官員們的私人旅館和信差,每年朝廷還要負擔大筆維護的錢銀,後來嘛,乾脆不管了,一些驛站自然荒廢掉了。」

李計點點頭,這個他倒是知道一點:「那這家怎麼還開著?」

老板往後一指,驛站門口掛著一個大牌子——「皇家郵政通濟鎮分號驛站」。

李計一愣:「皇家郵政是什麼意思?」

老板努努嘴:「朝廷在京州重開了上十間門驛站,全部分部在你們現在修的這條官道上,大約兩個鎮子中間門就有一個驛站。」

「每個驛站派了一個小吏,周圍的地都圍起來,像我們這樣,有酒茶小館,客舍旅店,還有賣蔬菜瓜果的小攤呢,隻要付給驛站一些租錢,就能進來開攤,驛站有了租金,基本可以自負盈虧,不用朝廷多給。」

老板指了指附近一塊正有人錘打門麵的木瓦房:「那邊據說是個鏢局的車馬行。鏢局一般都走官道,安全。」

李計回頭一看,旁邊的小攤還有賣西瓜的,現在天氣還熱,瓜甜解暑,他也想來半個,想了想自己寶貴的銅板,又納悶道:「這年景,怕是生意不好做吧?有人買嗎?」

老板哈哈笑道:「喏,你們現在不就在我的茶棚裡花錢喝茶嗎?」

「啊?」李計怔了怔,「這些工人?」

他轉頭看了一圈,確實有工人在吃瓜果,還有人在一個鞋攤上買鞋墊。

李計更奇怪了:「這些人不是都窮得很,之前飯都吃不飽,還要在京城門口領粥,能有閒錢買這些?」

老板道:「這你就不懂了吧。工程局這些施工隊,還有運輸隊的,我們已經打過好久交道了,大部分人的工錢都是日結的,而且你們吃住都在附近,錢沒地方存,也隻能帶在身上。」

「日子一久,不方便又不安全,這附近隻有我們一家驛站可以花錢,買吃買喝,和其他東西,反正隊裡包兩餐飯,餓不著,有了閒錢,總會有人想花錢的。」

老板搓著手壓低聲音,嘿嘿一笑:「你們辛苦賺了錢,小老兒也賺點茶酒錢,這不,互利互惠嗎?」

兩人正說著,又有一群小販扛著扁擔過來叫賣,有堅果炒貨,有皮料柴薪,布料鞋子,各種日用必需品和吃食,不一而足。

周圍正歇著二十個修路和運輸的工人,還不斷有運輸工推著小車來路上跑,不少人湊上去開始討價還價。

片刻功夫,區區一間門驛站,已經熱鬧如同一個微型集市。

李計問著炒貨的香味,肚子裡的饞蟲叫個不停,咬咬牙,又花了一個銅板,買了一捧炒板栗,就著茶水吃得香。

又過一盞茶時間門,驛站來了兩個差役,稅吏打扮模樣,整個小集市頓時為之一靜。

李計在臨陽縣常年跟稅吏打交道,深知這些人不好對付,老百姓看見他們都得繞道走,生怕纏上來,被剝一層皮。

李計有些緊張:「這些官爺該不會是來找茬的吧?你們要不要孝敬他們?」

茶棚老板倒是一臉淡定:「不會,這些官爺是收商稅的,每個月按點來,我們交的也是定額的。」

看見差役過來,便將桌上十幾個銅板用細繩串起來,其中一枚,正好是李計方才買茶水的錢。

老板把錢遞給對方:「兩位官爺要不要喝點茶水消消暑?」

李計想象中的占便宜並沒有出現,那兩人拿布巾擦了把汗,搖頭道:「不了,還要趕著去下一處呢,沒工夫休息。」

李計不知想起什麼,突然哎呀叫了一聲。

工頭剛給他的幾個銅幣工錢,還沒捂熱乎,就給了茶棚老板,如今在稅吏手裡轉了一圈,又被朝廷收回去了!

他茫然地四下張望一番,驛站依然熱鬧,有人休息,有人買賣,遠處是修了一半的水泥路。

明明朝廷發了工錢,每個人手上流通一圈,又把錢收回去,怎麼大家都仿佛得了實惠似的,個個眉開眼笑?大家究竟得到了什麼呢?

為何在寧州,稅吏來收稅時,百姓們就個個兢兢戰戰,害怕得不得了,一年勞作到頭,依然家徒四壁。

他越來越搞不懂京州這個地方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仙尊被叼回窩後 穿成權勢王爺的通房男妾 笨蛋炮灰他是大佬掌心嬌 我開度假園那些年 懷崽300年間我在魔界恃肚橫行 [原神]魈,你要下蛋還是結果? 景光喵喵保護計劃 養了黑蓮花後我翻車了[重生] 和孟律師結婚之後 alpha天團裡的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