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撿漏寶藏(1 / 2)

加入書籤

第117章 撿漏寶藏

鄣縣,秦為鹽川寨漢設障縣,

意為西部陲障,唐時又改名為鄣縣。

如今的鹽井寨和鄣縣僅一河之隔,

曾經,寨子六條街道從半山通向鄣河邊,五大市場從河灘延伸進街坊。

前來迎接的是官鹽場的一名絳公服鹽吏,他指著麵前的一片蕭瑟廢墟,感嘆的追憶著曾經的繁榮。

「鹽井寨曾有六街五市,柴市上每日無數柴薪交易,人市上流動著各行各業的能工巧匠,旅店市迎送著四麵八方鹽商販夫,日雜市周轉著各種日用百貨,鹽市集散著各式鹽。

馬幫、騾隊、驢隊、貨擔、挑夫、背夫、車隊,九條鹽道四通八達,運走了如雪似銀的鄣鹽,也帶走了鄣縣的皮毛土貨,帶來了糧布馬匹錢帛·····

咱這裡是遠近聞名的不夜城,井台上水車隆隆燈光灼灼,燒坊裡爐火熊熊霧騰騰,街巷間駝鈴聲、馬蹄聲、叫賣聲不絕於耳,直至東方白。

鄣鹽一業興帶動百業旺,寨子裡五行八作興盛,行醫的、教武的、開賭場、勾欄的,求神問卦的,咱這裡行行皆有,整個隴右,咱這裡最是熱鬧。」

盧懷讓指著麵前那破敗的景象,「這還有個甚?」

「哎,都是該死的突厥人,他們突襲燒殺搶掠,把鹽神公公的廟都給打砸了,後來羌人又來趁火打劫搶鹽,灶戶、燒手們跑了,九條鹽路也堵了,四麵八方的鹽販們也不來了。

甚至如今鹽神公公都跑了,鹽井裡不出鹵水了。

「把鹽井寨以前的灶戶燒手都召回來吧,還有本地豪強們,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起把鹽井寨重新清理,一起把鹽神廟重建。」

還有一堆堆白花花的土堆。

曾經是鄣鹽興盛象征的那遍布寨中的百餘座灶房,那到處碼放整齊的柴草垛,現在都隻剩下一堆堆灰燼。

醫院鎮也將進駐寨中。

「因為鹽神廟不鎖起來,鹽神公公就會跑去鹽官寨會鹽神婆婆,鹽神公公一走,鹽井就不出鹵水了,熬不成鹽,所以必須得留住鹽神公公,每年僅四月的時候讓他們相會。」

「那是鹽嗎,怎麼突厥人、羌人沒把鹽帶走?」

鄣鹽既然能夠一直到後世都很有名,那不可能說沒就沒了,而且按這本地鹽神公公會鹽神婆婆的傳說故事來看,以前這裡也是偶爾會發生鹵水沒有的情況的。

對於這位新來的鎮將,大家也都抱有幾分將信將疑的態度,本地豪強們也都陸續回來,雖然現在不出鹵水了,可萬一恢復了,他們不守著,那以往打下的基業有可能就被別人霸占。

不過懷玉目光卻看上了那些一堆堆的芒硝堆,這些無人問津的堆堆,在懷玉眼裡那可是寶貝啊。

為何把大禹供為鹽神,鹽吏也不知道,但他知道在成州的鹽官寨,還供著一位鹽神婆婆。

若是羌賊、盜匪勢大,那麼遊奕兵隻須要查明蹤跡,立即報告到鹽井寨的鎮司,懷玉自會去與河對岸縣城裡的平樂統軍府的程處默、武懷義他們商量,甚至是與渭州、秦州都督府衙商議調兵圍剿。

灶戶和燒手也沒剩下幾個,柴客、鹽商、馬幫等都不見了蹤影。

大唐立國後,也在這裡設立了官鹽場,但民間鹽場仍占大多數,煮鹽坊百餘座,無數灶戶、燒手,還有無數的柴客專供柴草,也引來無數鹽販和馬幫。

西南四條通往岷、洮、階、蜀中方向的木寨嶺、東紮溝、分水嶺、黃家山,各設一遊奕所。

手工製鹽其實也並不復雜,取鹵、裝水、燒鍋、熬煮、裝鹽,第一要素是鹵水,有了鹵水才能煮鹽。

盧懷讓轉了一圈,特意從三口鹽井取了水上來,嘗了後皺眉,潑在地上也沒反應。按鹽吏所說,鹵水好的時候,把井水往地上一潑,很快能形成一層白霜。

他僅在寨中設立了鎮司,留有一隊鎮兵。

其它都是次要的。

不過懷玉卻沒把所有鎮兵都駐於此。

每個遊奕所負責遊奕巡防一路,並於其險要處設立所堡,每遊奕所還要兼管本道的烽鋪,其各烽鋒裡的烽丁,則是本地征召服役的民壯。

如今鹽神公公的廟殘破,裡麵的鹽神像也毀了。

隋朝恢復鄣鹽生產後,因大隋不設鹽禁不加鹽稅不專賣,使的鄣鹽產業興盛,這裡工商活躍,成為西北最大的井鹽場之一。

「各遊奕所統遊奕鎮兵、戍卒、烽丁,各巡守一路,保證鹽道通暢,同時也還要檢查過所、巡查鹽貨、核查稅務。如有賊盜、羌夷敢攔路剪徑、搶掠商貨,直接緝拿剿殺。」

鹽吏帶著懷玉他們來到上井。

「我可以畫符做法,溝通鹽神,隻要咱們為他重建鹽神廟,並重塑神像,鹽神公公自然歸位。

懷玉一番研究,認為鹽井裡不是沒鹵水,應當是含量不足,有可能是因為停止取水後導致濃度下降等原因,可以洗井,把井裡的水都取上來,等新的泉水引來,可能濃度就夠了。

對這位白袍總管,大家也是久聞大名,特別是隴西一戰馭雷破敵這一出那現在無人不知了。

「小井隔一條鹽河,原來上麵修有一條鹽橋相通,但如今也被燒毀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娛樂秦時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領主模擬器 穿越後,我有一顆綠化星球 解約後,我倒欠金主三千萬 係統流主角的我加入聊天群 我真不會輔助 人在諸天隨心所欲 精靈:訓練家真司 我在南韓做財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