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四月飄雪(1 / 2)

加入書籤

回到提刑司衙門,荊子言讓人將徐家所有的文書資料都拿過來,他要知道徐家的命門。

荊子言不理解。按照徐漢卿此時對家族的安排,徐家未來可期,為什麼會選擇跟盜銀的賊人勾結?「難道說是因為兒子打架的事兒?」

從淮安樓的現場來看,明顯是有組織、有預謀的行為,否則難以將現場清理的如此乾淨。「難道說徐家原本是這個組織的一員?」順著這個思路,荊子言仔細研究起來徐家的文書資料。其中提刑司衙門的《刑獄誌》中的一條記載引起了他的注意:「湜沚三十五年四月,柳州府內發生過一件大麵積死亡事件,府內有上百人因為窒息而死。仵作驗屍的結果顯示這上百人皆因呼吸急促引起窒息。徐漢卿的大伯也在其中。」

湜沚年間,還是宸明帝在位期間。宸明帝重在享樂,對民間疾苦不聞不問,人們生活民不聊生,這種大麵積死亡的事情,不足以引起宸明帝的重視。

《刑獄誌》中記載,這件大麵積死亡事件「已結案」,但並未記載整個事件的詳細過程。荊子言心中有些憤怒,柳州府的官員簡直就是草菅人命。

壓製住心中的憤怒,他命人去知府衙門取來《柳州府誌》。自大宸開國以來,朝廷為了掌握全國人員、土地基數,命各州府建立自己的戶籍冊,除了戶籍冊,還有人員從事職業匠冊、軍冊等等,分門別類,從地方匯集到中央,每十年更新一次。各州、府將自己轄區內的各類冊子編輯到一次,匯集成當地的《府誌》、《州誌》,用以掌控本州、府轄內所有人員,同時當遇到民眾的民事訴訟,也可作為依據。

《柳州府誌》中有一條記載:「湜沚三十五年十月,當時知府下令,從三天山四麵前後、山頂到山腳石垣一帶,及其延伸天山、凜山一帶皆不許種植楊樹,如仍有種植者,許地方裡保即時憑據送呈官府,按搶占山場論罪,嚴懲不貸。如地方裡長、裡保有隱匿者,一律連坐,嚴懲不貸。」

「這二者之間可有什麼關聯?」

文書記載,徐漢卿是湜沚四十年生人,到乾化十年與妻俞氏育有一子,即徐如意,年十四,獨子。徐家世代經商,以成本家具為主要營生,但到了徐漢卿的父輩,就開始以木料為主,為了節省成本,徐家的木料以自己采伐為主。

「做木材生意,以自己采伐為主。。」荊子言重復著這句話,感覺這件事沒有表麵上那麼簡單。「等等。。。朝廷規定,木料砍伐都需要有朝廷發放的采伐證,如果沒有采伐證,私自采伐可入罪。」根據《柳州府誌》記載,這個徐漢卿世代居於柳州,祖上也參加過科考,中過秀才。但後來在科場上一直沒有太大建樹,反而通過賣手工家具,家境逐漸興盛起來。於是徐家先祖便不再追求科場得意,一門心思放到做生意上。

府誌中記載,徐家祖上在郊外的三天山上有六畝三分的地契。徐家祖上用其中的三畝種植極易成活的楊樹,楊樹適應性強,不挑土壤,成材快,輪伐期短,一般5到8年便可采伐利用。其餘的三畝三分種植當季農作物。經過四季輪回,楊樹到了伐木期,徐家便將這三畝楊樹砍伐,做成家具,這三畝楊樹的收成,是那三畝三分農作物的5倍。

嘗到甜頭的徐家,便擴大了楊樹的種植麵積。經過幾代人的積累,三天山三分之一的麵積已經是徐家的產業。三天山原本自然天成,非人力可為。自大宸開國皇帝烈風帝登基之初,為了鼓勵農桑,便下令但凡無主田地,隻要開墾即可畫地為契,且免三年農稅。此舉讓因戰亂而流離失所之人,有了依靠,也因此有了田產,成為了自耕農。

徐家先祖就是受益於此,在三天山上開墾了六畝多的田地。依靠開墾的六畝多田地,徐家由此發家。徐家的發家致富的路子,讓人看在眼裡分外眼紅。從烈風帝到宸明帝,三代帝王期間,柳州府內的豪右鄉宦競爭相去三天山上種植楊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大明執棋人 當社恐穿成戀綜撩人精 藥修在七零 劍宗不養閒人,鹹魚可以 穿成對照組後我靠養崽爆紅 王者:通天邊路,打爆樹葉白姨 我禦獸師,這終極戰鬥儀是什麼鬼 數千般 光明聯盟 當龍傲天碰上瑪麗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