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0691【朱皇帝要辦神童班】(2 / 2)

加入書籤

今年是大明開國以來,各省第一次舉行縣試,也是創立科舉以來第一次舉行縣試。

以前沒有縣試的,士子直接參加州試,過關者即可進京考進士。

如今卻是縣試取童生、府試取秀才、鄉試取舉人,每一級考試取得的稱號,都可以保留三屆科舉。

三屆還沒往上考中,舉人降為秀才,秀才降為童生,不像以前那樣沒中進士就得重考——朱家父子反復商量,還是決定不讓舉人秀才一勞永逸,連續三屆考不上就得降級。

至於舉人秀才的特殊優待,抱歉,跟宋朝一樣啥都沒有,隻能進京考試時免費坐車坐船。

秋天即將舉行縣試,翟汝文打算趁此機會,請求大明重開童子科,也就是所謂的神童試。

但神童試的附帶含義,其實跟天人感應有關,現在還能不能再提呢?

翟汝文有些拿不準,於是在散朝之後,請求私下覲見皇帝。

「童子科是什麼流程?」朱國祥對此真不明白。

翟汝文詳細解釋道:「前宋的童子科,由地方官舉薦神童,再由轉運使或提學使進行考核。

若是考核通過,則送入京城由中書省復考。

一般而言,前宋皇帝會親自考神童。

屢次考核皆通過的神童,則立即授予寄祿官,令其繼續認真讀書,待年齡稍大些授予差遣」

朱國祥點頭道:「如此做法,倒是沒有什麼漏洞」

神童試這種玩意兒,最早出現於漢代的舉薦製,而且當時的評價標準是道德。

舉個例子,俺老王家屬於世家門閥。

我有一個兒子,七八歲的年紀,這小子一看就孝順啊。

小孩就有如此高尚的品德,得趕緊找個朋友幫忙舉薦。

朋友正好在做刺史,見到我兒子立即驚嘆,直呼是百年不遇的神童。

然後,我兒子就嶄露頭角了。

等年齡稍大些,再找個名家點評一下,輕輕鬆鬆以品德名揚天下。

舉薦神童發展到宋代,取消又恢復好幾次,漸漸變得成熟起來。

因為,宋代皇帝也喜歡神童,經常親自進行考核。

蒙誰也不能蒙皇帝啊,否則要吃掛落的,地方官從此不敢胡亂推薦,送到京城的基本都屬於真神童。

最知名者,便是晏殊。

見自己提拔的新任首相,對恢復神童試非常積極,朱國祥決定給些麵子:「可讓州縣官員舉薦神童,由各省的提學使進行初試。

通過初試的神童,送到京城由皇帝親自復試。

但是……」

翟汝文抬頭看向皇帝,不曉得又要怎麼改革童子科。

朱國祥說道:「皇帝親自復試通過的神童,不能直接授予官職。

可在太學開設神童班,擇名師進行教導。

這些神童學問精進之後,可參加太學舍試,也可參加禮部會試。

如何?」

「陛下聖明」

翟汝文聽明白了,就是不立即給官做。

朱國祥又說:「如果地方提學使,多次推薦神童不合格,其政績是要大打折扣的!」

翟汝文說:「應當如此,可防止提學使為求政績濫竽充數。

敢問神童年齡定為幾何?」

朱國祥問:「宋朝是多少歲?」

翟汝文道:「漢唐的神童,在十歲以下。

唐中期改為十二歲以下,前宋則定為十五歲以下」

朱國祥說道:「十三歲以下吧,都十五歲了還神童什麼?讓他去考科舉就行」

「是!」翟汝文拱手應諾。

朱國祥心裡卻在琢磨別的,今年全國估計會送來第一批神童。

到時候他親自進行復試,稍微聰明者就予以錄取,然後扔到太學的神童班,重點教授他們數學和物理知識。

一大群神童,他們的儒學基礎已經過硬,又全部認真學習數學物理。

嘿嘿,有點意思。

等十年、二十年之後,一批又一批的神童,經過了自然科學的洗禮,不知道會出現多少妖孽天才般的人物。

朱國祥越想越得意,跑去給兒子炫耀:「怎麼樣,我這想法有搞頭吧?」

朱銘豎起大拇指:「陛下真牛逼!」

朱國祥聽得有點不爽,數落道:「你好歹也是當世大儒,能不能用一點別的形容詞來誇人?」

「別人不曉得,朱院長你還不知道?牛逼是誇人的最高評價,」朱銘也開始暢想,「隻須二十年,就算每年隻錄十個神童,那也有兩百個天才少年。

他們的學習能力超強,又精通物理數學,恐怕會開啟真正的科學時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鄰家今天也很可愛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重活1998 加滿悟性的我打爆邪祟 木葉:從遇見大筒木輝夜開始 非人少女,請放過我 我輩女修當自強 犁漢 鬥羅:黑暗律動,狩獵諸神 從撿機緣開始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