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164(二更) 上中下策(1 / 2)

加入書籤

董卓無法不在心中激動。

他真是太缺謀士了!

但凡李儒還在他的身邊,那些為了跟隨劉協才來到長安的大臣,對他的舉措有什麼異議之時,他還能有張會說話的嘴將其反駁回去。

又哪怕他能招攬到朝堂上的文人裡,有幾個是真心心向於他的,他在關中這片沃土上,都不該像是如今這樣寸步難行。

對麵的東漢朝廷對他的種種口誅筆伐,他此時也沒有人能幫他罵架回去。

這個時候他就開始羨慕何進了。

大家都是莽夫,怎麼何進就可以擁有一批筆杆子文臣簇擁在身邊,他就得是眼下這麼個狀態。

何進一死,作為主簿的陳琳就投效到了袁紹的麾下,今年還幫袁紹寫了個痛斥董卓挾持劉協,實非正統的檄文,氣得董卓不要太牙癢癢。

現在喬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掉了他在涼州的後援,得到了羌人的擁戴,效率高到讓董卓幾乎要懷疑她是不是有涼州血統。

這也讓他更需要一位有遠見卓識的謀臣來替他謀劃,在麵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幾路進攻長安麵前,他到底應當如何自處。

喬琰一旦將拔除了最大毒瘤的涼州徹底穩定下局麵,起碼有三條路線可走,用於進攻長安。

這手握大漢帝王的福利,他是沒有享受到多少,滅亡卻已在眼前了。

是戰還是繼續轉移陣地,又或者是從何處再拉攏到一個援軍來,總得有個人來給他出出主意。

此外,他也太缺武將了。

董旻這等與他血脈相連的親人,原本比誰都會堅決地站在他這一頭。

牛輔這個女婿,偶爾腦子是不好使了一點,但好歹是有些武力的。

徐榮這種又能統兵又能打的,哪怕對方不出自於涼州,也跟他的下屬之間存在著些許摩擦,可此時他如果在的話,怎麼也能替他穩守住一路。

現在卻都已沒有了。

所以——

無論是閻行還是賈詡,若是能夠將其留下作為自己的部從,他都是要試一試的。

閻行此子還年少,有不小的成長空間。

最讓董卓欣喜的還是,他不僅在這千裡送信之中表現出了忠誠於主君的品質,還跟喬琰之間有著天然的立場對立。

出於這種考慮,他沒直接跟閻行說他並不打算出兵涼州,以防在關中空虛之下,給了東麵朝廷和並州方麵的兵馬以可乘之機,而是說道:「韓將軍的左將軍位置是天子親封的,喬琰擅自討伐,甚至將其逼殺,實為叛逆之舉。」

董卓朝著閻行的方向走出了幾步。

在這拉近的距離之下,他越看越覺得這是顆涼州地界上長出的高品質小白楊,著實令人滿意。

也或許是因為他自己的兒子早逝,這會兒瞧見個橫眉冷對不是朝著他來,而是朝著喬琰去的年輕人,更是怎麼看怎麼喜歡。

他伸手拍了拍閻行的肩膀,說道:「韓將軍的仇必然是要報的,隻是要好好籌劃一番,是引君入甕,還是直接反攻涼州。我打算與部從商量商量,將關中的守軍重新做個調配,再做出決斷。」

這便是個和稀泥的答案了。

董卓自覺這話說的也算穩妥。

果然他看到閻行的眼中閃過了一絲驚喜,說道:「相國能有此心,已不枉韓將軍對您的信任,出兵之事還是慎重一些為好。」

董卓便趁勢問道:「若真要出兵,你可願在我麾下擔任一偏將,替你先主討個公道?」

閻行想都不想地回道:「不必什麼偏將!相國若真願意替韓將軍報仇,我願為馬前卒一盡心力。」

董卓滿意了。

他自打被喬琰打到了洛陽門口那會兒開始就覺得自己諸事不順,如今可算是有一件稱心如意的事情了!

為了表現對這小將的器重,聽聞他所騎乘的馬匹在從涼州前來長安的路上受了點傷,可能會影響隨後的臨戰發揮,他當即就命人從他的馬廄裡挑選出一匹上好的送與閻行。

在他征調回涼州餘部的時候,這些人隨軍還是給他帶來了幾匹西涼好馬的。

雖在短期內已不可能有什麼和赤兔相提並論的存在,總是要比閻行的傷病之馬好太多了。

而在目送閻行離開後,他便轉頭跟段煨又問起了賈詡的情況。

要董卓看來,武將還是要比文臣容易拉攏的,就像閻行在聽聞有好馬可用於征戰之用的時候,相當給他麵子地露出了個笑容。

可文臣……怎麼說呢,起碼董卓就看不太懂王允黃琬這些人的想法。

所以他隻能跟相對來說偏向於儒將的段煨谘詢一二。

「隻靠著出身涼州的關係想要說服他為己用可能不太容易,」段煨分析道,「在前來長安的路上我跟他借著早年武威郡舊事拉近了點關係,昨日跟相國稟報之後又同他聊了聊,他說反正將他放回去,大概相國也不會甘心,還不如將他趁早殺了了事。」

董卓聽著有點心梗,回問道:「何必這麼果斷?喬琰也隻是給了他個假佐的名頭而已。一個州裡假佐能有二十多個,如何配得上他這種良平之才。」

總不能是拿著這樣的待遇,還對喬琰的忠誠能和閻行對韓遂的忠誠相比。

要真是如此,董卓要自閉了。

段煨搖了搖頭:「不全是忠心與否的問題。賈文和說他的妻兒都在並州,他的長子還在並州牧麾下任職,他不可能因為地緣關係轉投,若真如此,就等同於是將妻兒的性命給斷送了。所以他既然運氣不好被閻行劫持作人質帶往長安,不如死了乾脆,這樣對誰都好。請相國正好也能少費些口舌工夫。」

段煨沒說的是,賈詡在後頭還補了一句話。

他說,反正你們的口才也不太好,與其思考這個,還不如多拿點腦子在考慮問題上,起碼不要想出私鑄小錢這種操作。

但這話跟董卓說,大概會真讓他把賈詡砍了。

畢竟砍文士在董卓這裡也不是沒乾過的事情。

還是稍微收斂著一些來說更好。

段煨的這個決定顯然沒錯,聽聞段煨此言,董卓嘆了口氣,回道:「因家人之故不能效忠於我,也是無奈之舉。這不能怪賈文和。」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屢屢招攬文臣失敗,讓他還激起了點反骨,以至於現在對這個貌似最有希望招攬到手的謀士,董卓有著超乎尋常的耐心。

若就這麼擦肩而過,著實是不甘心。

賈詡這副不能為他所用的樣子,更是讓他一點也沒懷疑,賈詡和閻行二人的出現裡,是否有什麼人為影響的地方。

他朝著段煨問道:「你說,真就沒有個辦法讓他為我出謀劃策了嗎?若他肯為我效力,我起碼也能給他個尚書令的位置。若我沒記錯的話,你昨日還跟我說過,那賈詡的祖輩裡出過一個賈誼,他總該想實現祖輩未盡之心願吧。」

賈誼為人所排擠,明明政論絕佳,卻隻得了個長沙王太傅的位置。

可賈詡眼下的情況不一樣啊!

隻要他肯為董卓用心謀劃,在這個手握劉協的局勢下翻盤,他就是取代李儒的謀士第一人,自當高居廟堂。

段煨理解董卓這種迫切的心情,回道:「我再嘗試著說服一二吧。」

要段煨看來,何止是賈詡在喬琰那裡沒有得到重用,就連賈詡的兒子賈穆在並州的職位也充滿著玩鬧的意味。

讓父子二人同時擔任假佐,是要貶低那個做父親的,還是要挖苦那個當兒子的?

這可真是涼州人在非涼州出身官員麾下的真實處境了。

或許要讓賈詡想通此事也不難!難的不過是保全他的妻兒罷了。

當然,有些想法就不要試了。

他聽著董卓旋即說道,「你說那賈文和不是擔憂妻兒嗎?我女兒新喪了丈夫,完全可以嫁給他做妻子,到時候自然還能有別的兒子,也不失為一個解決方式吧。」

段煨目瞪口呆。

相國啊!您若真這麼做了,可就不是施恩,而是結仇了!

他連忙回道:「您先讓我再試試,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必用這等手段。」

董卓聞言這才作罷。

三四日後,從涼州又傳來了新的消息。

這一消息並未被重山所阻,而是成功傳到了長安,實是因為又多了個投奔到董卓這裡的人。

但當董卓見到他的時候,他幾乎已經奄奄一息,隻剩下了小半口氣。

「漢陽楊氏?」他擰著眉頭聽著對方自報家門。

按照此人所說,喬琰在以麴氏子弟平定了湟中,徹底將韓遂的影響力從金城地界上抹去後,便意圖徹底掃平涼州的後患。

當先遭災難的就是和韓遂有過書信往來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反派養大男主後(女尊) 和頂流親弟在綜藝爆紅 動心 清晨心動 [狂飆][虎瑤]七日有幸 在規則怪談世界抽卡開掛[無限] 穿成頂流男配的隱婚妻 哄荔 魔主她不要我了 星際唯一群體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