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193(二合一) 心腹耳目……(1 / 2)

加入書籤

但這些的前提是,孫策並不會在剛舉起屠刀後不久就身亡。

此時的他甚至還沒有經歷過在袁術麾下寄人籬下的生活,便已成為了揚州地界上手握三郡之地,兵甲數萬的軍閥,更是正在輕狂年紀,很容易犯錯的。

便如郭嘉在隨後點評的那樣,「孫伯符輕而無備,縱有十萬之眾,與之攻城略地,若不改行事之法,必死於匹夫之手。」1

喬琰回道:「所以我要給他提個醒。」

不過這個提醒就不必由喬琰親自派出使者前往揚州了。

太過殷勤的往來,便是過猶不及,非但不是在顯示出她對孫堅的念舊情,反而是別有用心了。

故而喬琰在斟酌一番後發出了一封送往長沙郡的書信,收到信的人乃是此刻留守長沙的朱儁。

在信中喬琰提到,先前孫堅在洛陽討董之後與她相約,由她走涼州路線,而由孫堅走武關進攻長安,如今孫堅不幸喪命,請朱儁千萬不要強求,非要能完成這一路的任務。

今年四月裡,身在涼州的皇甫嵩還生了一場病,身體大不如前,盧植在長安城中不知安危幾何,隻能說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所以請朱儁務必保重身體,以圖當年舊識還有重聚之日。

隨信一並送去的還有華佗的五禽戲圖,以及南方潮熱之地的溫補之方。

在這些關切問候之言的末尾,她才以閒談口口勿提及,孫策到底年少,倘若不知在何處得罪了人,恐怕不能長久,還是請朱儁看顧一二。

聽聞孫策之母吳夫人剛烈果決,不遜其夫,又兼有溫煦包容之心,不若將情形告知於她。

需知,若要收復吳郡,還需武功與德化兼備。

慎之慎之。

喬琰是有這個以過來人身份提出建議的底氣的,畢竟她所征服的並州和涼州也都可算是未經徹底開化之地,雖不如南方宗賊之盛,卻也有些相似之處。

她也不必擔心這麼一勸,就能讓孫策偃旗息鼓,和江東士族攜手並進。

王晟合族之死,以及孫策在隨後的攻殺許貢,勢必埋下他和世家之間門發生齟齬的隱患。

孫策的脾性也早已定型,若要喬琰來評,當是明果獨斷四字。

這在有時候是好事,有些時候卻未必。

當朱儁收到這封從並州送來的問候信箋之時,無論是他還是被提醒的吳夫人都並未意識到,喬琰對孫策這一縱一收之間門,還另有其他目的。

恰好在此時,吳郡戰況又送到了長沙。

信報中聲稱,孫策已成功靠著收繳來的軍糧進攻許貢,攻克了吳縣,嚴白虎外逃,往曲阿丹徒方向撤走,許貢為他所殺,料來不日之內便可平定吳縣,徹底掌控吳郡。

吳夫人臉色一變再變,連忙向報信者詢問王晟的情況。

當聽聞王晟連帶著其族中老少一並被殺後,她哪裡還能坐得住,當即起身令人備船東行。

「臨戰之間門死傷在所難免,便是伯符一箭射殺了王公也無妨,可既已得勝還誅滅其族,吳郡必定人人自危,於伯符沒有半分好處。」

她必須往吳郡走一趟,去協助孫策打一輪感情牌。

讓吳夫人格外慶幸的是,她抵達吳郡到的正是時候。

孫策先殺高岱後殺王晟再取許貢的過程裡,先前的激烈情緒早已過了大半,嚴白虎在倉皇之中往北邊逃竄而不是南下往會稽郡方向,又等同於是在自找死路。

故而孫策選擇先清剿許貢留下的門客,而不是先北上追擊嚴白虎。

這一搜捕便將一個人給找了出來,正是那托庇在許貢處的許靖許文休。

孫策對這些個光喜歡耍嘴皮子弄出月旦評的文人沒什麼好印象,但想到有州牧之名的曹操早年間門得過他兄弟許劭的一句「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而喬琰也得過一句「丹墀對策士,雛鳳有清聲」的點評,他怎麼也不該落後太多才是。

他便提刀威脅許靖給他點評兩句。

但想想許靖和許貢之間門的關係就知道,孫策想要從他口中聽到一句好話的可能性,大概跟他明天就能拿下會稽郡的可能性一樣低。

果然許靖在被孫策的士卒扣押的情況下,還梗著脖子,對著孫策來了一句「驍勇無謀,有似項籍」的評價。2

這話說的……氣得孫策當即就想把許靖給砍了。

吳夫人便是在此時到的。

她問明白了眼前的情況後對著孫策說道:「你若真殺了此人,豈不是正遂了他的意思?我看你不如將他放了,令其南下。我聽聞會稽周昕,餘姚許昭都是他的朋友,且問他敢不敢去投奔這些人!」

「他若不敢,便是承認了我家伯符今日能取許貢,明日也能攻克許昭周昕之流於彈指間門,所謂驍勇無謀,也不過是弱者之言而已,無謀未必,驍勇為真。」

這句勸說可要比直接讓孫策放棄殺許靖,明智了不知道多少倍。

做母親的知道兒子是個什麼脾氣,做兒子的也反應過來,自己好像確實不該中了旁人的激將法,當即讓人將許靖給鬆綁,令他南下,還「貼心」地為其準備了投奔好友的路費。

許靖先前給出那有似項籍的評價,說是出於一時之氣也不為過,此時倒也真如吳夫人所說,沒敢在會稽郡停留,而是直奔交州而去。

他對孫策挑釁後又逃竄的舉動,到底會不會有損自己的聲名,對此時的許靖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

總歸,孫策再是悍勇,總不至於打到交州來吧?

他又哪裡知道,孫策對他這等人物根本懶得記在心上,等他一走就將他給拋棄在了腦後。

對孫策來說,更值得在意的顯然是另外一件事。

周瑜給他送來了一封書信,提到在他接掌九江郡期間門,有兩位少年英雄聞聽孫策鬥轉征戰、解除廬江之圍,統領揚州三郡的事跡,想要投效到他的麾下為他效力。

這兩人,一個叫做蔣欽,一個叫做周泰。

------

對於孫策又喜得兩位將才之事,喬琰倒是沒多在意。

在提醒了吳夫人對孫策言行多加約束,延緩矛盾爆發的速度後,她便不打算再多過問江東那邊的情況了。

她也不可能讓身在揚州的眼線,將孫策今日吃了些什麼這種事情,都給詳細地匯報上來。

所以此時,她在看麵前的一副鎖子甲。

自前年麋竺送禮、送來了製作鎖子甲的師傅後,在去年征討涼州之前,各部將領身上都已經有了新式鎖子甲傍身。

而隨著並州鐵藝工坊配合製作甲片的效率提升,從去年四月到今年的六月,一共完成了合計一百六十件鎖子甲的製作。

提升的也並不隻是製甲效率而已,還有甲片銜接的流暢程度,以及進而提升的防禦力。

這種防禦力的變化有了實際的案例作為佐證。

先前劉虞從涼州折返回到幽州的時候,喬琰除了讓張遼與麴演和劉虞同行外,還讓人給他送上了一副護身。

而在幾日前,有一封戰報從幽州送了回來。

劉虞在治理幽州的時候秉持的是溫和手段,但在麵對公孫瓚這種悍然奪權的叛逆者之時倒也硬氣得很。

他不顧長子劉和以及張遼的阻攔,親自上陣,揚言要與公孫瓚對峙相問。

公孫瓚這人吧,趁著劉虞不在此地的時候奪權奪得爽快,現在也毫無麵對劉虞質問的心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公孫瓚這種脾氣倒是成大事者該當擁有的。

他甚至在與劉虞相對之際,坦然地說——

以劉虞這種治理幽州的方式,遲早要引發更大的反噬,還不如讓他公孫瓚來取代這個幽州牧的位置。

至於什麼劉虞才是大漢宗親托孤之臣,是名正言順的幽州牧,更不是公孫瓚會考慮的問題。

如今天下有兩個皇帝,劉虞到底忠於哪一個?

總歸劉虞聽命於哪一個,公孫瓚就效命於另一個好了。

這又怎麼不是忠心大漢呢?

他的這一番歪理邪說,差點把劉虞給氣個夠嗆。

但這顯然還不是公孫瓚對戰決心的全部表現,在這番坦盪的立場說辭後,公孫瓚彎弓搭箭,一箭射向了劉虞,將其從馬背上射落了下來,而後揚長而去。

可惜公孫瓚也沒想到,看起來一身士人長袍打扮孤身赴約的劉虞,在裡頭還穿著一副輕薄的鎖甲,這一箭又被卡在了這副特製鎖子甲的縫隙中。

公孫瓚滿心以為,劉虞被沖上前來的侍從搶回去後也必死無疑,當夜就發起了偷襲。

然而他遇上的卻不是一支無人指揮,六神無主的隊伍,而是張遼列隊齊整的騎兵沖擊。

公孫瓚被迫東逃,幽州對峙的防線也因這一戰而被推進到了薊縣一帶。

這便是鎖子甲在其中立功了。

不過現存的鎖甲數目累積漸多了也麵臨一個麻煩。

喬琰麾下的武將數量再怎麼多,卻顯然不可能將一百六十件鎖子甲全部都穿戴在自己的身上。

總不能一人穿五件……

換洗也不是這麼換洗法的。

「重甲兵就算多出這些鎖子甲,也並不能出現質變的提升……」

因為鎖甲其實不那麼防近距離的劈砍。

「給騎兵武裝的話數量又遠遠不夠,若是分散到了多處戰場後,效果更要大打折扣。」

喬琰想了想,朝著郭嘉說道:「我有一點猶豫,是將其作為首功製度中的軍功換取物品,還是單獨成立一支先登隊伍。」

雖說麴義的重甲兵在歷史上也有個名字叫做先登營,但這種先登並不是率先登上城牆破城的先登,而是作為斬將奪旗的前鋒先登敵營。

重甲兵的用處也絕不是在攻城,該當是在步兵的對沖甚至是步兵迎戰騎兵中,起到穩定陣型的作用。

反倒是攻城的先登,需要這種輕質且防禦箭矢效果更好的盔甲。

而前者,大概就跟收集積分兌換獎勵的情況一樣,可以將棉衣鎧甲寶馬一等利器都可以往其中混進去,以激發戰士作戰和軍屯種田的積極性。

郭嘉回道:「君侯的想法很多,這本是一件好事,但首功兌換米糧,斬首達標升官,升官後待遇更高,乃是一整套成型且易於傳達的規則,這些規則經過簡化本有其道理,令其變得復雜反而容易生亂,倒不如成立先登營。」

他這話說的不無道理。

喬琰便接著問道:「以何人為先登營之首?」

這個位置肯定不會是給典韋的。

他雖然偶爾統領重甲步卒,但不會變更其作為喬琰近衛軍統領的位置。

像是呂布、張遼、張楊這些尤擅騎兵的,更不可能被轉去這個崗位。

郭嘉稍一思量,回道:「徐晃徐公明。」

他解釋道:「君侯先以陰山防線委托於他,以測試其確為投誠後用心盡職之人,涼州之戰前,令其接替門亭長之職,意為將有啟用,以我觀之,其整頓軍紀之嚴明不亞於文遠,昔日的白波賊眾也已拆散進各部,更不需提防有變。若再將此大才放在低位上,難免顯得君侯對其心有偏狹之見。」

「此外,不知道君侯有沒有留意過一件事,徐公明這個人,在戍守陰山之際屢次出兵,擊退胡人的遊弋部落,有長驅直入的勇武,可他與君侯的其他將領之間門,相處的界限感很強。」

「我觀此人的性格,可以用儉約畏慎四字來形容。」3

這個「畏」和賈詡早年間門的不想出頭,其實不太一樣。

更像是徐晃本人對於自己昔日為賊身份的自卑自謙,所以行事謹慎。

可這樣的態度,就像孫策那種性格缺陷一樣,不是所有的時候都是好事。

郭嘉笑道:「這種表現的人,最適合把他往前逼一逼,先前的考察期越長,現在的責任越重,形成了鮮明對比後,他也越是能打破這種情緒的束縛,成為君侯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反派養大男主後(女尊) 和頂流親弟在綜藝爆紅 動心 清晨心動 [狂飆][虎瑤]七日有幸 在規則怪談世界抽卡開掛[無限] 穿成頂流男配的隱婚妻 哄荔 魔主她不要我了 星際唯一群體治療