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120(一更) 南宮大火(1 / 2)

加入書籤

南宮大火

盧植目送著曹操離開, 在翻身上馬之際又朝著那火勢興起的方向看去,神情中不無憂心之色。

即便隻是意外失火,也不是什麼好消息。

在中平二年的火災後, 一度於洛陽中有過傳聞,說的是當今天子德行有虧,方有天降之火, 正值帝王交替之日,更不能有這等短板流言。

而若是人為之火

這也就更是麻煩了

洛陽皇城的壁障同時也是那皇權的保護, 縱火更是對皇室威嚴的蔑視和挑釁。

誰也不曾料到在此時會橫生這樣的變故。

起碼在原本劉宏的設想中沒有。

盧植先有平定九江之亂的戰功, 後有在黃巾之亂中擒殺張角的功績, 便是隨後劉宏忌憚於他的戰功, 給他的也是尚書令的官職,作為內朝首官。

加之盧植師從經學大儒馬融,自身在學問上也造詣匪淺, 又栽培出了不少弟子。

無論是從官職、履歷還是自身的硬實力上, 盧植都當得起這個穩居中央的輔政大臣。

然而在何進入南宮反遭殺害的當口, 一心隻想著鏟除掉宦官勢力、恢復到兩次黨錮之禍前情況的世家, 根本沒有被張讓提出的等候盧植和劉虞到達後決斷的說法給震懾住。

在袁紹問及是否可趁著這個機會行動的時候,袁術朝著地上董重與何進的人頭看去, 很快做出了選擇。

當然更準確的說, 隻有董重的人頭。

因為此時同在此地的車騎將軍何苗已經將何進的頭顱摟在了懷中, 放聲悲哭。

袁術實有幾分看不起這位外戚, 然而在此時, 對方卻也未嘗不是一把好用的刀。

那些宦官極力想要如了先帝的意思,將劉協給捧上皇位,他們自然也是得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的,或者說是遮羞布也沒錯。

比如說, 劉辯。

袁術開口道「車騎將軍隻怕還不是哭的時候,若是讓對方拖延時間的目的達成,讓皇子協登基,他們這些篡逆之輩明日就為從龍之臣,哪怕是先害死了驃騎將軍,又殺大將軍,他們也可解釋為權宜之計。」

「董氏並非隻有董重一子,還可再有大將軍,可將軍屆時該當如何自處」

何苗的哭聲頓時停住了。

他妹妹何皇後本就是從民間擢選入宮,他們何氏彼時雖還有那麼幾個閒錢,卻絕算不上有盤根錯節的氏族關係。

若是劉協上位,董太後因董重之死而要對他們發起清算,他們連一點風險抵抗能力都沒有。

今日死的是何進,明日死的就是他何苗

不,哪怕他們有氏族背景也沒有用處,便是那昔日的和熹皇後死後,真正大權在握的漢安帝還不是將鄧氏一族清算殆盡,哪怕和熹皇後在位時對族人屢屢勸誡限製低調行事,也沒能攔住帝王的屠刀。

他何苗又怎麼會有例外。

一朝天子一朝臣,向來是這個道理。

他抹了抹眼淚,朝著袁術看來,問道「公路不必多說,且說如何行事便是。」

袁術伸手指向了前方的宮門,說道「我等懷疑那些閹宦手中的詔書為偽造,大將軍窺破其中真假,這才慘遭對方殺害,若令其奸計得逞,我大漢權柄必將為此等賊人所把持」

「長幼顛倒,綱常紊亂,此為取禍之道。值此之時,不可再有所顧忌,便是有觸犯禮法之處,也乃是為保大漢昌盛不得不為之事。」

「不若我等殺進南宮,擒殺張讓趙忠這等佞幸之輩,將皇子辯救出,扶持名正言順的中宮嫡子登基」

何苗明知袁術這話有不少是為了對方自己的利益,張讓等人敢說讓盧植與劉虞前來輔佐新任陛下,或許還真有些站得住腳之處,但

但他也是要為自己的命努力一把的

現在這些世家出身的體麵人,給他將動手的理由都想好了,那他還有什麼好顧忌的。

猶豫是死,冒犯皇權頂多就是責罰而已,兩害相較取其輕,他一個屠戶都會做這思考

隻是

「公路啊,」何苗想通了這決斷,卻還是不免麵露苦色地朝著袁紹袁術這兩兄弟看來,說道「這洛陽南宮之中,而今集齊了西園八校中忠於張讓這等賊人的不少部從,加之居高臨下,實不是我等能輕易攻破的。」

「不,好打。」袁紹朝著宮牆方向看去,臉上並無多少慌亂,搶先回道。

若是先前曹操還在南宮之中,以他對對方本事的了解,或許會對他們造成些麻煩。

可他們剛才還得到了消息,曹操自那頭突圍而去,顯然正是為了要找盧植,那便好辦了。

這些宦官中,即便是蹇碩這個被劉宏寄予重托,抬到西園八校尉之首地位上的,其實也沒經歷過多少真刀真槍的較量。

這不是一句有勇略就能改變的事實。

區區一個紙老虎罷了

袁術接話道「不錯,我等放火便是。」

「放放火」何苗驚愕萬分。

但他的意見顯然不那麼重要,袁紹袁術所要的也不過是他一個支持的態度而已。

別看何進這人蠢是蠢了些,但以他這種對武將推心置腹的行事方略,多得是被他從微末中提拔上來的人願意為他賣命。

就比如說此刻,聽聞了袁術火燒的計劃,甚至不必他本人親自執行,那何進麾下的吳匡、張璋等人早已經站了出來。

這等莽夫所奉行的正是有仇必報,在此時又哪裡會去顧忌什麼皇權的威嚴。

還在何苗猶豫之際,這南宮大門就已經起了大火。

而這一個開端發起,讓他咬牙也隻能做下去。

若是僭越過後,他能成為大漢的大將軍,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一把火也同時讓南宮之內的守軍和張讓等人驚恐萬分。

因為與此同時,袁紹已經快速讓人將袁隗接來了此地,以其曾為三公,如今也在太傅位置上的身份,喊出了一個著實體麵的口號

奉先帝遺詔,誅殺宦官

袁隗手裡哪裡有什麼先帝遺詔,但後麵再補就是

如今要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打破局麵,又不是真要手續流程走個齊活。

隻是他們並未留意到,在這個進攻的決定下達之際,同在此地的董旻朝著自己的其中一位心腹吩咐了兩句,那人便迅速策馬離開了隊伍。

董旻雖自己少了幾分本事,卻也知曉這等大事,他必須要通知給距離洛陽不遠的董卓知曉。

人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所以也人人都沒在按照劇本走。

劉宏若是看到這一幕,也不知道會不會後悔,正是因為他買賣官職,買賣關內侯的金印紫綬,才讓皇權變成了一個一戳就破的虛影。

他覺得隻能忠於皇權的張讓等人,確實沒有背叛他,也嚴格執行了他留下來的計劃,可他們他們守不住南宮

他們也守不住大漢岌岌可危的天子尊榮

當這把在南宮外燒起的大火一直燒入那宮城之中,城外鐵蹄飛踏而來,那先一步垮塌的青瑣門落地,發出了一聲沉悶聲響的時候,發出悲鳴的好像並不隻是這座宮城中的宮室木梁,不是四分五裂的城門,而是這個終於走向了末路的王朝。

將夜間天色都給照亮的火光,一時之間讓這些南宮中的守衛與宦官都驚駭莫名。

「瘋了,這些人都瘋了」張讓喃喃開口,腳步後退。

到了這種時候,他又怎麼會看不出,一個最大的意外已經出現在了先帝的計劃中。

不過他到底還有那麼幾分急智,也在此時果斷地做出了兩個決定。

先前為了防止何進直接攻殺,他是將玉璽給藏好了的,哪怕此時火起也絕不會讓玉璽被人發現。

那麼他要做的隻剩下了

他一把將懷中的一道詔書塞入了鮑鴻的手中,「鮑校尉,你與喬侯早先便有交情,而今情況,陛下的後手也必須用上了,請你攜麾下人手殺出,直往並州而去。隻要喬侯從塞外回返,立刻讓她率領並州虎士,進京護駕」

「聽明白了嗎」

張讓語氣急促,卻也將這道指令交代得很清楚。

先帝是有些防著喬侯的,可事到如今,也唯有喬燁舒能有此等力壓群雄的本事

鮑鴻來往過並州,最不容易在貿然闖入中引發誤解,無疑就是傳送這消息的最好人選。

張讓已經無暇去分辨這鮑鴻是否有可能是旁人的人手,隻能將這個責任交給他。

好在鮑鴻確實沒有什麼別的想法,立刻將聖旨給揣入了懷中,領命而去。

張讓則與蹇碩一道,立刻帶上了先帝的遺體與兩位皇子一道,從南北宮之間的直道殺出,意圖直接往北軍五校的方向撤退,看看能否與盧植會合。

但這洛陽南宮範圍並不小,他們的這番決斷絕無法快速傳遞到每一個人的耳中。

張讓等人前腳撤出,袁紹等人後腳殺了進來,還沒來得及撤離的段珪、郭勝二人當即就被砍死在了當場。

南宮之內的宦官四處奔逃。

但在此時,何止是那些有名的大宦官被殺入宮中的眾人視為必殺的奸佞小人,哪怕是些平日裡從事灑掃事項的也沒能躲過。

這顯然並不是一支隻要追擊張讓等人、奪回劉辯劉協的隊伍會做出的舉動。

但在這等混亂的情形下,誰也無法多說些什麼。

直到那隊伍直出洛陽南宮的北門,繼續追擊而去,才讓此地稍稍恢復了些平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反派養大男主後(女尊) 和頂流親弟在綜藝爆紅 動心 清晨心動 [狂飆][虎瑤]七日有幸 在規則怪談世界抽卡開掛[無限] 穿成頂流男配的隱婚妻 哄荔 魔主她不要我了 星際唯一群體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