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容真的擔憂(1 / 2)

加入書籤

第418章容真的擔憂

休沐日後。

歐陽戎每日去往江州大堂上值,走進大堂第一件事,是瀏覽前線戰報。

距離秦競溱率軍出征已經過去半旬,前線暫時沒有重要消息傳來。

今早的最新線報是征討前軍已經進入了洪州境內。

另外還有西南李正炎軍的一些新動向。

不過與前一道消息相比,後一道消息時效性更低,得估算著看。

老踩點人元懷民還未到來,早上的正堂空盪盪的,院子裡有秋日清晨的霧靄,不遠處長廊上,不時走過前來上值的皂服官吏……

早到的歐陽戎往手心哈了口熱霧,轉去搬來地圖,伏案推衍起來。

距離征討大軍與李正炎軍的短兵相接,目前還有一段日子。

現在看,征討大軍的前鋒應該能搶在李正炎前,抵達洪州城下,唯一的問題是能否搶在李正炎軍抵達洪州之前,拿下洪州城……

其實雙方的行軍速度都不算快,倒也正常。

因為這幾萬人的隊伍開拔行軍,其實是一項浩大復雜的工程,這台軍事機器看起來慢吞吞,可一旦開啟,就很難輕易停下。

不止眼下的起步階段,等以後兩軍相遇,不出意外的情況下,依舊是這樣一番「慢吞吞」的騰轉挪移,直到一場正麵決戰變得無可避免,然後才會在某個雙方將領皆認為優勢在我的時刻與地點,如山般「撞」到一起。

決戰之前的拉扯,在外行人眼裡可能像是廣場老人打太極。

至於所謂的奇兵偷襲、神兵天降、出其不意……這些精彩戲碼大多數情況下也就是想想而已。

能載入史書的奇兵例子,全都是贏了的,這也造成了名流青史的大勝,好像全都是戲劇性、趣味性十足的奇謀一樣。

可是古往今來,從先秦打到現在的乾周,大小戰事發生了不知多少場,其中大部分戰事卻都是「正對正」的沉悶枯燥。

哪怕是震古爍今的軍神名將,一生戎馬中的大部分戰事都是這樣規規矩矩的。

所以能正麵決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就老老實實正麵決戰,別老惦記著你那什麼大隕石術、大洪水術、大命運術……

就拿眼下征討大軍西進洪州的行軍路線來說,是早早就在內部軍事會議上定下的,歐陽戎門清,輕易不會更改,因為這涉及到大軍的後勤。

而洪州蔡勤那邊,也能猜到征討大軍的大致行軍路線。

原因很簡單,以這個時代的交通條件,能供大量軍馬行軍的道路本就不多,更別提氣候溫和植被更多的江南了。

你要是硬帶著幾萬大軍一頭紮進深山老林,啥也不管,就是要速度、要用奇,那後勤運輸怎麼辦?

後排想奶你都費勁。

說不定皇帝心血來潮,想降旨微操都找不到伱人。

真是大膽的家夥。

另外,大軍開拔後,前鋒、前軍、中軍、後軍等是分批上路的,為了配合統帥提出的戰略目標,開拔前都會提前商量好各自的行軍任務。

比如,某某軍,某某日,必須按時抵達某某地方。

你若是出門之後,主觀能動性極強,一拍腦袋帶大夥走了個路邊農夫獵人提供的「便捷新路」,萬一迷路或遲到了怎麼辦?

嗯,不僅出乎敵人意料,還超乎了自家統帥意料。

這就叫違背軍令,延誤戰機。

反而是眾所周知的常見大路,前輩們打仗時都走了千百遍了,最容易在大軍開拔前,估算出大致的行軍時間的。

所以老老實實走規劃好的正路就完事了,不僅方便後勤,還不容易「延誤戰機」。

這種種現實因素,也導致有些地方,成為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成為了一處地界的重要門戶必經之路,甚至成為了攻守易行的轉折點。

因為這是以騎兵、步兵等兵種為主力的千百場古代戰事中,老祖宗用一次次血淚總結扌莫索出來的,兩軍必須爭奪它、必須碰撞在此地、後勤難以繞道必須經過它……

大堂內,歐陽戎瀏覽完畢,放下最新前線戰報。

最近歐陽戎晚上修煉《真誥》之餘,也在默默學習這個時代的兵書,生出了一些前世不親臨就難以琢磨到的感悟。

有時候,對於後方駐守官員們而言,前線沒有大的消息傳來,反而是好消息,

因為這代表各路軍隊正在按照戰略計劃一一執行中,目前沒有某環節拉跨、戰機延誤。

眼下,大軍出征在外,由秦競溱全權,指揮戰事,歐陽戎隻要認真配合新任的行軍大營長史,主持江州潯陽城這個後勤最重要一環的流暢運行即可。

這也給了他一個很好的機會,近距離觀摩這個時代的戰爭模式。

其實那一夜家宴,歐陽戎在飯桌上的語出驚人、揮斥方遒,是比較偏向戰略理論,更像是高參、謀士。

畢竟前世曾在鍵政群萬年潛水窺屏,高眼界的嘴炮那肯定是一套一套,說三天三夜都不帶重樣。

若是秦競溱虛位讓賢,讓他作為統帥上場,其實還是有點小虛的,雖然戰略判斷可能並沒有錯。

可是再好的戰略也需要一個優秀紮實的執行者,理論再好,轉為實操也是另一碼事。

不過秦競溱、謝雪娥、謝令薑、秦纓他們好像就是很吃歐陽戎這一套,對其視野和戰略驚為天人。

這也是大乾、大周貴族政治的弊端,貴族精英壟斷一定的知識渠道,一般寒士哪裡能學到歐陽戎這種眼界知識。

普羅大眾從哪裡學來這種十指不沾陽春水、也不利於科舉考試的稀奇知識?

以科舉經試為目的導向,使得大部分寒士側重的都是詩詞歌賦、四書五經等上層精英們規劃出的路子。

所以麵對於歐陽戎這個大異類,這些壟斷軍事、儒術、煉氣術等稀缺知識的士族精英們,自然是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況且歐陽戎的戰略也沒有錯,在秦競溱這種懂行人眼裡可能極高,是領先時代的。

雖然讓他上可能頗虛,初次執行會有些笨拙生疏,缺乏實操歷練,需要磕絆磨合,但是所幸,不用他馬上來,秦競溱這員老將最不差的就是實操。

一位曾經大乾邊軍係統認證過的大周名將,含金量自不必說。

因為秦競溱也有自己的軍事方法論,對歐陽戎的方法論更多的是對同類「廚子」的欣賞,是取長補短。

當下秦競溱親自上場,正好方便歐陽戎悄悄學習軍事實操,順便補全一些前世、後世的認知差異。

這些日子,他每日不缺席的觀摩線報、後勤,認真看完後,勤動手做筆記,便是此理。

歐陽戎有些知識體係領先時代不假,但是不去接地氣,不融匯貫通,那也是白搭……

所以學習不能停。

這一點,歐陽戎十分有自知之明。

另外,因為地理位置,江南道富饒的東南各州正通過長江航道源源不斷的輸送物資、與南下北地兵源到江州,潯陽城赫然成了一處最重要的轉運節點。

雖然算是戰時前線,但是危機危機,危險之中也孕育暴利機遇,有不少東南商賈冒險,運貨而來。

還有西南邊紛紛東逃的官員士人、豪富大賈們,也源源不斷的在潯陽渡下船落地。

這變相促進了潯陽城「戰時經濟」的繁華。

歐陽戎這個主持民務的江州長史倒是成了他們這些外地人眼中位高權重的熱門大人物。

不過歐陽戎沒空打他們秋風摟錢,他白天的重心,主要放在了建造潯陽石窟的佛像上。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此話一點也不差,此乃國本,哪怕前線征討大軍與匡復叛軍即將兵戎相對,可是江州這邊,江州大堂與朝廷交流的公文,說的最多的,還是涉及「國祀」的東林大佛建造之事。

此事被勒令不準延誤半分。

甚至某位冷冰冰的宮裝少女還不時過來查崗催促。

歐陽戎有些無語,不過也沒有多言,前幾日他把「大慧高僧」從龍城大孤山喊了過來,借助這次江南道以西的豪富東逃聚集潯陽的機會,讓善導大師拉了不少有錢的虔誠禮佛之人慷慨解囊,投錢建造石窟,這又節約了一筆成本。

正堂內,等到元懷民在鍾聲下踩點走進門,給他丟了點這月的民務,歐陽戎垂目思索片刻,瞧了眼門口地板上的燦爛陽光,喊人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誰說我是軍工廠?我告你誹謗! 風起2005 木葉:從被綱手領養開始 穿書八零,小寡婦卷成富婆 劍嘯諸天:從移花宮開始求道 貴妃娘娘寵冠後宮 深淵魔龍 重生九零被大佬盯上的我隻想種樹 穿成女配後她靠演技橫掃娛樂圈 領主大人是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