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9【生意開張】(1 / 2)

加入書籤

北宋的東京城,依舊以「某某坊」來確定位置,但裡坊製實際已經取消,官方文書都是記載「某某廂」。

朱銘承包的官炭場,位於城南左軍廂。

以前這裡是有軍營的,現在隻剩下民房,禁軍士兵跟老百姓沒啥兩樣。

城南左軍廂這個片區,本地加上外來人口,估計在三萬人以上,他們就是朱銘的主要客戶。

朱院長即將抵達京城時,朱銘的店鋪開業了。

太學生們也搬到城南校區,距離「探花煤行」僅十分鍾距離。

今天正好是節假日,陳東、朱鬆、勾龍如淵等太學生,攏共好幾十人前來捧場……雖然他們也沒啥可買的。

隻見正門掛著一塊牌匾:探花煤行。

外麵有幾副招子,寫著「蜂窩煤球,便宜耐燒」、「兼售各色煤爐」等字樣。

大清早的,已有購煤百姓開始排隊。

這並非朱銘在搞促銷活動,而是石炭司整頓市場,又拍賣完諸多官辦店鋪,與東京炭行達成口頭協議,今天所有煤炭鋪子一起降價。

內城區,煤炭統一價每斤7文。

外城區,煤炭統一價每斤6文。

城外及郊區,統一價每斤5文。

百姓在哪裡買煤炭,官府和炭行管不著。但如果是店鋪配送,不得超出經營範圍,否則將被官府和炭行聯手打壓。

也就是說,朱銘如果送貨到家,隻能在城南左軍廂內配送。

「招牌寫的是甚?」

「探花煤行,官店改私店,聽說是探花郎買撲了。」

「咦,蜂窩煤球又是啥?」

「哪有蜂窩煤球?」

「招子上寫著的。」

「……」

購煤百姓,一邊等候,一邊聊天。

煤炭在東京屬於絕對賣方市場,全靠官府和炭行維持商業秩序。對於升鬥小民而言,能降價他們就笑開花了,硬要賣高價也隻能咬牙買下。

如今還算好的,就算隻買一斤,店鋪也不得拒售。

換成幾十年前,最少得買一秤(15斤)。

門板從內卸下一塊,兩個夥計走出,把門板全部拆完。

一隻隻煤爐,一塊塊煤球,被搬到門口擺放整齊。

朱銘騎著馬兒過來,白崇彥和閔子順,也乘坐驢車前來捧場。

白勝抱著一塊木板,石彪手裡拿著錘子和爆竹。

劈裡啪啦一陣爆竹聲響,朱銘吩咐道:「把木板釘上!」

木板上寫了首詩,朱銘的書法水平有限,於是免費請陳淵執筆。

白勝將木板釘在門口牆壁,陳東念道:「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朱鬆拍手贊嘆:「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好詩,好句,不愧是朱先生的手筆!」

老百姓可不管那許多,一股腦兒往前麵擠。

他們是來買散煤的,大都直接買一秤,有的乾脆買兩三秤,生怕哪天又漲價了。

「買炭一秤,承惠七十五文!」

夥計稱炭完畢,扯開嗓子大喊,掌櫃的開始收錢登記。

煤炭鋪的掌櫃與夥計,皆在本廂招聘,而且通過中介簽署合約。

必須是有家庭的常住戶,還要請鄰居做擔保,防止他們盜竊財物跑路。

今天的第一位客戶,背著15斤煤炭出來,卻見探花郎正在門口生火,他忍不住站在旁邊觀看。

用刨花引燃之後,又放進去幾塊木片,接著便塞入奇怪的煤球。

那些煤球全是孔洞,等待好一陣,似乎都沒啥反應。

朱銘放上一口陶鍋,還在鍋裡摻了井水。

家中有事的百姓,觀察片刻就轉身離開。更多人卻圍上來,想知道探花郎究竟在乾啥。

「水開了,水開了!」

有人喊道。

朱銘拿起鐵蓋子,將爐口給蓋上。

煤爐內部缺少空氣,炭火立即變小,但鍋裡的水依舊在沸騰,隻不過沒先前沸騰得那麼厲害。

根本不用過多解釋,好多人都看明白了,這種爐子可以控製火候!

終於有人忍不住問:「探花郎,這爐子怎賣的?」

朱銘說道:「一芯爐80文,兩芯爐100文,三芯爐150文。普通人家生火做飯,買一芯爐便可。兩芯、三芯煤爐,是賣給食肆酒樓的,炭火可以燒得更旺。」

「這煤球怎賣?」又有人問。

朱銘說道:「8文錢一個,每個兩斤重。」

炭行那邊,沒有規定煤球的價格,畢竟都是用邊角料做的,數量很少並不影響市場。

「噠噠噠噠!」

侯宣騎馬奔來,老遠就笑道:「成功賢弟,聽說你店鋪開業,俺來給你送賀禮了!」

他爹侯蒙是中書侍郎(副宰相),雖然在奸黨的掣肘下,已經很難行使實際權力,但尊貴身份還是擺在那裡的。

家裡賊有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鄰家今天也很可愛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重活1998 加滿悟性的我打爆邪祟 木葉:從遇見大筒木輝夜開始 非人少女,請放過我 我輩女修當自強 犁漢 鬥羅:黑暗律動,狩獵諸神 從撿機緣開始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