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太監要來了】(1 / 2)

加入書籤

院子裡有秋千,鄭元儀單腳立在上頭,另一隻腳輕輕蹬地,搖盪著遠觀朱銘在那舞鐧。

李秀秀過來推她,姑嫂倆說起悄悄話。

破空聲不斷傳來,朱銘越舞越起勁。

拿著這玩意兒上戰場,見到敵人就掄過去,管你著幾層甲,通通砸得內傷噴血。

鄭泓站在旁邊都看傻了,他玩過這把鐵鐧,雙手揮擊都吃力,朱銘居然能單手耍弄那麼久。

這得多大的力氣啊!

朱銘放下那把鐵鐧,又拿起兩米多長的鐵槍,問道:「這不是純鐵的吧?」

「中間有一段木頭,」鄭胖子解釋道,「工匠說,加了木頭,再包竹片,這樣才有韌性,而且使起來沒那麼重。」

史書上有許多鐵槍記載,比如五代時期的王敬蕘,擅使三十斤重的鐵槍。換算下來就是198千克,比健身房裡的槓鈴杆沉一些,非常符合那個長度的鐵器重量。

實物出土也有,湖南資興就出土兩杆東漢鐵矛,通體皆為熟鐵打造。

傳統的馬戰槍杆,裡層木芯,外貼竹片,裹以絲線和皮革,最後塗上一層大漆。

如此既堅且韌,馬槊杆也是這樣打造的。

但復合槍杆,造價比較昂貴,普通士兵根本用不起。

朱銘手裡的鐵槍杆,也刷了一層大漆。

中間有一米多長的杆身,隱約可見一圈圈鐵絲,是用鐵絲代替絲革,加固纏繞硬木芯和竹片。

(注:金屬絲拉拔技術,漢代就有了,主要用來拉金絲。宋代出現了鐵絲拉拔技術,但還隻能一根一根拉,發展到明代可以同時拉四根、八根。)

工匠怕全鐵太重,三四十斤拿不起,於是自作主張搞成半木半鐵。

朱銘橫托鐵槍中段,槍頭方向慢慢下沉。

這把鐵槍的重心不是很靠前,隻要力氣足夠大,使用起來反而比木柄槍更順手。

可惜,朱銘的槍術暫時不精,在山寨裡僅練習過簡單戳刺。

他抄起舞了幾下,又接連刺出,反復把玩,愛不釋手。

「大郎,你要這些兵器作甚?」鄭泓忍不住問。

朱銘笑著說:「出將入相,今後或許要上陣殺敵,練好本事定能派上用場。」

說完,又拿起那把弓。

普普通通的製式柘木弓,是從興元府買來的成品。

鄭泓解釋說:「訂製一把好弓,須等一兩年時間,隻能在弓箭鋪子買現成的。」

「能用便可。」朱銘並不挑剔。

他把弓箭背好,又將鐵鐧懸在月要間,繼而握起鐵槍佇立,油然而生一股男人的浪漫。

如果再穿戴盔甲,跨上戰馬,就全套齊活了。

鄭元儀姑嫂倆,站在秋千那邊,直看得眼睛發光,這樣的男兒太威風了!

臨近中午,家仆來請吃飯。

朱銘放下兵器,跟隨鄭胖子一起過去。

女眷與孩童沒來,因為鄭家人丁太興旺。鄭泓有一個兄長,兩個弟弟,還有幾個姐妹,大部分都已經結婚生子,全家到齊就人數過多。

就連鄭泓的兩個弟弟都沒來,隻他與大哥出席作陪。

「這是俺的長孫鄭沅,平時在商號裡幫忙做事。」鄭嵐介紹說。

鄭沅拱手道:「見過朱相公,見過朱大郎。」

父子倆先後回禮。

桌上菜餚很豐盛,而且是羊肉為主。

有烹煮的羊排骨,有煎羊白腸,還有羊肉、羊雜、杏仁熬的湯。此外,就是雞鴨鵝,另有兩個蔬菜。

雖然有蘇東坡形象代言,但豬肉還是上不得台麵,鄭家這種大商賈是不吃的。

鄭沅這位公子哥,主動給父子倆斟酒,語氣輕佻道:「兩位來洋州,可曾去過如意樓?那裡的女娘,個個秀美溫婉,俺有一位相識……」

「咳咳!」

鄭嵐連聲咳嗽,打斷大孫子的發言:「老朽先敬二位一杯。」

「不敢當。」朱國祥舉杯相迎,自動忽略鄭沅剛才的屁話。

鄭胖子已經夠紈絝了,看這樣子,他的大哥更不著調,朱銘對鄭家的評價又低了一些。

但也更加放心,等今後起兵造反,這樣的家族很好拿捏。

推杯換盞,酒過三巡。

鄭嵐不經意間說道:「聽聞大郎今年十六歲了,還未曾有婚約。如此英才,怎能少了良配,不如俺幫忙物色一位。這洋州三縣,閔、王、鄭、李四家最有教養,女娘個個溫柔賢惠,總能為大郎挑一個最好的。」

朱銘婉言拒絕:「晚輩立誌向學,暫時沒有婚姻打算,辜負老先生好意了。」

「科舉要考,婚姻也不能耽誤嘛。」鄭嵐笑道。

朱銘說道:「再過幾年也不遲。」

鄭嵐隻能閉嘴。

宋代晚婚還是很普遍的,許多名臣大儒,都是二十歲以後才結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鄰家今天也很可愛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重活1998 加滿悟性的我打爆邪祟 木葉:從遇見大筒木輝夜開始 非人少女,請放過我 我輩女修當自強 犁漢 鬥羅:黑暗律動,狩獵諸神 從撿機緣開始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