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河道(1 / 2)

加入書籤

薑棉最後想到了那片紅薯地。

算一算時間,紅薯應該長得也差不多了。

扛起一把鋤頭到地裡試挖了兩窩,兩大串紅薯隨著被拎起的紅薯藤而落土而出,一棵藤上掛著十來個紅艷艷的紅薯,每一個的個頭都不小。

感受著手裡沉甸甸的重量,薑棉感到很滿意。

照這個結薯量來看,產量低不了。

薑棉叫來小夥伴,小半天就把紅薯給挖完了。

收拾乾淨以後分成三堆,把其中一堆給五奶奶搬過去。

剩下的紅薯,其中一半被洗乾淨擦成絲曬乾,這是明年雞鴨和豬的飼料。

另一半放在院子裡麵晾乾表皮的水分以後,就放在廚房裡,想吃隨時都可以拿來煮。

紅薯挖完了,地也不能空著,要棉選擇了一些可以肥地的牧草種子撒了下去。

薑棉把這段時間要忙的事情弄得七七八八了,修建河道的通知下來了。

薑棉跟小夥伴們都分到了第一批知青裡。

要修的那段河道離鈴木生產隊不算太遠,也就半個小時的路程。

他們也就不需要在外麵過夜,不過得早出晚歸,加上勞動量比較大,中午大家都不回來。

午飯由生產隊負責,找人就近搭灶做飯。

這條河道由兩個不同的公社負責,每個公社下麵的生產隊各自負責一段。

鈴木生產隊負責的那一段,正好在淤泥灘裡。

看著這一片爛泥灘,鈴木生產隊的社員們都苦著一張臉。

在爛泥灘裡築河堤。

這個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啊。

俗話說,爛泥扶不上牆。

他們現在要乾的活,不是把這些爛泥扶上牆,但是要用這些爛泥築成牆。

任務是上麵下達的硬性指標。

大家隻好硬著頭皮把爛泥往上麵堆。

結果可想而知。

堆成的泥牆沒到幾十厘米高,就再也堆不上去了。

這一鏟泥還沒放上去,上麵的已經慢慢攤下來了。

乾了半天都是白費功夫。

有人泄氣地把鏟一扔,就開始罵娘。

「什麼狗屁任務,根本沒法乾呀!」「對啊。

給我們分這麼一段爛泥灘,是不是跟我們有仇。

」「老子不乾了,誰分的讓誰來乾!」第一天開工,帶隊來的是李國強。

他看了一眼那幾個鬧事兒的人,忍下了心中那口氣,臉上不怒而威,緩緩道:「是不是真的不想乾啦?不想乾的站出來。

」這下沒人吱聲了。

李國強繼續道:「有點困難就撂挑子,發脾氣。

要是都照你們這樣子來,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了。

要做成一件事情,有困難是正常的。

但我們可以想辦法解決。

一個人想不出來,兩個人想,兩個人想不出來,就大家一起來。

現在我宣布,誰能想出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

獎勵100個工分。

薑棉剛才就在想這個問題。

她好像在哪裡聽說過這樣的事情。

淤泥,築堤。

哦,她記起來了。

是她上輩子的父親跟她講的。

90年代的中後期,薑棉老家那邊對蝦的價格開始高漲。

有點錢有點野心的人家,紛紛圍海築塘養蝦。

挖掘機在當時還沒有普及。

圍海築塘隻能靠人工來做。

海邊附近村子的村民,在閒暇時間,紛紛以村子為單位,組隊去給人家乾活掙錢來補貼家用。

薑棉的父親也是其中一員。

別以為這隻是體力活。

遇到問題的時候還是要靠腦子來解決的。

薑棉不記得父親為什麼會跟她提起這件事了。

不過他記住了一件事情。

他們村的築塘隊是遠近聞名的,很多別人乾不了的活,隻有他們村的人能乾。

具體的例子,父親跟她講過一件。

有一戶人家選的蝦塘的位置就在一片灘塗裡,四周全是淤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原書的渣攻被我攻了[穿書] 千仞雪判我死刑,臨死前記憶曝光 特攝:從迪迦奧特曼開始 鬥破之我即正道 末世:這個NPC太猛了 瞎琢磨修仙 東京:我的百鬼繪卷 四合院:躺平人生 重生之財閥家的太子爺 四合院:別惹我,我隻想當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